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园评价,让每一位学生乐怡成长——智慧校园环境下“乐怡少年”综合评价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臧培青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 325600

摘要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学校积极建构以校为本、促进学生成长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本文基于建立智慧校园环境下“乐怡少年”综合评价体系。从健全综合评价具体标准,创建分项等级评价细则,完善过程评价操作办法,组建多维视角评价主体,搭建智慧校园评价平台等方面开展实践研究。


关键词

智慧校园;小学生;综合评价;分项等级评价;过程性评价

正文

 

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为乐清市深化新时代教育小学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学校,开展智慧校园环境下“乐怡少年”综合评价实践研究。学校秉持“让每一位师生乐怡成长”的办学理念,追求适合师生成长的乐怡教育,打造以“乐怡教育”教育哲学为核心理念的“乐怡”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凝练校本化的怡园学子画像——“有志气、有朝气、有灵气、有勇气”。评价看得见每一位怡园学子的成长提出适合学生乐怡成长评价”的评价理念让每一位学生乐怡成长

一、评价体系

(一)评价体系框架图

乐成第一小学“乐怡少年”综合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在五育中全面与特色发展,搭建“乐怡少年”综合评价模型(见图1-1)

 

 

1-1  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乐怡少年”综合评价框架图

 

“乐怡少年”综合评价从“怡德表现怡智表现怡健表现怡美表现怡劳表现”五个维度开展综合评价,每个维度又落实到学业成果和过程表现两个部分中,建立建立20个评价要素,细化评价量规。坚持发展性评价,鼓励自主性评价、开展多主体评价,对应设立“乐德怡娃、乐睿怡娃、乐健怡娃、乐美怡娃、乐行怡娃”五个奖项,培育有志气、有朝气、有灵气、有勇气的乐怡少年,形成学生成长图谱,让学生成长清晰可见。

(二)评价体系内容

学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学科关键能力为核心,突出学生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行为表现细化“乐怡少年”评价内容,分别设计了乐德怡娃、乐睿怡娃、乐健怡娃、乐美怡娃、乐行怡娃的评价细则,以怡德卡(章)、怡智卡(章)、怡健卡(章)、怡美卡(章)、怡行卡(章)为章卡评价媒介,采取分项等级评价、过程性评价、实践性评价等方法,构成全面刻画怡园学子成长画像的评价体系。学校组织教务处、德育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对每一板块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细化,确保评价能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效开展。

二、评价实施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培养有志气、有朝气、有灵气、有勇气的“乐怡少年”怡园育人目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学科关键能力,从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实施分项等级,凸显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强化过程评价,完善学业考评制度,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环境下“乐怡少年”综合评价体系。

(一)全要素完善评价维度指标

在参照浙江省小学生发展综合报告单(基本样例)基础上,学校研制《“乐怡少年”综合评价报告单》,按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设计怡德表现怡智表现怡健表现怡美表现怡劳表现五大板块,编写《“乐怡少年”综合评价标准》,通过分项等级与客观行为描述(乐怡时光)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展现学生的发展状况。

)全过程搜集日常评价证据

学校优化以“乐怡评价章卡”为载体,在“怡园乐学评”平台和《怡娃成长手册》上构建五育融合全过程评价应用。搜集更丰富的日常评价证据,全学科教师通过数字平台或纸质章卡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实践活动等方面实时点评、实时记录、实时推送,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过程性评价。

(三)全学科实施分项等级评价

“乐怡少年”分项等级评价,从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修养、劳动实践等多项进行评价。学业水平评价重点了解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兴趣习惯养成及进步情况、以及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的发展状况,科学设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领域的分项,完善分项等级评价框架和各学科各年级评价细则。每门学科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全过程、多维度为准则,以校本资源为基础,形成包含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实施建议、评价单四部分的具有操作指导性的学科评价手册——“乐怡少年”综合评价标准》

道德与法治学科从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三个分项进行评价。语文学科分积累运用、阅读鉴赏、习作表达、口语交际四个评价分项。数学学科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评价分项。英语学科分听说交际、读写素养、语言实践三个评价分项。科学学科分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三个评价分项。

(四)全员式组建多维评价主体

学校全方面组建多维评价主体。优组评价“统帅军”。组建“怡园”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评价委员会,承担制定校内政策、构建校内机制等评价工作职责,形成一套引领机制。优配评价“正规军”。优化主科师资配备,配齐配优学科专任教师,通过政策文件学习等手段,培育教师评价技巧,提升以评促教的能力。优选评价“生力军”。选拔学生担任评价骨干,通过德育处对各学生骨干干部集约化专题培训,班主任、任科教师对星级评价专题培训,边评价边改进等活动提升以评促学的能力。优化评价“助力军”。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活动,邀请家长助力“五育并举”评价,赋予家长多元评价权限,加强家校合作。

(五)全方位搭建智慧评价平台

学校借助数字化“智慧校园”平台,使用“奖惩点评”“章卡评价”“智能评价”“学科测评”“学生荣誉”等评价工具,通过怡园“乐学评”自助终端、“乐学评”学评精灵、积分兑换机等智能化设备,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制定学校和班级电子奖励制度,各科任课教师、学校值日教师都可以在手机里给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积分评价。学生平时所获得的积分自动转入“评价系统”。将综合评价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融合,实现数字化赋能。

三、评价实效

评价赋能,评价看得见每一位怡园学子的成长

“乐怡少年”综合评价赋能学生成长。基于钉钉平台的“乐学评”评价系统深度挖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维度的全方位数据,针对各类样本做统计研究,发现学生成长内在规律,形成学生基于学科素养、行为习惯、体质健康、劳动技能等维度的成长记录。这样的动态记录方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了解学情,让学生扬长避短,一次次超越自我,让生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绽放、增值。

“乐怡少年”综合评价赋能教师创新。综合评价是教师教学、育人的一份“体检报告”,通过查看各班五大素养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各项数据,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育人方式进行自主反思,从而调整教育、教学行为,树立新的育人观。另外,教师们参与评价方案及细则的制定,推进落实综合评价改革实践,成为积极的评价改革者和教育实践者。

“乐怡少年”综合评价赋能学校发展。学校积极转变教育评价方式,关注全学生、全素养、全过程,既能指向育人目标,又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将继续深化完善“乐怡少年”综合评价系统,优化评价系统的功能,精于指标体系的设计,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辅助,多维度寻找怡园学子的闪光点,形成丰富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全过程综合评价数据,全面刻画怡园学子的成长画像,助力每一位怡园学子乐怡成长!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信息化2023年度立项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乐怡少年”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ETC07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平.基于育人目标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23(12):100.

[2]张丰,马海燕.浙江构建以校为本的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J].中小学管理2022(11):13-16.

[3]田汪蛟.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校本化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02):13-15.

[4]马海燕.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动因、体系框架及特征[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2(Z2):7-10.

[5]卢祥,余明敏.一生一画像:基于数字画像的小学生综合评价校本建构研究——以“宁海县未来学校”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3(Z1):144-1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