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教学
正文
引言:在学生们的成长阶段中,初中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很多学生的情绪波动相对比较大,加上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有限,很多学生的内心开始出现一些偏激的想法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时候,如果学生们遭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身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一些法律知识,另外还要加强品德素质方面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充分认识更多的法律知识,促使学生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们忽略了对学生展开法律知识的讲解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没有那么重要,很多时候这门课程都是被语数英教师占领的。加上教师们认为初中生和法律之间存在遥远的距离,在课堂上没必要灌输给他们过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应该将心思放在主科的学习上。这样一来,法律知识的教学工作在实际推动的过程中得不到教师以及学生们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不够热情,甚至有时候教师将课堂教学直接变成了自习课,这样只会导致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不断下降。
2.教师们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其实法治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一些实例的讲解,但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们的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在课堂上,他们直接给学生们讲解教材内容,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们坐在下面聆听,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的学习非常被动,更别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致了。另外,单一的法治教学导致学生们无法深入体会其中的教学意义,对于纠正或者规范学生们的言行举止也具备了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的情况,最终影响了实际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这也是导致这门课程教学质量始终停留在原地的主要原因。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们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
1.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生活相互结合,体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法律知识具备了科学性以及现实性的特征,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他们认为这些知识非常的抽象,这其实和教师们的教学方式有关。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教师需要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更加熟悉这些法律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探索更多的法律姿势,然后将探索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等到正式开课后和教师一起进行探讨。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并且正确地给学生们解释这些法律知识,促使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们明白更多的法律知识,然后将这些知识用于自己的生活,以此解决一些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换句话而言,当学生们见识越多才能感受到法律存在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秩序与规则》时,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明白秩序与规则的含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们在实际教学中的理解能力以及感悟能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交通方面的视频,比如某校学生因为早上晚起了半小时,为了不让自己迟到,在骑车上学的路上经过红灯时,并没有及时刹车,反而直接冲了过去,这时候迎面而来的汽车因为来不及刹车,就撞到了这名学生,幸好没有酿成悲剧,该名学生只是被撞到骨折。借助这个视频,教师可以这样告知学生们:“同学们,大家千万不能像这名学生一样,由于他自己不遵守交通规则,最后酿成了车祸的发生,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千万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严重车祸的发生,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身为初中生的你们,一定要谨记法治的重要性,这个将会陪伴你们的一生,良好的习惯才能保证你始终服从秩序以及规则,如果你意识不到法治,最后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通过一个简单的交通事故让学生们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的探讨,从而深入了解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的内心始终都存在法治,促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2.鼓励学生们主动挖掘法律实例,加强培养学生们的法律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确保学生们自己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其实是为了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确保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认知更多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心中有法》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自己先去查阅一些法律知识,同时让他们观看一些和法律相关的新闻,接下来需要让学生们将自己搜集到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促使学生们在激烈的探讨中加深自己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然后从这些新闻故事中准确了解更多的基础并且常见的法律知识。就拿校园霸凌这类新闻来说,因为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比较贴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明白这种行为的劣根性,促使学生们意识到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法律是每一个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武器,当遇到一些被侵害的行为时,学生们一定要通过法律保护自己,这对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质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致
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涉及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文字展开教学工作,学生们很快会产生厌倦想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热情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指导《少年的担当》时,在课堂上教室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有关于青少年的新闻,促使学生们明白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们端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室还要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和法律相关的知识内容,促使学生们通过观察这些法律知识然后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从而制约学生们不良的行为,以免他们触碰道德底线。在视频的辅助下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变得越来越好。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们展开法治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知法、懂法以及守法的良好青少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实际案例去推动教学工作,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促使学生们学会站在多个角度去思考法治层面的知识,让他们在教学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秀平,张瑞博.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留守学生心理特点探究[J].学周刊,2019(02):33-34.
[2]施莉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18(34):21.
[3]张永平.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新时代教育期刊,202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