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婷

清华附中合肥学校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确保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丰富化,要增加发展性评价与动态性评价,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能够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文就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

正文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还需突破传统的评价模式,使评价的内容更为丰富,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此外,教师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落实好生生评价,提高师生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效率,给予学生必要的正确指引,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评价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评价体系当中占据了过重的比例。这也导致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态性发展,教师的教学评价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唯成绩论,教师的课堂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的教学评价很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此外,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比较笼统、片面,缺乏针对性。部分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盲目鼓励学生,从不进行负面评价,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学生动态发展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缺乏对学生动态化的评价,则很难真正的发挥评价的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非常低。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评价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依然有一些遗留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评价,能够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课堂教学的改善。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能够激励学生进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好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构筑良好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此外,良性的互动模式也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教学情感的建立,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发挥民主化评价的作用,彰显优质活动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发挥有效评价的作用,就需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民主化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认识到有效评价的作用。而且,通过民主化的交流与互动,学生也能够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教师,这也有利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提升。在教师的指引和有效的评价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关注、认可和尊重,从而也能够积极活跃地参与到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和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个体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民主评价的过程中,发挥情感推动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比较好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活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探究的整个过程当中,使学生有充足的勇气去克服困难,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和自我反馈,来形成自我认知,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牢基础。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此外,要引导学生投入到评价的整个过程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这篇文章当中的景色描写以及情感内涵的分析是重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也需要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地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此外,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避免设计那些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路能够打开,突破了传统封闭式问题的禁锢,使学生能够以参与者、体验者、合作者的角色融入到课堂讨论和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教师也需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民主化评价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使教学评价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就需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作用。在评价的环节当中,既需要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还需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评价以及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评价。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的形式和内容更为丰富,这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教师还需发挥教学促进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去除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选择评价方法的时候,教师要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教师要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自信,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在评价他人学习状态、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对照反思自我。这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一课的时候,由于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设置若干教学活动并,在每个小活动中,设置学生的小组互评以及自我评价的小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给予学生评价量表,让学生根据评价量表上的标准来进行深度探究。在学生探究之后再结合评价量表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既能够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做的好的地方,同时也能够对照着评价量表进行反思,认识到自身存在问题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改进。其次,在进行小组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让学生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通过互相评价,共同成长。此外,教师也需重视师生评价,根据学生的动态化表现,把握时机,及时地进行评价。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评价,既需要体现出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还需要坚持激励性原则,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文章展开深入的分析,在现有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延时性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环节应该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而利用延时性评价也能够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学生在进行问题讨论或学习成果展示的时候,教师很难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要让学生体验讨论的整个过程,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自主探究精神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论证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认真分析。因此,教师要重视延时性评价,而要发挥延时性评价的作用,教师既需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还需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使学生能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保持到良好的状态下。此外,延时性的评价也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延时性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去思考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于故事当中主要人物的评价。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能够提高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入探究。而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需留够充足的讨论时间,为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教师在学生讨论之后,还可以通过辩论赛以及角色扮演活动来进行故事内容的展示,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四)丰富评价语言,发挥情感评价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评价语言的运用。评价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同时,课堂评价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丰富、生动、灵活的教学评价语言,而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时候,当学生读到五位壮士舍生取义段落的时候,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带着感情去读。教师就可以利用鼓励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的声音很好听,但是想一想五位壮士英勇就义的场景,你是否受到了感染?能不能带着感情再读一读呢?”通过这样的评价用语,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进行朗读。当学生有进步的时候,教师也需采用灵活多样的鼓励性语言,给予学生尊重和肯定。除了口头语言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通过鼓励的眼神、赞许的动作、以及肯定的微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在情感上获得了一定的满足。

(五)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发挥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找到形成性评价的切入点,从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等不同的维度进行评价,收集相关的评价资料。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问题的地方。这样能够保证形成性评价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下能够清楚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在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中,教师还需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认知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自我,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对于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文言文篇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语文学习成长档案的记录,根据学生进步的历程来进行形成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取得的进步。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的难度,让学生从基础到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查缺补漏的意识,能够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教师也需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表现,例如:作业的完成情况、考试成绩、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并通过多种媒介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来体现出课堂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丰富评价内容,使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基。

参考文献:

[1] 陈梅.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3(12):194-196.

[2] 裴晓琴.勿将"错误"当"赏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思考[J].课外语文, 2016(4):1.

[3] 周广;.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C]//2018年7月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2018.

[4] 李林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 2017, 000(011):35.

[5] 谷秀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环球慈善, 2022(2):0250-02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