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园本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 幼儿品德发展 园本实践
正文
幼儿园作为幼儿的启蒙阶段,此时期幼儿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维品质,在此时期开展高效合理的园本实践活动,不仅能助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不但能让幼儿养成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还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实践。
一、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开发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认知特点,幼儿园开发出以下三种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传统节日活动类型。
(一)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鼓励全体幼儿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感知、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在“品粽赛舟话端午”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会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通过让幼儿自己设计赛龙舟的玩法以及规则,不但能帮助幼儿理解端午节的习俗,还能让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取得胜利需要团队团结协作,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欣赏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赋,引导幼儿绘制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美术作品等,不但能激发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根据立德树人理念,教师还会将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五大领域相结合,引领幼儿自主建构节日课程,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活动的育人价值,助推幼儿的品德发展。
(二)个性化游戏活动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此,在设计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兴趣,开展相应的个性化游戏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个性化游戏活动中,不仅要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还要注重在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让幼儿感受到独特的节日习俗,助力幼儿的道德发展。比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清明节的节日内涵,为幼儿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如:班级饲养角投放鸡蛋和孵蛋器,开展孵化小鸡的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照顾蛋宝宝,并自主排成“值日生”,每天翻看鸡蛋。经过多天的照顾,鸡宝宝破壳而出,幼儿为小鸡取名,在此情况下,幼儿能够感悟到生命的宝贵,养成爱护生命的良好品质。又如,在重阳节时,开展敬老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要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还要为他们演唱歌曲,不但能表达幼儿对祖辈的感恩之情,还能帮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节日内涵。
(三)亲子活动
家长作为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人物,肩负着培养幼儿道德品质,助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在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首先,教师可将传统节日的内涵、传统节日活动对幼儿的帮助、传统节日习俗等打包成“传统节日家庭资源包”,借助班级群等社交媒体传播给家长,让家长明白不同传统节日对于幼儿道德发展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一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比如,在端午节活动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开展端午节调查、包粽子、制作龙舟等,培养幼儿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理解端午节习俗。在清明节活动时,家长可以带领幼儿踏青,祭祖,引领幼儿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能够推进家园共育,提升传统节日活动的成效。
二、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具体实施策略
(一)提供多样化活动材料
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想要发挥节日活动的育人价值,教师必须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感悟活动内涵,体验丰富的道德情感。比如,在开展端午节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制作龙舟、粽子的材料,包括模拟龙头、废旧纸箱、绸带、颜料、垫子、粽叶、江米等等,随后,教师可以尊重幼儿的活动主体性,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自主选择材料制作龙舟、粽子。比如,小班幼儿会利用垫子、长足板制作简易龙舟、中班幼儿会选择模拟龙头、颜料来制作更逼真的龙舟、大班幼儿会和教师一起包粽子,利用皮筋等制作更加精细的,借助皮筋惯性可以在水中行驶的小龙舟等,通过提供多样化活动材料,提升幼儿的活动体验感。
(二)注重榜样示范
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浓厚的育人价值,在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时,教师需要利用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历史人物,为幼儿宣讲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自强不息、热爱祖国、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比如,在端午节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为幼儿播放相关视频、动画等,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通过为幼儿讲述传统节日相关的历史人物,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幼儿思维活跃,对于角色扮演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不但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和处境,还能加深幼儿的活动体会。因此,在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时,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重阳节时教师可以张贴幼儿为爷爷奶奶唱歌、捶背捏肩的照片,并为幼儿准备拐杖、白头发、小床等道具。随后,部分幼儿需要扮演爷爷奶奶,其余幼儿则需要为“爷爷奶奶”唱歌或捶腿,不仅帮助幼儿将重阳节活动时的经验迁移到角色扮演活动中,还能加深幼儿的活动体验,培养幼儿尊老的良好品质。
(四)强化家园合作
想要提升传统节日活动的有效性,必须要调动家长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此,幼儿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互通方式,为家长传递培养幼儿道德意识和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有效方法,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传统节日活动的策划中,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五)优化评价体系
高效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助力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对此,幼儿园需要根据“评价指南”中的发展目标,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传统活动节日内容,设计“责任感”“传统文化自豪感”“热爱”“合作”“感恩”等评价指标,除此之外,面对小、中、 大班的不同幼儿以及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不同传统节日,教师还会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确保所制定的评价内容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在园本实践中对幼儿品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社交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对传统节日活动的引导和组织,确保活动能够真正发挥教育作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传统节日活动在不同年龄段幼儿中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发挥传统节日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莉. 幼儿园“亲湖课程”的园本实践 [J]. 教育视界, 2024, (20): 43-46+42.
[2]赵青. 基于一日活动提升教师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园本实践 [J]. 浦东教育, 2024, (03): 82-87.
[3]李艳. 完整成长理念下全环境育人的园本实践 [J]. 山东教育, 2023, (27): 15-16.
[4]杨丽丽,瞿凤琴.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园本实践 [J]. 现代教学, 2022, (Z4): 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