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培养初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翁美静

山东省郯城县泉源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是形成创造力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符合新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自主游戏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益,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创新能力 自主游戏 创造力

正文


党的二十大提出创新发展战略,创新教育从幼儿园抓起。幼儿期是个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许多理论与实践证明: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而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的过程。

 幼儿园开展自主游戏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部分中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毫无顾虑地与同伴交流和合作。而自主游戏是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自发、自主的一项游戏活动,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游戏模式里,幼儿可以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它是在幼儿园里最主要的游戏方式,这种轻松的游戏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可见,在幼儿时期,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途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幼儿在相互接触中,产生了交流的迫切要求。游戏中又常有新的情景和需要,锻炼和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游戏主题的确定,场地、材料的选择,以及角色的分配等都需要幼儿讲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如丽丽和萍萍在一次建构游戏中,对建什么,用哪些材料,怎么建,如何分工以及真正实施时出现的问题从头到尾都进行了对话和协商,为了能达成让大家都满意的游戏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得到实际的练习。

2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幼儿的运动能力表现为对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动作的协调性等。这种能力的发展正是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在一个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从取放材料、玩游戏到收拾整理材料,就是一个锻炼身体机能的过程,在各种自主游戏活动中,包含了登高、追逐、跳跃、爬、跳等多种形式的运动,幼儿的运动能力伴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3促进幼儿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经验进行选择,重视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而游戏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源泉,而自主性游戏作为众多游戏中的一种,其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在自由的游戏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幼儿好奇心强,想象丰富,在自主性的游戏环境下他们可以创造他们头脑中所想象的一切东西。如,有的幼儿用纸杯进行搭建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有的认为搭建的是房屋、道路、车等,而随着搭建的深入,他们认为是城堡、幼儿园、游乐园等。自主性游戏在时间上不受限制,游戏的主动权在幼儿自己的手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喜欢的游戏以及是否与他人合作。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潜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在游戏中不断向前发展。

5培养幼儿做事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说明了幼儿时期的重要性。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要先计划,再实施,活动结束要反思;在游戏中要不断开动脑筋,解决遇到的困难;收拾材料时要“哪里拿的放到哪里去”;在激励机制里,教师鼓励的是团结同伴、开动脑筋、好习惯等积极向上的行为,这是一种做事、做人的态度,长此以往,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自我价值的体验, 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二、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策略

1、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取,要以过去教师的包办代替变为把幼儿看作是游戏的真正主人

在游戏中让幼儿做主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相反教师要更好地起主导作用,让幼儿真正按自己意愿玩。例如:过年回来后,小朋友都很高兴地跟我说“去看了‘元宵灯会’,里面的彩灯很漂亮”,于是我问幼儿“如果我们也来做个灯会,应该怎样做?”幼儿都很兴奋和活跃,马上找来可乐瓶、酸奶瓶、空纸盒、挂历纸、泡沫块等材料,每个人都想尽办法制作彩灯,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彩灯展”。游戏过程中,幼儿扮演工作人员、讲解员、观众……这样就可以让每位幼儿主动地参与、实践。

2、丰富幼儿的印象,帮助幼儿摄取信息

例如:在主题教育活动“马路上的车”中,幼儿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主动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汽车的特征、用途。如“今天我看到的货柜车,它的后面有一个长长的车箱。”“我今天看见了扫路车,它的两侧有个大扫帚不停地转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够把自己所看到的汽车形态、颜色画出来。在建筑游戏中幼儿根据每辆汽车不同的形状,用塑料积木搭拼成一辆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3、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自己提出喜爱的主题

有一次,在大班开展游戏时,我先让幼儿自由提主题,但是幼儿只会说娃娃家、商店……于是我就启发幼儿:“你们在逛商店时会看见有些什么人在表演什么?”女孩子马上就会回答“时装表演”,我再启发“表演有什么好看?”幼儿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开了:“有些漂亮的衣服”“有音乐听”……幼儿很快就利用废旧挂历纸、塑料袋等自制了衣服,并听着音乐玩起游戏来。

4、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法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无论是在游戏还是在日常生活场景当中,教师对幼儿的提问都应该注意:教师不宜采用只有两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对不对”、“好不好”、“是红色还是绿色”。这种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限制了幼儿的思考。长此下去,幼儿原来活跃的思维难免会陷入“非此即彼”机械的僵化的回答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对事物作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使他们明白,事情不一定能简单地区分为对或错,黑或白。教师提问的作用应该是刺激幼儿开动脑筋,使幼儿经过独立积极思考后寻求答案,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指导幼儿自己组织游戏,自己分配角色

幼儿自己组织游戏老师不要袖手旁观,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帮助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探索。例如:我班幼儿在玩汽车游戏时,小朋友都是手拿汽车在马路上走。但是秦梓韬却拿着汽车在半空转呀转。我奇怪地问:“你的汽车为什么在这里飞?”他毫不犹豫地说:“老师,我这辆车是飞出地球,在宇宙中飞行的!”我又问:汽车还可以开到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马上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我的汽车开到海底去。”“我的汽车开到火星上。”及时的引导、鼓励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6、教师要指导幼儿自己制作游戏材料

玩具是幼儿在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丰富的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戏的内容。例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餐具、食品等都是幼儿亲手制作的。游戏中,幼儿借助玩具表现生活内容,反映了他们的情感、意愿。

7、教师指导幼儿评价游戏

一般来说,幼儿对外界事物都具有浓烈的兴趣,主体的活动积极性比较高,求知的欲望强烈。幼儿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经验。但是,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新知识和新经验。但新的经验和幼儿原有的经验互相矛盾不协调时,幼儿便会感到诧异,所以凡事爱问“为什么”。有了诧异就会有探索,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幼儿对事物认识的加深,他们会逐渐形成对某一种事物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加深探索该事物,最后形成幼儿自己的观点。尽管这一观点很可能与成年人的概念和标准不一致,但教师也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因为这是幼儿探索的结果。幼儿对老师或家长权威性的经验提出疑问或者不同意见,正是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萌芽。所以,面对幼儿的提问时,无论是好奇求知的疑问还是对师长观点的质疑,教师都应该慎重对待,不可盲目否定,应该敏感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科学的引导。

幼儿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渗透创新教育,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真正发挥,激发了幼儿各方面的潜能,以期将来成为富有多方面创造力的人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