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美育的路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思捷

如东县城中街道九总幼儿园 江苏省南通市 226400

摘要

本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幼儿园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美育实施,以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和情感细致培养。文中首先解释自然资源在美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随后提出了几个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能唤起儿童纯真乐趣并强调审美价值的教学原则。文章还详细探讨了更新教师的观念、创新教学策略、构建自然资源库、加强审美意识和培养艺术创造力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执行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美的探索、欣赏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幼儿园;自然资源;美育;路径

正文


美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操陶冶,实现人的和谐、健康与全面成长。自然资源作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主要素材,对自然美育具有重要价值。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触动儿童的情感,帮助他们心灵净化和情感美化,进而进行道德教化,实现深远的美育效果。幼儿园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优先任务,激励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下接受积极的熏陶和影响。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儿童将形成健全的审美观,这不仅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感受到美,还能激励他们创造美

 

一、自然资源与美育的定义

自然资源包括那些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它们不仅支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从广泛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一切元素都可以视为资源,例如空气、水资源、山地、动植物及矿物资源等,都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使其成为幼儿美育的重要元素,通过整合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感知、欣赏与创造能力。美育,如《3-6岁儿竬学习与发展指南》所述,是通过艺术活动体验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美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活动的正面影响,帮助人们培养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力,这包括从外部教育到内部教育的转化

 

二、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美育的基本原则

(一)紧扣幼儿日常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儿童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并主张将教学内容扩展至社会与自然环境中。在幼儿园,自然资源不仅是教学资源,更是美育的实践场所。通过自然资源的使用,孩子们可以直接接触和操作各种自然物质,观察其特性并从中获取实际体验。幼儿的成长与经验紧密相关,其生活环境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核心。因此,将自然资源融入美育课程,可以让幼儿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其经验和发展潜力

(二)倾注童心与趣味

在幼儿园中,利用自然资源来吸引孩子们的关注,特别是注入童心和趣味,是教学活动的关键。这种方法突出了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采用儿童的视角。探索自然资源时,如果活动富有趣味性,孩子们会显得更加兴奋和专注,他们的好奇心也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趣味性不仅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也是连接幼儿与自然资源的桥梁,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三)培养审美观念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审美观念的重要场所。教育者需要为孩子们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感受和体验美。这包括选择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资源,如校园内的植物、色彩配置以及季节变换,这些都应符合审美标准并具有教育意义。在自然的美感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观察、感受和表达美,进而深化他们与自然的情感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在自然的美中成长,不仅学会了欣赏自然之美,也能在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展和创造美

 

三、幼儿园通过自然资源进行美育的实施策略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在幼儿园中,教师常常认为只有使用高质量的材料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然而,孩子们更容易从直接与自然互动中获得美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当学会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并引导孩子们走出教室,深入户外的自然环境中去。通过直接接触自然,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同时,幼儿园也应该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审美和美育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识别和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二)积极创新美育教学策略

在教师观念更新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幼儿园应当鼓励教师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创新方法应该旨在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优化美育的教学质量。通过实践这些方法,教师不仅能更有效地整合自然元素进入教学活动中,也能更好地满足儿童对美的探索需求,促进他们在审美和艺术理解上的全面发展

第一,利用游戏教学法引领幼儿探索自然美。依据《纲要》精神,教师应创造一个轻松和愉快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在美育实践中,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室的限制,积极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使用有趣的游戏作为教学工具。在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参与游戏和观察自然景观能有效激发幼儿对自然美的认识和欣赏。例如,当幼儿注意到一朵鲜红的花朵并提出疑问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相比较,用易懂的语言解释美丽的成因,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背后含义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应用 STEAM 教学法提高美育水平。STEAM 教学法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融为一体,其跨学科的特性非常适合幼儿园的美育教学。通过这种方法,艺术课程如音乐和美术不仅能够共享资源,还能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综合性。例如,在美术课上,可以使用河流中的鹅卵石作为创作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音乐课上,利用自然界的声音如河水流动声和鸟鸣,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意境,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也使得美育更加生动和有效。

