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霍霖雯 吴欣珂

烟台科技学院,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烟台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通过分析烟台市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现状与成效,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潜在的冲突点。基于此,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协调发展策略。研究表明,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

烟台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耦合协调

正文

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TSK-2022-261    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TSK-2022-254  


1 引言

在当前国内外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乡村振兴战略亦应运而生,旨在解决由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乡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不仅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布局,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也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这一背景下,烟台市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地理和经济优势的城市,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烟台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好的工业基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讨烟台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机制,以期找出双方发展中的协同点和潜在的矛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建议,促进烟台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这种方式,烟台市的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可以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2 烟台市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2.1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烟台市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烟台市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近年来,烟台市在城镇化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统计数据,烟台市的城镇化率稳步上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烟台市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城乡发展不均衡、资源分布不合理以及环境压力增大等。

烟台市的城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优势。首先,烟台市地处渤海湾,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这为城市的工业化和贸易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烟台市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烟台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这些都是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2.2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挑战

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烟台市也面临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经济方面,虽然城镇化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也伴随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市场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何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劳动者技能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社会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公平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城市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环境方面,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烟台市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这些挑战不仅直接影响了烟台市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烟台市需要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烟台市乡村振兴策略实施现状

3.1 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措施

烟台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和措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政策背景可以追溯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

在具体措施方面,烟台市采取了多方面的行动。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和改善电网等措施,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其次,烟台市注重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同时,烟台市还积极培育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化经营。此外,烟台市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烟台市还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烟台市也涌现出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某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成功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转变。该村引进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推广有机蔬菜种植,并利用村里的古村落资源,发展民宿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也改善了村容村貌。

然而,政策执行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困难。首先,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问题。尽管政府在乡村振兴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需求量大,资金仍显不足。其次,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导致一些政策难以落实。此外,一些传统观念和习惯的转变也需要时间,农民对新技术和新政策的接受度不高,这也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3.2 乡村振兴的成效与问题

烟台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是经济发展方面,通过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大大增强。

社会改善方面,烟台市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道路的改造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和资源的流通更加顺畅。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解决了许多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的饮水难题。农村电网的改造升级,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在文化传承方面,烟台市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农村文化礼堂、乡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许多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了农村的文化活力和吸引力。

尽管如此,烟台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仍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首先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虽然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质量不高,影响了农村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医疗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其次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如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水资源污染。此外,一些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再者,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基层政府和农村组织具备较强的治理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的基层治理能力不足,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为了进一步推进烟台市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同时,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迈向新台阶。

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4.1 耦合机制的理论分析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战略,其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至关重要。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关系。城镇化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而乡村振兴则能为城镇化提供农产品、劳动力以及生态环境等基础保障。

具体来看,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通过城市的资源和技术溢出效应,农村可以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和产业升级。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和扩散,可以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能够为城镇化提供稳定的农业和生态基础。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城市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乡村振兴还可以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紧张等问题,通过吸引城市居民回流农村,实现城乡人口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然而,在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可能的冲突点。例如,城镇化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业生产的减少。另外,城乡发展不平衡和资源分配不合理,也可能加剧城乡之间的矛盾和差距。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和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机制,找到协调发展的最佳路径。

4.2 协调发展策略建议

首先,优化城乡规划和资源配置。应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乡功能分区,确保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其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增加农村经济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鼓励和引导城市资本和企业投资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再次,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此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措施,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生态安全。最后,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应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5 结论

烟台市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对烟台市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和潜在冲突。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融合、提升公共服务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体策略。预期这些措施将有效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烟台市乃至更广泛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金大龙.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研究[J].今日财富,2023,(23):5-7.

[2]李宏图.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22.DOI:10.26919/d.cnki.gannu.2022.000555.

[3]周夏青.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特征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22,38(08):56-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