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引路,小任务驱动——小学低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曹可欣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与优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大单元作业设计,立足单元整体,以任务驱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由于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过多的书面作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要进行大单元作业的创新与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就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教学;语文教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正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业和其他教学环节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把精力主要放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忽视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事实上,作业设计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业设计的好,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有利于学生更为扎实的掌握单元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作业目标,关注作业的整体性

(一)确立单元作业目标

在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以新课标以及学生的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重视课与课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在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突出单元的重难点,在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真实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单元作业的设计,从而实现对学生课内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识字单元。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是围绕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考察重点是识字和写字。在语文园地和课文当中,都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乐趣,体会汉字的奥妙,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热爱之情。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就可立足单元作业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来进行设计,适当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还能够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二)构建整体作业设计观念

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构建整体的作业设计观念。当前,很多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多是让学生完成抄一抄、读一读、记一记,这类机械性的作业。这类作业脱离了课堂教学,而且作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密切。同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忽视了单元作业设计的整体性。因此,在这一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吃饺子”为主题,以探究中国美食文化为背景,让学生结合单元知识点把课与课之间的零碎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单元教学设计,这能够实现一个任务考察多篇课文的多个知识点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把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三当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运用以及我的发现和课文当中的生字生词整合起来进行考察。教师可用表格给学生展示制作饺子所需要的食材、制作过程、烹饪方法、味道口感等,完成给加点字标出字音的基础性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真正地做到立足单元整体来进行作业设计,做到作业的设计合理,作业难易适度,层层递进,能够满足学生的作业需求。

二、创新题型,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菜单式或表格式的方式把单元知识点进行合理巧妙的编排,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形声字的特点掌握情况,做到题型具有创新性,内容丰富。由于低年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题目多是抄写类,识记类的,对于一些选择或判断类的作业接触的比较少。而学生实际生活当中会经常接触到点餐用餐的生活场景,教师就可以通过菜单式的作业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创设作业情境,真正地使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作业热情。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美食菜单,并在每一道菜后面标上价格,让学生思考点餐的方式,把新菜名写下来,圈出菜单上自己知道烹饪方法的菜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为学生设置与生活具有密切关联性的动手实践类的活动,让学生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做一道家乡的经典美食,说一说自己烹饪过程中的制作方法,用照片或视频来记录制作美食的过程。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动手参与美食制作,极具趣味性,学生对于作业的热情非常的高。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语言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对于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来满足学生的单元作业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的降低要求,让这部分学生完成一些基础类的作业即可。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灵活性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并在作业形式上设计必做题、选择题、挑战题,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现有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增设一些选做题。这些选择题不仅仅具有开放性,也具有极强的发散性。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来进行选择。这既能够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能够增加作业的弹性,体现出分层次作业设计的理念。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作业的体验感也会更好。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通过交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采取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的激励

在传统的作业设计和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完成作业过程、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发展过程等方面的评价。而且很多的实践操作类的作业也不能够简单地用分数或者是对错来进行评价。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可设计作业评价量表,明确评价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完成作业有怎样的要求,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例如,在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求学生能够完整清楚的去进行语言的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需养成多问问题,学会倾听的好习惯,落实好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多方面能力训练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需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例如:小组之间的互评、学生自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等。通过这种方式,突出作业的激励性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在大单元作业设计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作业设计的时候要树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观念,以任务为驱动,掌握单元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真正地发挥作业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作业评价方面,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作业的完成质量,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过程表现。通过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睿.任务驱动下小学语文大单元项目化教学探究——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项目化设计为例[J].新智慧,2023(26):84-86.

[2] 杨旭霞.任务驱动一"境"到底——"大单元"视角下的学习活动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2(7):36-39.

[3] 王敏明.任务驱动: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的台阶[J].教师博览,2023(33):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