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冬琳

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广西省桂林市 546600

摘要

想象力、创造力是舞蹈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舞蹈学习的质量与成绩。舞蹈课程是中职保育专业的主要学科之一,学习效果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若想提升学生舞蹈学习质效,则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入手。本文将结合当前中职教学情况,阐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并提出当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相关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路径,以其提升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育人水平。


关键词

舞蹈教学;创造力;培养

正文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此情形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幼儿保育专业,中职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舞蹈作为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专业的重点学习内容,其学习质量决定着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是其顺利就业并在未来得到职业发展的必备本领。而在舞蹈学习中,创造力是一项十分重要元素,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掌握这一艺术项目。鉴于此,中职教师应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对舞蹈教学的研究,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舞蹈教学培养创造力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夯实舞蹈功底

若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建立扎实的基本功之上,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的过程,可以推动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理解与掌握。举例来说,在教授一组舞蹈动作时,教师可以舞蹈创造为契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舞蹈当中,这一要求会使学生充满表现欲与挑战欲,而若想彰显自己的天赋与能力,学生首先需要对舞蹈动作有深入的掌握[1]。简单而言,培养学生创造力在舞蹈教学中可以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提升学生对舞蹈的掌握水平,同时,也在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帮助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舞蹈是一种十分具有魅力的艺术形式,能够为舞者、观赏者提供丰富的审美享受,并满足其精神世界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舞蹈的艺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并成为人们追求美、追求精神充盈的一种主要方式[2]。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招聘时要求教师、保育员具备舞蹈水平。在此情形下,只是掌握基础的舞蹈知识,恐怕难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唯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舞蹈知识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才可以使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获得生机。

二、当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时代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不论是就舞蹈本身来说,还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十分必要。拥有想象力、创造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有着良好的表现,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成为优秀的幼儿教育人才。然而,在当前的舞蹈教学中,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能力存在不足,未能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始终采用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将舞蹈动作为学生示范,并要求其进行模仿,导致学生成为呆滞的“模仿机器”,只能完成教师教授过的舞蹈,无法将该项技能灵活地运用,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客观而言,中职学生在学习基础上相对薄弱,多数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生涯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际的调查与了解发现,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幼儿保育专业,不过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所做的选择,或是跟随大众选择相对主流的专业,个人对专业并没有兴趣,更不清楚本专业需要从事舞蹈学习。这就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对舞蹈学习兴趣不足,更谈不上在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教师正确地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知,使其了解学习舞蹈、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接触舞蹈,并对其各项能力进行培养。但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尚未做到这一点,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舞蹈教学培养创造力的路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

若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做的是调整与优化教师的思想观念。对此,教师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出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从中寻找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意识到培养学生舞蹈创造力对其未来发展的意义。同时,要培养创造力为目标,重新对舞蹈教学模式做出设计。例如,当教师教授舞蹈动作时,无需要求学生进行刻板的模仿,而是可以为其播放相关的舞蹈视频,使学生了解舞蹈工作的更多表现形式,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舞蹈创作[3]。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教育中优秀的舞蹈教学视频为学生播放,使其意识到,当前的幼儿园舞蹈教学已经不是简单的动作模仿,而是要注入思想和故事。总之,要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强化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创造意识。

(二)组织合作学习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并常常在活动中有着出色的表现,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教师的肯定、同伴的认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组合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对舞蹈课堂的热情,使其从中自由、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4]。例如,教师可以一首音乐为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舞蹈创作,可以将民族舞、芭蕾舞、古典舞等各种舞种运用其中,最终最具美感且形式最新颖的小组将获得胜利,并由教师给予奖励。在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形成思维的碰撞,使其创造力被充分地激发。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舞蹈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作出调整与修正,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

(三)开展情境教学

受年龄特征影响,中职学生情感较为细腻、心思较为敏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探索欲,同时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对事物总是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仅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还能够对其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进行培养,为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5]。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民间故事,并要求学生将故事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学生而言,情境教学法会充满魅力,学生会将自己的全部情感投入到情境当中,并将思想、情感与舞蹈融为一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也会有新的感受和领悟,这对学生的未来的职业发展将有着极大的助益。

(四)引导即兴创作

对于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若想在职业生涯中有所发展,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具体到舞蹈项目当中,则是要求学生有即兴表演的能力,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表演舞蹈,并将自己当时的情感、思想、情绪等融入舞蹈当中,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义之一。对此,教师在从事舞蹈教学时,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即兴表演的机会。例如,在讲述某一舞种的知识时,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即兴创作[6]。举例来说,在学习新疆舞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舞蹈展现葡萄丰收的季节。在学习蒙古舞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舞蹈表现购货晚会的场景。在学习民族舞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舞蹈展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诸如此例。总之,教师需把握一切时机引导学生即兴创作,对其创造力进行培养,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自身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力是舞蹈创作与表演的基本要素,是否拥有这一能力,决定着学生能够达到怎样的舞蹈水平。现阶段,幼儿教育不断向多元化、全面化发展,舞蹈能力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本领。鉴于此,教师应在保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达到理想的舞蹈水平,使其可以成长为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并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碧荷,王利平.探析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 2022(15):25.154-156.

[2] 张乃兵.四维度探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J].亚太教育0036-0036.[2024-01-25].

[3] 黄荷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 2014.(19):25.116-118.

[4] 叶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 2020, 12(29):175.308-310.

[5] 廖成.探析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世纪之星—高中版, 2021(30):36.0025-0026.

[6] 李莹,杨洋,刘婷.中职幼儿保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 2022(18):23.0050-00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