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政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践行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于忠勤

​山东省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

摘要

新时代,中职生在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助学生认真做好思政教育,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各种价值观念。本文就中职思政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践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职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正文


中职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中职生思想不够成熟,无法约束自己。因此 教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好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帮助学生了解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目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1、目前中职生价值观现状

目前,根据调查以及观察各方面来看,我国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满足当下社会对中职学生价值观念的思想要求——积极向上。而当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现状。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政教育以及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以及他的内涵。因此,教师有必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思政以及核心观念。从这里来看,当下中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是正确的。

2、目前中职生的思想状况

    第一,自我意识逐渐强烈,渴望被认同、被尊重。处在青春期的中职生,自我意识逐渐强烈,开始更多关注自身感受。同时,由于其性格正处在形成阶段,情绪容易冲动。第二,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斗志丧失、奋斗精神不足的状况。中职生可能由于各种因素最终选择进入了职业院校,由于对职业院校情况不了解、未来前景不明确,容易出现失落、悲观的情绪,导致学生产生在中职阶段学习不重要的思想,出现得过且过、缺少奋斗精神的状况。第三,思维活跃,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中职生在思维上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对于社会热点话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由于其系统思维能力正处在形成阶段,所以往往对问题的见解缺乏全面地思考,容易受到片面观点的影响。

二、中职思政教育融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策略

1、以课堂为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中职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教师要做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一方面,思政教师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教学之中,这就需要思政教师把握好灌输这一重要原则,这里讲的灌输,不同于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原则和要求,并非是具体方法。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受到经验阅历、知识构成、性格脾气的影响,往往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思政教师应将科学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使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思政教师要充分运用启发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性思考,在探索中得出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增强针对性,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如就社会热点话题、学生面对的实际困难等开展讨论,充分了解学生所思所想,通过对纷繁复杂的事物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在启发性思考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各类专业课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实训之中,实现与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首先要求学校及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这样的话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政学习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话,对于学校以及教师来说,提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对于学生自身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意识上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学习爱国主义,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习当代新思想,争做新青年的十分重要的条件,对于教师来说,在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于学生提升思政水平也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院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重要功能,与第一课堂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一方面,以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文体活动之中,可利用学生社团、情景剧、大合唱等活动形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利用校园橱窗、宿舍展板、校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在日常生活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平时,这样的话,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学生对当代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状态,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主要内容并帮助学生理解它的内涵。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还需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通过形成家校合力、校企合力,为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氛围。

例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这样的话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思政教育,也能让学生在平时更好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来说这对自己以及自己的未来都具有一定的长远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学生日常生活的认识也是极其有帮助的,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活动,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3巧妙发挥典型作用引导学生追求良好的道德

在中职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好树立典型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一方面,可以根据职业院校和学生专业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带领感悟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榜样的真实事迹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充分发挥学生、教师中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树立学生、教师先进人物,让学生真切体会身边榜样的力量,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达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另一方面,灵活运用负面典型,通过正反典型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可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和谐因素,帮助学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帮助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切实关注校园中存在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如校园欺凌、插队占座等不文明现象,使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校园不和谐因素作斗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院校既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职业教育定会培育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输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婧.浅析研究生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J].教育现代化,2019,6(37):229-231.

[2]高巍.探究中职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J].散文百家,2019(04):79.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及其路径[J].肖贵清;武传鹏.思想教育研究.2017(03)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中职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J]. 张广乐.思想教育研究.2018(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