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道路、桥梁设计;现状;改善策略
正文
1导言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设计人员必须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与习惯,围绕工程建设要求,调整设计方针,更新设计观念,学习现代施工技术与工艺。整理过往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设计工作的关键要素,围绕关键点进行设计,提高桥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道路桥梁设计基本要求
首先,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的时候,要树立新的理念,不能过于追求规模形式,而是要全面考虑问题。也就是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追求过高的设计标准而忽视了实质,导致设计初衷丧失。其次,道路、桥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到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于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予以了解,诸如气候环境、地质环境以及场地的周围环境,对于设计实施范围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都要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再者,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城市区域性发展状态,了解当地经济运行情况,使得设计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能够与城市规划保持一致。在设计中,还要发挥地区性政府要求的指导作用,在道路桥梁设计中体现出来。此外,还要掌握城市区域范围内的人文环境,设计特点要与人文环境符合,才能使设计满足当地的功能需求。最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从设计到实施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要求设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要能够进行专业结构设计,还要具备准确分析结构数据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层次的审美观,工作中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实施人员要能够正确解读设计方案并有效应用,专业技术能力要与设计思想匹配,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感。
3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
3.1设计方案亟待完善
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过程,涉及内容众多,工作量巨大,设计耗时长,设计方案很难有效展开。新的发展环境下,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工程设计人员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而从实际情况分析,不少设计人员在针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方案老旧的问题,影响了道路桥梁事业的发展。完善的设计方案则可以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其质量的提高。现如今,很多道路桥梁工程都存在着设计方案亟待完善的情况,究其原因有设计时间较短,或者缺乏对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充分考虑,缺乏对先进工艺技术和施工材料的合理应用等,无法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需求。
3.2缺少完善的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只局限于现行的技术力量和社会环境中,应放眼全球,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功经验,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推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超强的专业知识加之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升路桥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使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满足标准。大多数道路桥梁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满足规范标准,但是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其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给整体结构造成了致命的损伤。
3.3道路、桥梁项目的设计中缺乏耐久性元素
道路、桥梁设计的根本任务在于对交通运输的承载,具体而言,交通直接关系着道路桥梁的具体使用情况,其次,是环境因素对道路桥梁带来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直接关系着桥梁的使用年限。在众多因素中,对道路、桥梁寿命带来最大影响的是道路桥梁项目设计过程中耐久性的体现。耐久性主要是指道路桥梁建设对载荷等各种影响因素所具备的抵抗能力,其中交通运输、自然灾害腐蚀和自身重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大,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道路桥梁遭受的细微损伤都会进一步演变为不可预想的结构损伤,进而对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和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在具体的设计与施工期间,因为经验的极度缺乏或其他各种原因,这些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细微损伤通常会被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所忽视,在漫长的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这些问题逐渐被放大,并不断凸显出来,进而导致道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在道路、桥梁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中,不仅需要施工方的科学设计和现代化技术的支持,而且需要联系运营部门和养护部门一起讨论,通过科学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工作的完美配合,降低这类问题出现的概率,保证道路桥梁具有较强的耐久性,让交通运输设施增加使用年限。
4道路桥梁设计改善策略
4.1优化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方案
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道路、桥梁设计环节,需要注重细节方面的处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具体来讲,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对自身的设计行为进行规范,遵循相关设计标准的要求,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全部考虑在内,从建设单位的角度,构建起专业性较强的设计监管部门,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监管和审查,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其次,设计单位应该高度重视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工作,不能单纯地关注设计任务的完成,还应该为设计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得到设计方案后,需要对其进行自查,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做好分析处理,进一步提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然后,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积极学习最新的工艺技术,确保设计出的方案能够为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提供指导。
4.2保证设计质量的策略
设计人员必须清楚自身在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中担负的使命,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道路桥梁设计期间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收集工程参数,综合考量掌握的技术信息,确定设计阶段的工作任务,解决设计环节遇到的质量问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设计单位应该严格审查桥梁工程各道工序,控制工程各分项工作,保证工程材料不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道路、桥梁拥有建设项目具备的共通特点,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对施工质量方面的要求更高。这对设计单位提出不小的挑战。设计人员必须广泛搜集桥梁施工方面的资料,掌握施工地质、水文方面的信息,在规范要求的限制下出具技术方案。方案设计时要考虑到施工可能出现的道路路基沉降,边坡稳定、路面结构的耐久性、桥梁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并进行综合评估,改进工程参数,提高桥梁工程整体质量。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案例,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选择各类新型的施工技术,有效防范工程裂缝等病害问题。设计人员还需要预估到桥梁投入运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围绕车辆荷载对道路路面形成的伤害进行分析,给出限载值,消除干预桥梁质量问题的因素,同时编制针对性方案,使该方案下构建的桥梁可以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4.3完善设计规范
首先,为了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应组织监理工程师、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资深的设计师和专家学者共同修订路桥施工有关规范,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创建完善的路桥设计总体规划目标,为路桥设计工作夯实基础。其次,集中培训道路桥梁设计人员,带领设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考察,使其了解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的真实情况,客观认识施工设备和技术,使其最终设计出的方案更加贴合实际。最后,更新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和能力,通过调查施工现场,明确各个施工的具体影响因素、地质条件以及城市整体规划,深入了解工程适宜采用的工艺、材料等,从而应用到工程设计之中,激发设计人员的创新和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其设计能力,真正意识到路桥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问题的重要性,实现绿色设计。
4.4路面及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道路、桥梁工设计程时,同时要重点考虑桥梁工程的经济性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提高桥梁的使用时间,可以增加桥梁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桥梁工程设计环节,应该从经济层面考量,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则需要设计人员收集过往道路桥梁工程案例,查看桥梁在应用后的使用情况,整理桥梁在投入后出现的问题,逆推设计方案在车辆因素与自然因素方面的设计是否合理,在设计方案中,是否考虑到了车辆荷载的影响,是否考虑了围绕强风、雨水对桥梁形成的伤害进行合适的干预等。设计桥梁疲劳损伤内容时,应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掌握风荷载和车辆荷载对道路桥梁结构稳定性造成的冲击,计算此类因素引发的内力,给出应对疲劳损失的方法,调整设计内容,应对因超载与疲劳损失形成的应力,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4.5重视道路、桥梁设计的监控维护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从设计初始阶段到具体的实施阶段,整个的过程中都需要做好监督控制工作,所以,要建立严谨的监控系统,还要组织优秀的监督管理队伍,对道路、桥梁设计的整个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将各项规范严格落实,保证道路桥梁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在进行道路、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工程投放使用之后的保养维护工作,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材质的维护、周期的维护以及工程施工以及投入使用的安全维护等等。
结束语
总之,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公共财产的损失,应该切实做好道路桥梁设计工作,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同时积极借鉴国外道路桥梁建设的措施和经验,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申.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策略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6):104-105.
[2]李建华.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8(33):132-133.
[3]崔伟楠.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交通世界,2016(31):92-93.
[4]刘飞,刘晓欣.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措施浅析[J].城市建筑,2013(22):273.
[5]赵婷婷,孙强.探讨道路桥梁设计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城市建筑,2013(14):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