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看图写话与绘本阅读融合创新的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绘本阅读;融合创新;教学实践
正文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看图写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看图写话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趣味性不足、方式单一等,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如何创新看图写话教学,提高其趣味性和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看图写话与绘本阅读中的问题
(一)看图写话教学趣味性不浓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往往以填空或简单描述的形式呈现,导致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趣味性[1]。学生可能会感到对于题材和内容缺乏兴趣,因此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视看图写话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而非一种有趣的语文学习方式。缺乏趣味性的看图写话教学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影响其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二)看图写话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看图写话教学方式通常以老师简单的指导为主,缺乏足够的交互性和启发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完成看图写话任务,而学生只需按照要求填写或简单描述即可,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广度,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看图写话教学评价匮乏
目前的看图写话教学评价主要以作品的完成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和想象能力。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学生可能无法充分了解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劣势,也无法获得具体的改进方向和建议。这种评价匮乏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看图写话任务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降低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绘本对于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价值
(一)绘本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阅读兴趣
绘本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文表现形式吸引着学生的目光。绘本中充满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角色形象,以及丰富的图画插图,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这样的阅读体验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起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态度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绘本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绘本不仅在故事情节上丰富多彩,而且在细节描述和情节展开上也十分详尽。学生通过阅读绘本,不仅可以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更能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绘本中的图文并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字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对绘本的仔细阅读,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字的感悟和理解水平,从而提升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绘本阅读可以把看图和写话更好地结合起来
绘本中的图文并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想象空间。绘本中的图画插图往往生动形象,情节内容吸引人,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通过绘本阅读,学生不仅可以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进行情感表达和想象创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绘本中的图片进行情景设想,使得他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绘本阅读为学生的看图写话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看图写话的任务,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2]。
三、小学语文看图写话中绘本阅读的应用原则
(一)注重塑造情境还原
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绘本中的情节和内容,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通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情境还原,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故事的氛围和角色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来重现绘本中的场景,使他们的写作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共鸣。
(二)掌握正确看图顺序
绘本中的图片通常按照故事情节顺序排列,学生在进行看图写话时必须准确把握这些顺序,以确保自己的写作内容与绘本故事的发展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这一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结构和发展逻辑。通过正确的看图顺序,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起承转合,从而使他们的写作内容更加连贯和完整。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三)掌握科学观察方法
在进行绘本阅读和写作时,科学的观察方法至关重要。学生应注重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的描绘,甚至色彩的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来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逻辑,捕捉隐藏在图画中的信息。这种观察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字和图片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细心程度。科学的观察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更加生动地描述和表现绘本中的世界。
四、基于绘本的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一)利用绘本,增加看图写话的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来增加看图写话的趣味性。绘本的生动情节和丰富插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绘本阅读进行讨论和互动,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故事的情节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起伏。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使用绘本故事《彩虹色的花》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并欣赏绘本中的插图和故事情节。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围绕彩虹色的花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以及花儿与小动物之间的互动进行交流。通过这种互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故事情节,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画描述彩虹色的花的故事情节,或是创作一个关于彩虹色的花的新故事。
(二)借助绘本,丰富看图写话教学方式
教师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可以借助绘本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角色扮演、绘本分享和情境再现等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情节,还能在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从而提升写作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使用绘本故事《逃家小兔》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并讨论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妈妈,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对话和表演。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动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再现,让他们绘制故事中的场景,或是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看图写话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基于绘本,引入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创作等方面的表现。通过这种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结合绘本的具体内容设计评价标准,既关注学生对绘本情节和角色的理解,也重视他们在写作中表现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3]。
例如,在使用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进行写作,然后在评价过程中考虑多个方面。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看他们是否准确描述了毛毛虫从孵化到变成蝴蝶的过程。教师还可以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用词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想象创作,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加入自己的创意,比如为毛毛虫设计一个新的冒险故事。
结语:
绘本阅读与看图写话的融合创新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通过合理利用绘本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亚莉.小学语文绘本阅读与看图写话相结合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34):44-45.
[2]李若兰.基于绘本的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J].儿童绘本,2023(3):37-39.
[3]程颖.让看图写话真的会“说话”——经典儿童绘本在小学语文低年段看图写话教学中的实用策略[J].儿童绘本,2022(27):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