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洁

广西省玉林市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广西玉林 537400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获取语言材料,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是在新课改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认识。本文在对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基础上,对群文阅读内涵、特点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施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群文阅读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章,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阅读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将语文教学和群文阅读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方式的极大优点,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充分的了解,累积更多的经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从中了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及表达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主动采取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使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预期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含义、特征和重要意义

1.1含义

群文阅读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一系列文本进行阅读,进而构建意义的活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语文群文阅读的核心是“问题”、“文本”和“意义”三个层面。其中,课题作为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中心,主要是指选定的一套文本中所含有的主题或者语文元素,供师生进行讨论,所以课题对于选取阅读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语文是语文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它能为后面的语文意义构建提供充足的材料。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意义建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不仅包含了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人独立构建,也包含在与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形成的集体建构。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对文本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个体的、零散的、肤浅的,而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交流中,学生可以从别人的意见中得到新的认识,从而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思维,从而对阅读的内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1.2特征

结构性。群文阅读的结构特点,是指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互相联系着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对这一组相关的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和整合,从而深化对这个话题的了解与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群文阅读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一方面,群文阅读的主题主线将贯穿整个群文阅读,并能充分地反映出问题的内核。同时,群文阅读所包含的每一篇文章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是以主题为中心的,而非任意的文本堆积。

探究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指导他们对比、分析、整合文本内容,促进学生在对比文本内容中发现关联,在关联中归纳文本内容,从而达到整合文本内容和整体阅读的目的。

创造性。相对于单一的文本阅读,语文阅读是一种创新。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通过对多篇文本的阅读与分析,对一个主题、一个现象进行了解,同时发现文本之间的各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发挥。

 

1.3重要意义

首先,开展群文阅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而应该是通过对多篇作品的阅读,通过对比,体会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感情的表现,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感触,体会到更为灵活的阅读方法。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使阅读成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学生不仅在读,而且要和作者的想法产生共鸣,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在群文阅读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了对文本的认识。一堂课仅45分钟,要求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达不到要求,这门课程的学习就会停滞不前。所以,开展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单篇阅读教学中,老师给学生讲解一篇论文,在详细的解释完毕之后,学生再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把相似的课文进行整合,再让同学们做对比阅读,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并能启发他们深入的思考。所以,开展群文阅读很好地适应了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技能,而且使他们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2.1学生阅读范围被限制

读书的重要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将阅读贯彻到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由于地域、家庭和个人习惯的限制,一些同学的阅读局限于作文书,对课外名著的涉猎较少,科普和探险类的读物就更不用说了。学生的阅读面太窄,不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积累,对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是不利的。

 

2.2学生自制力欠缺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汉语教学中,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结构和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欣赏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语言老师都会让学生们每天都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但是由于小学的孩子们年纪比较小,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不高,加上他们没有自律和规划意识,所以他们很难每天都坚持读书,所以他们的阅读效率很难得到保障,语文核心素养也很难提高。

 

2.3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语言老师会根据教学大纲,严格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计和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但是,这种阅读教学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很少考虑到学生的真实的阅读体验与感受,所以,他们很难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也很难真正地体会到文本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念之美。如果长期下去,一些学生就会对阅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把阅读看作是一项学习任务,从而慢慢地丧失了自己的阅读兴趣,甚至变得无聊起来,这种阅读学习的效果是可以想象的。

 

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3.1运用小组合作阅读方法,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在学习任务群中开展群文阅读,给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带来了一些困难,很多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会感到困惑,很难准确地达到任务要求,也不能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合作阅读环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头脑风暴,以达到学习目标的目的。比如,在前面提到的“年味”主题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着“文艺读写与创作”的课题,来设计一个“合作学习”任务。同学们读了这三个故事,然后想一想:这三个故事里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划出有关句子,分组讨论。老师给学生布置小组作业表,通过小组成员完成作业表,掌握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3.2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观念进行更新

要想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首先要转变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正如名字所示,语文阅读的重点是“群”,也就是将相同题材、相同写作风格或表达相同思想情感的作品汇集到一块,在有限的课时里“求同”和“求异”。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一些语文老师觉得,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阅读速度比较慢,阅读理解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很难进行群文阅读,尤其是低年级的群文阅读。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错误的,迫切需要改进。新时期的语文老师是语文课程的领队、领路人,要用积极的、正确的、有创意的、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进行群文阅读,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阅读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第一,要防止急功近利。任何年级的群文阅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从缓慢到快速,从低到高,从低到高,从低到高,从高到低,从高到低,从高到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他们在最初接触群文阅读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学习进步迟缓、举步维艰的情况,所以,语文老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逐步指导学生学习群文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二,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要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老师应“蹲”下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谈,并大胆地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3结合写作教学,实现以写作促进阅读

以写促进阅读的有效进行,要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优质的阅读教学无疑为学生的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诸多的感悟。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有效的群文阅读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作文教学的内容。其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解决语文课堂中“读”与“写”的分离。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进行大量的好词好句的积累,同时也能够了解同一题材的多篇文章的不同写作技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仔细地观察生活,并进行深度的思考,可以加强对题材的理解和领悟。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可实现“读”与“写”合一,既省时省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群文阅读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发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思考方法、更广阔的思路、更丰富的思维层次。第三,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简单的读写教学,不可避免地会使学生觉得无聊,尤其是写作,如果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没有思路,那就成了折磨。语文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有“说话”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既能让学生们积累写作素材,又能激起他们的阅读激情,深化他们对作品的认识,使他们的语文核心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

 

3.4结合语文教学单元主题,提升学生整体阅读水平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单元都有一个题目,而每一单元所选的文本也都是围绕着这一话题展开的。为此,我们应结合语文教材的这种编排特征,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具体而言,语文老师可以首先以单元话题为主线,指导学生对相同话题下的不同文本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发现文本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进而对每一篇文本在体裁、主题、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可以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整体的理解,也可以对每一篇文章进行纵向的思考,也可以对一篇文章进行多视角的分析,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除了《古诗三首》之外,还有《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三个故事。不管是三首古诗还是文章,都表现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主题。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第一,引导学生复习这一单元的引言,使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单元的主旨: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二,指导学生通读这一单元的三篇文言文,使他们理解课文的主旨。第三,针对每一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详尽的剖析与解释,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第四,扩展阅读,也就是让学生广泛地收集、阅读其它描绘我国山川河流的作品并进行对比阅读,这样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对该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的认识,从而产生多视角、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4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语文阅读的速度、数量、质量,效果提出新的要求,整体阅读要求变得更高。本研究认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广大教师要及时改变传统阅读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转变学生的阅读态度,以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毫无疑问,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就是很好的选择,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德喜.巧借群文阅读提升阅读实效——浅析语文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J].成才之路,2023(7):133-136.

[2]杨金玥.小学高年级审辩式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

[3]陈东强.基于新课标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刍论[J].成才之路,2023(7):113-116.

[4]梁启婷.学习任务群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世界,2023(21):30-31.

[5]赵小小.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23(46):115-117.

[6]陈丽妹.小学低学段组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究[J].江西教育,2023(38):66-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