(三)众多管理者共同建设自然资源库

幼儿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在幼儿与小学衔接的阶段,这种特点尤为突出。在幼儿园进行美育活动时,必须构建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确保自然资源的有效集成与应用。为了打造一个高效的自然资源库,需要执行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要确定自然资源库建设的责任主体。幼儿园作为主要的负责机构,应促使教师们树立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并积极丰富资源库内容。此外,如文化馆、博物馈、图书馆及群艺馆等社会文化组织,也将作为重要的补充,向幼儿园提供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接下来,建立一个自动化的自然资源库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单由幼儑园管理,或者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共建。对于幼儿园来说,应该将园区的网站与这些文化机构的网站链接,便于教师在资源库管理平台中查找所需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库的管理平台需要具备自动化功能,例如自动追踪资源的使用情况,辅助教师进行资源管理。

其次,扩展自然资源的类型,幼儿园应当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在内的管理范围。有形资源如树叶、花瓣、小鱼等,以及分布于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自然资源实体作品都需要通过采购方式获取,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保管;无形资源则包括自然资源的影像等,需通过数字化方式管理和丰富。如果条件允许,还应整合本地资源,这对于资源的丰富至关重要。所谓本地资源,即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与文化生态资源,如本地地理、民俗、传统文化及生活生产经验等。

再次,明确管理规则。教师使用资源库时,应当妥善保管和合理利用资源,并进行详尽的统计与分析。同时,进行档案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并明确所有权与物权,预防可能的争议。

最终,打造一个综合的四季自然资源库,通过明确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和分类,合理配置资源。首先要对幼儿园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详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美育的实施可能性,比如编制一个详尽的四季自然资源目录。自然资源库中的资源种类应当广泛,不仅包括文本和文献资料,还应涵盖多媒体课程资源如植物样本和原材料等。教师在准备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能够在资源库中进行高效检索,实现幼儿园内部的系统性资源共享

(四)培养审美观念

自然界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库,四季变换的景色为孩子们提供了极佳的审美体验。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幼儿园的教师需利用自然的资源,设计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例如,在春季,教师可以带孩子们到野外体验春天的活力;夏天,引导他们欣赏湖边的荷花和水景;秋季,带他们去田间识别各种农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冬天,组织户外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冰雪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性情。

教师还应将自然资源引入课堂,组织各种有趣的实际操作活动。例如在春天,可以在教室养殖小蝌蚪或蚕宝宝,让孩子们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可采取适合他们发展阶段的艺术活动,如幼儿通过手指画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尝试画出青蛙的成长过程,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感。

(五)重视艺术创作的实践

提升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艺术教育中欣赏与创作活动的基础。教师应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利用自然资源巧妙地激发孩子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例如,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孩子们可以使用湿润的泥土制作精美的小雕塑,用干枯的树枝创造具有创意的壁画,或者在光滑的石头上进行彩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这类开放式的艺术探索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宽广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种材料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通过持续的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热情,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和艺术修养的人

 

四、结语

本研究强调了幼儿园阶段通过自然资源进行美育的重要性及其时代意义。美育活动不仅滋润幼儿的心灵,而且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应致力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多样化教学策略,建设一个涵盖多方参与的自然资源库,同时强化幼儿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美感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成为能够感知、欣赏并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美好构建贡献我们的才智。

 

参考文献:

[1]张卫民,刘传莉,杜鹃.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24,(02):82-86.

[2]杜艳莎.自然美育,让幼儿从内到外美起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47):30-31.

[3]杨珊珊,叶遵倩.自然资源促进乡村幼儿美育发展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7):163-165.

[4]蔡婷娴.幼儿园“亲自然”生态美育活动开展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3,(19):123-125.

[5]余露,周涵,成云,等.新时代幼儿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4):91-97.

[6]张潇月,刘小娟,刘洋.幼儿园“亲自然”生态美育活动开发与实践——以自然材料蚕茧为例[J].环境教育,2021,(12):44-4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