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正文
注:本论文是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新课标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和实施实践研究》(编号:22ZD020)的阶段性成果。
前言:以往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老师们都是为了培养高分数的学生,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意识等方面的培养,这样就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综合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之下,想要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教师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来改革和创新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1.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求
按照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要求,数学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考核的有关内容,从而保证教学和考核互相促进,达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进行综合考核的目的。首先,强调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设计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展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内容应覆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的分析,推理,建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其次,注重合作学习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设计要求激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培养其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考核内容要包括合作中学生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及有效交流和表达能力等。此外,体现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要以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为主。最后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在教学设计中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养成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评估的内容应当真实地展现学生在数学学习旅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立学习技巧和他们的个性成长。综上所述,新课标中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将教学评价纳入其中,促使教学和评价互相促进,达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全面评价。同时,通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数学建模及应用等,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2.1强调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强调了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题目,促使学生在探索与合作中解决数学问题。该策略实施后,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如教师可设计几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内容去思考、去探索,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会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教师也可提倡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间进行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互相启发、分享思考和一起解决问题。合作学习中学生既可以锻炼逻辑推理与表达能力,又可以发展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技巧。通过突出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数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发展其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与新课标中关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2.2注重数学建模与应用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强调数学建模及其运用。具体策略有: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有关数学建模项目,使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建立模型并加以分析,发展其数学建模与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选择真实世界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数学建模,如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或者工程技术问题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观察,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这一系列环节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与方法,定量分析与预测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运用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竞赛,科研项目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其数学建模兴趣与积极性,发展其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这些实践性活动会使学生在获得较好数学知识和深化数学原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突出数学建模及应用能力培养,以贴近实际,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的认识,发展其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思维等能力。
2.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灵活运用教学工具
就数学教学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工具的灵活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叙述,演示,指导,探索与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综合运用数学绘图软件,幻灯演示等各种教学工具,为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以讲述为主进行知识传授,教师可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与事例来指导学生对抽象概念与数学原理的认识。示范能够以实例或者模型演示的方式直观地演示数学问题求解的方法与技巧,有助于学生深化知识点。通过引导和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欲望,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出问题,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探讨能够增强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有利于知识共享交流。另外,利用数学绘图软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视觉化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关系、定理等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幻灯展示和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提供素材,给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内容,让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有趣。综上所述,多样化教学方式与灵活使用教学工具,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与利用。
2.4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以及学习风格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学习资源与学习任务,为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注重其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学模式。实行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学生学习的特点与需要,其中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与特长才能。教师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与教学目标,从而针对他们的实际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差异化教学有多种实施途径,主要有但不仅仅局限于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性化任务设计。就数学教学而言,可通过难度不一的课题,教学资源多样化和学习任务个性化进行差异化教学。例如,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拓展题目或给他们一个比较有深度的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而且对学习成绩弱的同学,可以通过附加辅导或者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数学问题,夯实基础知识。差异化教学其核心是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特点与需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下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差异化教学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2.5注重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探索性学习,问题解决型学习及数学论证这些学习任务可以在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认识的同时,切实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及创新能力,促进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联。在落实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指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使其通过寻找规律和探索问题深化数学概念。同时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解决型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发展其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指导学生开展数学论证还有助于锻炼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在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时,既要关注学生数学概念的认知,又要关注其创新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精心设计一些启发性数学问题或者挑战性数学任务来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与主动探究精神。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并强化其对数学本质的认识,重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等,它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2.6多元评价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采用多元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是较为全面与综合的策略。传统考试评价多采用笔试形式来测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多元评价方法并不单纯依靠传统考试而是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手段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能力表现。首先,多元评价方法对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是其中之一。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答题积极性以及讨论能力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据以了解其对于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其次,作业还是一种重要评价手段。作业是学生课后练习时对已学内容的巩固与运用,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作业进行批改与考核,能找出学生对特定问题存在的怀疑与误区,从而为个性化辅导与指导奠定基础。另外,小组讨论与展示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小组讨论与展示活动让同学们在合作中交流想法,提出疑问,并在演示中展示各自的解题思路与策略,这有助于教师挖掘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数学解题能力。总之,多元评价方法注重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注重作业,小组讨论,展示,注重实际建模,尤其注重观察与评价学生真实的解题过程,注重分析与评价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策略。该评价方法有助于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能力表现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个性化教学及学生能力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总结语:
总之,新课程标准中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适应学生实际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顾雅倩.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问题设计教学[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22(12):10-12.
[2] 王英.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9):1568.
[3] 韦彪.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探索[J]. 中外交流,2021,28(1):1030-1031.
[4] 周相林.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探索[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9):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