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摘要
关键词
高中体育;国防教育;价值
正文
新课改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渗透国防教育符合培养需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高中体育老师需要充分挖掘两者内容的契合点,创新教学模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引进恰当的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国防教育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们的各项技能和体育精神,国防教育则是提倡全民参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明确两者的主要内容和培养目标,抓住工作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在身体素质方面,根据国防教育内容设置不同的体育游戏和项目,锻炼学生跑攀爬跳跃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精神层面,锻炼学生的勇气,培养学生的耐心,强化学生们的心理素质。通过从身心方面入手加强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实现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国防教育,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寻找洽谈内容,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渗透,便于树立学生形成良好的国防意识,具备一定的国防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各个阶段体育为我国社会建设做贡献的力量,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学习。
(三)创新体育形式
高中体育与国防教育有效结合,可以借助体育创新国防教育,也可以利用国防教育引领体育教育的方向,实现双赢。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转变教师传统的认知,根据国防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内容设计课堂,文学主要的教学方向,创新教育模式。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效拓展和延伸课堂,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国防教育
首先学校需要提高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构建体育课程体系时,可融入国防教育内容。同时对教师提出一定要求,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国防教育教学内容的知识。其次,明确培养目标。高中体育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增强创新精神和体育实践能力,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而国防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增强后备兵员体质和军事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组织纪律性。最后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发校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基础设计体育课程体系,加强资源整合,能够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例如在田径教学中,体育老师可以选择第1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的事迹,渗透到课堂中,为学生讲述中华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做具有的艰难和奋斗历程,选择鼓舞性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认识到体育发展的艰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组织讨论会,带领大家讨论分析田径运动和一些国际赛事,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员所具备的顽强拼搏精神,以他们为精神支柱,加强自身的锻炼,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二)在体育项目中渗透国防教育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设置不同的项目主题,便于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学习国防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模拟军事演习,设计体育项目的训练场景,也可以开展军训活动,实现体育和国防教育的有效结合。例如,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为落实国防教育目标,了解国防新知识,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与成都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签订了联合教学合作协议,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教育基地,不仅能够学习国防知识,关注国防动态,还能够参与到训练当中,为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军事训练项目中,根据部队训练手段也设计了符合学生的一些训练方法。在军事基地,布置了简单的训练场地。例如匍匐前进的形式穿越铁丝网等,通过这些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锻炼兴趣,掌握一定的技能。有助于落实国防教育的内容,磨练学生的意志,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国防观念,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教育模式
在开展国防教育时也可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这一途径,丰富在我的国防教育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使学生建立对国防军事等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参与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微课视频,这一资源课前播放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快速浏览课程,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借助视频资源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主动参与进去,获取一定的国防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或者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派发任务,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要求各小组严格遵守纪律,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这一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培养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实现国防教育的培养目标。
(四)挖掘文化功能
体育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德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树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道德认识,同时还具备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开展对学生全面系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保健等基础知识,科学锻炼身体,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承。很多体育项目本身具备浓重的军事色彩,例如攀岩,定向越野等等,可以将其作为国防教育的良好载体,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高中学习老师充分挖掘和赋予体育教育的文化功能。体育教学不仅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过程更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从文化功能这一角度入手来构建课堂,能够转变教师传统的认知,实现国防教育的有效落实。例如,在兵乓球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体育文化传承角度入手,分析我国乒乓球的历史发展,渗透体育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能认识到乒乓球这项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仅能够渗透更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还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养成尊重对手、拼搏进取等良好的品质,实现国防教育的培养目标。
(五)营造良好国防教育环境
体育活动范围广泛,不仅涉及体育课堂,还包含早操和课间操。为此可以借助这些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国防教育环境,逐步转变学生的认知,更加适应新内容新形式,积极主动了解国防教育内容,加强体育锻炼,也能为体育课堂奠定良好基础。因此需要在早操和课间操时可以渗透国防教育,开始前播放军旅歌曲,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练习广播体操时,也可渗透一些国防教育项目,更新传统内容,利用这些新形式鼓励学生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他们的素质。此外也可开展一些体育游戏,将游戏活动和国防教育相结合,实现国防教育的全面渗透。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障碍赛,这些障碍赛符合国防教育的目标要求,带领学生练习负重奔跑、攀爬跳跃等多项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培养,能够实现国防教育和体育项目的有效融合,转变学生们认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体育环境,学习军事知识,接受国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国防教育在体育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契合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的有效创新。设置体育项目,渗透国防内容,加强实践训练。深入化学体育的文化功能,渗透体育文化,实现有效传承。通过从多个角度入手,高中体育教师能够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实现体育和国防教育的有效融合。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习各项体育技能,吸收各方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养,实现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磊.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国防教育方式研究[J]. 林区教学,2015(4):104-106.
[2] 周红军.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嵌入国防教育教学内容的意义[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3):11.
[3] 程海洋. 高中国防班体育教学如何贯彻国防教育策略[J]. 体育风尚,2018(3):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