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导入技巧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庆玲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继孺学校 274400

摘要

课堂导入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应该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以及对新知识的探求和运用作准备,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们必须重视英语课堂导入技巧,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入课堂,完成教学任务。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及导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导入;技巧

正文


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的导入艺术

1.1 教学导入的基本作用

一个科学合理的导入是一节精彩的课的亮点所在,会在整节课中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到底一个新颖的教学导入发挥着怎样的教学作用呢?

1.1.1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角色。

课间的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所以当铃声响起时有很多孩子并没有准备好上课,有的连书都没准备好,还有的还沉浸在刚的活动中,甚至在高谈阔论。因此此时如果教师用一个精彩的导入进入教学,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忘记刚才的游戏,让他们的兴奋点转向到课堂的内容上来,使得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1.1.2以情引人,激发兴趣。

每节课的开始都是一个全新的展现,而教学的导入是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和谐的气氛,让师生共同融入到这个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探求新知。 

    1.1.3 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人的思维是建立在一定的联想上的,教学的导入就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以旧引新,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进一步进行联系升华得到更好的提高,并且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得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1.2 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2.1导入要有趣味性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可见,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1.2.2导入的材料要新颖

现在的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1.2.3导入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尽管我们强调导入要有趣,但也不是说盲目追求新奇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因素。导入选材必须贴近生活,面向大多学生。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再确定切入点。切忌高高在上,超出学生的接受理解范围。那就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部分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2.1 提高对课堂导入的认识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要设计好一堂课的导入,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其次要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并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好的课堂导入要尽量做到自然、有趣、有效,形式也要灵活多样。众所周知,同一堂课,不同的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即使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导入,导入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绝不可以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2.2 英语教学中导入的方法

 

2.2.1 歌曲导入法。爱唱爱跳是小孩子的天性,通过演唱英文歌曲导入新课,不仅能渲染学习气氛,而且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心态进入新课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歌曲导入法在低年级课堂中很受欢迎,我们可以采取唱简单韵律歌的形式让孩子的多项器官协调起来,以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有关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如在课前播放一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卡通片,里面有一些动物们为小猫过生日的片断。那首朗朗上口的生日快乐歌会很快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很多学生会跟着哼唱,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并根据片中的内容直接提问,然后告诉学生本就是学习Birthday  Party,激起学生迫不及待进入课文的欲望。                                                

2.2.2 游戏导入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天性好动。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能将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比如可把一些动物的卡片藏在教室,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找,找到并能读出的得1分。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并产生极大的乐趣。游戏使枯燥、机械的单词、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不仅避免了枯燥的认读,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说、读的兴趣。因此,游戏是课堂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导入形式,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 

2.2.3 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就是运用挂图、幻灯、VCD、实物或演示等手段导入新课。这种导入以强烈的视听效果、逼真的现场感受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一开始上课就展示直观教具和媒体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实践证明,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How  much  is  it?”时,教师可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商店,师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这样借助直观教具,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设计购物的真实情景。

2.2.4悬念导入法。“疑问”是学习的起源,有“疑”才会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需要新知识需要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会积极的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巧设悬念,使学生思想产生波澜,勾起他们强烈的破疑愿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开始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形式多样、富有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置疑问,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构成悬念。学生虽然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但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全神贯注地听。因此,悬念导入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

2.2.5故事导入法。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简单故事,教师可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题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教师可以从此入手,利用学生关心或熟悉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兴趣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故事时,要尽量用学生以前学过的词语和句型表达。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特别喜欢听老师用简单的英语讲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注意力集中。当他们听懂之后,便产生一种成就感,与此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可谓一举两得。

2.2.6 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使教学信息表现为图形、文字、声音的有机结合,有声有色,有情有境,学生得到的是生动逼真形象化教材,映入学生眼中的是一幕 活生生的场面,起到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作用.感恩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学生对此不甚了解,学习这篇课文时 ,首先在屏幕上播放一段从<<走遍美国>>中下载而来的录像, Stewart全家围在桌旁,吃着火鸡、南瓜饼,他们相互问候:Happy Thanksgiving Day,一派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观看后,提出一系列问题:

    What can you see on TV ?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 (大屏幕上显示节日热烈的场面和课文标题)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anksgiving Day ?

学生兴致盎然,同时引出了本课的关键词:turkey, pumpkin pie, Thanksgiving Day.

由于图文声像的综合刺激,视听并用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去体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便满怀激情去探究感恩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

2.2.7 竞赛活动导入法

如在教“What time is it?”这一句型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用准备好的钟面模型,拨动指针,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时间,看哪组反应快、准,胜者得红旗。这一下子就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以这般高涨的积极性投入到新课中去的时候,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方法,应根据课型而定,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无需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关键是要使导入环节新颖自然,生动活泼,使课堂教学以旧带新,新中有旧,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新能力。

2.2.8 自由式谈话导入法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学生间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发表看法,内容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时事话题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世界杯等。教师可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

2.2.9 演讲式导入法

教师让一位学生演讲一两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通过学生的演讲话题直接设问,当然话题要围绕本课的知识点来展开,这样很自然导入到本文的知识点。

     除了上述方法外,导入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效的导入像一首优美的序曲,起到引人入胜、铺垫主题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类型,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兼顾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