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摭谈
摘要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正文
2022版新课标颁布,必将引发新一轮课改热潮。从《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教学当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正确、高尚的审美意识及能力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为卓有成效地提升以及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为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把握高效化的教学策略,真正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整体教学成效。
当前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普遍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教师教学不得要领等其他原因,导致其教学现状却不甚令人满意。在新课标的不断推行下,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用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收到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现状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其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提升,很多教师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很低,也就不能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其学习的内涵;其二,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而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本内容进行教学的有趣化和相应内容的拓展教学,从而让小学生缺乏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让小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法治观;其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各种教学资源层出不穷。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借助这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不能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些教学问题是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达到其真正的教学效果[2]。
二、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1.致力于轻松愉悦课堂教学环境的创建,让小学生轻松学习
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小学生在轻松自在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观与法治观。小学阶段,游戏以及趣味性较浓的活动往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与学习的欲望。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创造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小游戏,趣味活动等方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心中的“110”》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意识到“110”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求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我是小警察”的游戏,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组学生扮演警察,其他组学生扮演遇到不同危险情况的小朋友,可以是“独自在家的小朋友”、“碰上陌生人的小朋友”、“捡到钱的小朋友”等等,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遇到危险,可以立马拨打“110”求助警察,警察叔叔可以帮助小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从而让小学生在切身体会的过程中意识到有问题找警察的重要性,从而让小学生有一定的法治观念。
2.注重教学过程中方式与方法的改进,让教学过程切实可行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教学技巧与语言艺术,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其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从而让教学过程切实可行,而不是让教学停于表面行为。例如,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的教学中,小学生因为其见识与学识尚浅,对于我们的国家还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意识到国土的神圣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选取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小学生从观感方面对我们国家的土地有初步的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利用语言的魅力,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祖国的大好河山讲述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全面了解我们国家辽阔的国土,从而对国家产生喜爱之情。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则是其喜好直接决定了其是否投入学习,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目的,则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好学、乐学。
3.注重教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转变,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二者相互配合、一起努力,才能完成教学这一动态过程。为了高效地开展学习课,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一些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在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复习,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第一,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自己学习的主人[2]。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的“富强与创新”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创新的作用有哪些”,学生先认真地思考再回答,得出的答案如下: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等。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学会表达,这样才能做到高效地复习。第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沉浸于其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的“民主与法治”时,教师可以播放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视频,让学生知道一些法治知识,明确在法治中国中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义务等。同样,教师还可以列举一些事例,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课堂更有趣,让复习课质量有所提升。
4.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合理使用,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小学生的联想能力等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为了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则需要合理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要掌握的知识。例如,在《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的教学中,在小学生单纯的思维中,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就是没有用的,不能变为有用的东西。为了让小学生理解如何“变废为宝”,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向小学生展示变废为宝的过程,从而让小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所谓的“废物”,只是在当前情况下不能使用,通过合理的改造,还可以用于其他地方。而且,通过这样多媒体的展示,不仅能让小学生理解变废为宝的过程,也能让小学生意识到废品的重要性,从而不再随意丢弃废物,也可以激发小学生自己动手改造废物为有用的东西的意识。小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去主动开发自己的思维,不仅帮助学生全面且透彻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其动手能力。
作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细化研究新课标的内容,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致力于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且愉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环境[3]。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课标的不断指引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刘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38.
[2]马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核心素养的关系[J].华夏教师,2018(19):21-22.
[3]史淑超.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9):116-117.
[4]钱丽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5]李丽.纪录片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