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小学思政课;教学路径;对策研究;时代价值
正文
红色文化资源,源自中国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包含了丰富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小学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承担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本文基于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及描述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和对策,以期为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提出了“政治教育”的概念,并强调了红色文化在塑造无产阶级青年中的关键作用。这些论述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即文化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我国历代著名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都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例如,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以及荀子的“礼法并重”等,都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此外,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也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提出的“政治挂帅”思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四有新人”思想,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发挥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1.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思潮的交织。诸如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思潮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判断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如长征精神的讲解、抗日英雄的故事等,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坚守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底线,还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认识国情,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以长征精神为例,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在学习长征精神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这种精神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这种方式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往往缺乏生动性和实践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以红色故事为例,这些故事生动具体、情节感人,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将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实地考察、参观纪念馆等形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感,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或革命老区,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现场感,这种亲身体验往往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加深刻和震撼。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红色文化资源教学材料不足
在小学思政课程教学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首先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在这一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学校缺乏系统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同时,一些教师也反映,在备课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小学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尝试融入红色文化元素,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红色文化教学资源库,教师只能从网络上零散地搜集一些相关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很难满足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也难以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教师合作与分享经验不足
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分享平台,教师们很难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分享平台,教师们各自为政,很难形成合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在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另一些教师则陷入了困境。由于缺乏经验分享和交流的机会,这些困境中的教师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却对红色文化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过于单一和刻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例,该班级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然而,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刻板,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1.学校与教育部门支持不足
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政策、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这方面的支持明显不足。首先,在政策层面,尽管教育部门强调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对学校具体实施的指导和支持。例如,没有制定详细的红色文化教育大纲,或者大纲内容过于笼统,导致学校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其次,在资金和资源方面,一些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资源,难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最后,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一些学校缺乏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给予红色文化课程足够的课时;在教师配备上,没有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在评价体系上,没有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评价体系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难以得到有效融入。
2.教师间合作机制不完善
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需要教师间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一些学校缺乏教师间的合作平台和机制。没有建立起教师间的红色文化教育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导致教师们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其次,一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合作机制,但缺乏有效地执行和监督。最后,一些教师自身也缺乏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的单一和缺乏创新是影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首先,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传授知识,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在红色文化教育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参与,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其次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红色文化教育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然而,一些教师却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种做法不仅无法真正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及对策
(一)加强学校与教育部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持与投入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课程,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可以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学习的机会;配备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加大对红色文化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等,邀请老红军、老八路等革命前辈到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二)完善教师合作机制,促进经验分享与交流
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合作与交流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合作机制,为教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学校可以组建红色文化教育教研组,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汇聚在一起,共同研究红色文化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手段。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将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团队。这样的团队可以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使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历史事件、场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述革命英雄事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角色、模拟场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英雄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红色文化资源。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游戏化学习理念,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红色文化。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益智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历史、感悟精神。
五、结束语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源于学校与教育部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持不足,也与教师间合作机制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相关研究,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为培养具有红色基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青年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詹子薇.红色资源在大中小思政课中的困境与路径——以湖北红色资源为例[J].大众文艺,2024,(03):193-195.
[2]高海霞,厉毓.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小学思政教育活起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47):22-23.
[3]连亚飞,郑晨霞.大别山红色资源融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06):26-30.
[4]常晓霞.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研究——以抗美援朝红色资源为例[J].辽宁教育,2023,(18):5-8.
[5]崔铃康.红色基因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路径选择[D].山西财经大学,2023.
[6]邢春梅.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智慧,2023,(10):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