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鲁莹

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225800

摘要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调整,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体育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实践改革,一方面是由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学生发展的需要。文章着重探讨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游戏;

正文


前言:游戏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体育活动既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又能提高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又能促进师生间的关系,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锻炼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体育游戏,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顺畅、有效,才能使课堂更加活跃。

一、积极地进行有趣的校园小组团队活动

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劳逸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在实践中,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达到差异化的目的。在运动教学中,把团队活动与游戏相结合,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例如,可以把“蹲萝卜”融入到体育课堂中,三个人一组,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形成一个圆。每一组都要蹲下,这种小游戏可以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增强他们的耐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组竞赛,来决定哪个组的成绩最好,教师会对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更多的奖励,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运动学习信心。这种团队协作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提高差别性教学的效果。

二、精心选择游戏,做到因材施教

科学地选择游戏,实现“因材施教”,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体育教育的改革上。初中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运动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合理选用民间游戏,使学生的力量、灵敏度、协调性得到提高。因此,在培养“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不同的体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民间游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训练。比如《投掷》课,老师们可以进行扔沙包、纸飞机、打野鸡等传统的投掷游戏,训练学生上、下两腿的协调性;在《立定跳远》课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跳绳、跳房子等民俗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跳跃、协调和身体的灵活性,并在比赛中掌握跳远的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民间游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中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三、运用体育游戏时强化安全意识

在使用运动游戏时,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第一,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明确学生的站位,老师要站在学生能看到的地方,并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在讲解游戏规则的同时也要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另外,老师也要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及时制止、教育违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全程关注比赛的全过程,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例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排球追逐运动时,总有同学被排球网拉筋撞到,给同学们提示过多次,可是没有什么效果,之后我就在排球场上散开画了一些圈。在这个圆圈的周围,我们画着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和一个地雷,在这个区域,最显眼的就是我们在雷区里面抓人,一旦踩到雷区,就会被炸死,然后被淘汰,这就是我们的安全保障,体育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因为它很有趣,在一些规则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运动中。

四、游戏教学在技能教学和热身中的使用

在运动中,热身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课后进行适当的热身练习,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也可以防止由于长时间的运动而造成身体结构的损伤。平时的热身运动,主要采用的是健身操、慢跑等运动,但这些运动比较单调,不能在一开始就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从而影响到大多数的学生。通过把游戏引入到热身练习中,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蛇形慢跑、听数抱团等,不仅能使学生获得适当的锻炼,还能使他们积极主动,提高课堂的参与。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大多数体育项目都要求学生对其方法和技巧进行详细的理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好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技能教学时,应提高其渗透途径的合理性,以促进学生对其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中,游戏教学是其教学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教师要通过游戏与活动,使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和了解田径运动技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练习,这样做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从而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教学效果不佳。但在实践中,采用多人接力、赛跑等多种形式进行游戏教学,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厌烦情绪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进行运动技术技能教学时,要注意适当地引入游戏,而不能只依靠游戏,以免产生相反的效果。

、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灵活组织体育教学活动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实践的分析,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采用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运动游戏”的观念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类。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特长,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制定不同的运动目的,指导他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做。

例如,在中学的体育课上,要学习一些球类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特长,将他们分成了篮球组、排球组和足球组,通过游戏的方式给同学们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特长,更全面地掌握体育活动所需的技巧。同时,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要想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可以通过团体锻炼来提升学生的体育技术,使他们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别人的演示来掌握各种球类运动的技术,体验到体育课程的魅力。

总结:因此,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体育游戏,把游戏和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享受体育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刚.“教”与“玩”的融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9).

2]刘振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22).

3]李亚微.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18,15(8):1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