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延安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文旅融合背景;延安文化;延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正文
新时代下,文旅融合是文化升级与旅游业转型的全新使命及目标,延安是革命老区,延安文化博大精深且具有深刻的延安精神。延安文化与旅游业在文旅融合助力下,实现了快速转型,传播延安文化与旅游业消费意识的共同发展。既能赋予旅游行业延安文化,体现延安文旅行业的感染力、生命力及创新力。又能反哺旅游业的延安文化,促进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从而实现繁荣发展。延安文化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于正确认识文旅融合内涵,使实践流程更生动。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文旅融合并非文化和旅游单纯融合,则是将两者交融在一起,达到质的飞跃。
一、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意义
(一)以延安文化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的高效发展
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乃是革命老区,是脱贫攻坚成果拓展与衔接乡村振兴目标的主要抓手,是走向富裕生活最大的助力。延安是革命老区,助推着本地旅游业经济发展。延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既能扩大居民的就业面,使广大居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从旅游脱贫转向旅游致富。还能在开发延安旅游业期间,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加强保护生态环境,为延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延安文化与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影响下,鲜少与外界沟通,本地文化及一些延安故事的传播范围较小,失传风险较大。旅游在传播延安文化的过程中,有利于突破空间局限,扩大发展平台,带领延安文化走出去,使更多民众意识到革命精神的作用,引领优秀文化融入其中,激活与发展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
(二)以血脉赓续优化延安旅游产业的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以延安文化为灵魂。旅游产业可让民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提升人民的精神力量。延安文化是国家最珍贵且不容缺失的财富,又是国家非常崇高的品德与伟大情怀。在延安文化中,延安精神作为一大主体,谱写着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与延安文化,具有强大的跨时空引领功能,在如今的社会中焕发鲜活动力。延安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历史发展提出的要求以及时代号召。坚持以延安文化带动与发展旅游产业,优化旅游文化的内涵,创新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文化直接映射着本地政治与经济,且对社会政治与经济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随着新时代的逐渐来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才能形成强大内核动力,从而创新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正如近几年风靡一时的生动案例“延安红街”,已然变成传承延安精神与文化的载体。延安红街中文化作为灵魂所在,延安红街的整体长度大约是1.5kg,以延安十三年历史文化为题材,按顺序分成五个广场与四个街区。广场与街区命名充分反映出了延安精神在人们心中的份额与想法,每个广场及街区均代表着峥嵘岁月,有利于延安文化与旅游业的传承发展。如会师广场,处于延安红街的北边,边区、圣地、抗大几个广场处于延安红街的南边,胜利广场在最南边。该街区沿用的是延安时期的建筑外观,街区的主题以延安文化为主,组成部分还有主题酒店与内湖延湖。延安红街的整体内核以延安精神为主,走出了传统观光延安旅游文化的模式,助力延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二、延安文化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遇到的阻碍
(一)旅游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近几年,延安旅游业的走势不断攀升,逐步演变为旅游产业的新趋势。国家改革委于2016年颁布了延安旅游景点的相关景点景区目录,进入目录当中的经典旅游产业大约三百多处。包括北京国家级博物馆、湖南纪念馆、江西旅游景区、广东纪念馆、辽宁鸭绿江等,这些景区的热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持续提升。面对我国旅游市场逐渐复苏,热门景区开始融合本地文化和经典景区,不断增强其保护和开发,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营造充满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增加本地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对比而言,延安文旅业还沿用着传统游览旧居的服务模式,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景区展览方法不先进,主要介绍方式以文字与图片方式为主,没有进一步开掘延安文化的内在,使开发旅游产品时,明显缺乏题材。与经典的旅游景区对比来看,延安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与人流量会更少一些。而且延安市区虽有很多关于延安文化的旅游景区,但在延安旅游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的仍是人文与自然两大景观,这对延安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无疑是重大挑战。
(二)延安旅游业系统化水平不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逐渐来临,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中均体现出了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与功能,逐渐变成助力各大产业发展的创新力量。延安时期以延安文化与旅游产业为重大支撑,将数字化技术引进其中,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的宣传路径基础上,加大旅游产业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采用新型技术手段,进一步开掘充满价值的数字化旅游信息,达到旅游产业的发展高质量目标。如今,延安文化与旅游业显现出缺乏较高的现代化系统与数字化水平,完建的体验式旅游项目也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即便有所运用也处于刚开始发展智慧旅游业的阶段。有一些娱乐项目虽具有很大的覆盖范围及较强的体验性,但仍缺乏数字技术的支持。而且延安街区是国家第一批得到批准的旅游消费区与夜间文化区,目前夜间旅游仍在延续着传统的吃、逛等模式,没有进一步开发多样化的业态系统,比如说夜行、夜娱、夜游等,也没有深入融合其与数字化技术,导致延安红旅业的系统化水平不高。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延安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途径
(一)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旅游业的吸引力增强
伴随数字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的传统营销与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由于人们的消费观与价值观随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改变,所以面对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的观念,则是倾向于深度挖掘旅游文化。与传统蜻蜓点水的旅游模式对比而言,人们更倾向于那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所以只要在文旅融合期间加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力度,才能让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增强。首先,深度融合延安文旅产业和媒体技术。结合传统和新型两大媒体,将电视、电影等传媒传播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做到优点和缺点互补,放大以及倍增数字化技术的特征,加深旅游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印象,领略延安文化内涵。其次,创新延安旅游业产品与系统业态,实现其潜能的全面释放。开启新型文旅融合途径,创造云体验及视听平台,以有趣且多样方式向人民群众展示延安的新型旅游项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也要打造合适的旅游产品,使其在各个年龄段人群心中都能烙下深深的印象。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互联网应用等,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沉浸旅游服务,促进科技、文化以及旅游业融合及创新发展。延安乃革命圣地,以延安文化为底蕴,以打造与培育文旅产业为支柱,在优质文化的引领及媒介技术的支持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在经典景区的建设流程融合延安文化,推动文旅经济持续增强,从而实现延安文化与旅游业的知名度得以扩大。
(二)通过文化符号创造,助力旅游业的传播力增强
首先,转化延安文化为充满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借此实现延安文化品牌+成果的形成,以延安文化的知名品牌打造方式,实现新型延安文化旅游景点的建立,借此弘扬延安精神,促进延安文旅产业的有效传承。通过特色化延安文化符号的打造,加大特色化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建立丰富文化内涵、多元化旅游形式,以及人民群众向往的新型延安旅游形象。其次,以多元化旅游体验式项目的开发,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全面融合。从主题研讨、研学旅行等体验式及学习型活动的开展,加深延安文旅产业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或是以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展,如度假村、养老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在线论坛交流会等活动,将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宣传出去,与新时代优势结合起来,大力传播延安旅游文化,使其影响力逐渐扩大。最后,对延安形象明确掌握,将其打造为国内最具历史特色的博物馆。通过旅游产业的大力建设,使其高质量发展,激发延安旅游文化的带头作用,掌握文旅深度融合契机,打造文旅行业为支撑延安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大力开发本地资源、加大旅游项目的管理力度及招商力量,扩大文旅行业的发展范围,持续改革文旅产业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发展环境。总之,只有持续转化与创新延安文化,才能助力文旅切实融合。
结语:
总之,文旅融合背景下,加强延安文化的统筹利用与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既能调动延安旅游业的活力,优化延安文化内涵。旅游文化除了可以体现国家近代历史、传承爱国精神,无疑是延安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新时代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文旅融合趋势,将延安文化价值切实发挥出来,实现旅游文化发展格调的形成,使民众向往的美好生活得到满足,促进延安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友平.文旅融合背景下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湖州市南浔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6):189-192.
[2]王雄青,胡长生.文旅融合背景下延安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江西的视角[J].企业经济, 2020, 39(11):8-10.
[3]张清荣,张婷.文旅融合背景下长汀县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J].旅游纵览, 2023(5):149-153.
[4]姜晓坤,牛春艳.文旅融合背景下长吉图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10-16.
[5]石晨霞,高永利,吕国娟,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河南省郑州市地质旅游资源利用新思路[J].现代地质, 2024, 38(02):533-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