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运动与健美操运动优劣势之比较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巧

昆明市盘龙区明致实验中学,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啦啦操运动相对健美操运动在国内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几年已向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并开始向中小学普及和推广。健美操运动相对啦啦操运动而言,起步早、发展快,理论和技术相对成熟。啦啦操运动和健美操运动都是对健身、健心非常好的运动项目,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种难以取舍的局面下通过对两项运动特点的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适合自己的运动,达到合理性健身。


关键词

啦啦操;健美操;优劣势;比较分析

正文


引言

啦啦操运动具有热情奔放而独特的技术风格,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兴新体育运动,它与健美操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健美操运动是一项普及性强,简单易学,集音乐、舞蹈、体操、艺术、娱乐、为一体的健身性体育运动。两项运动都是健与美的协同体,他们有着同样的健身、娱乐效果且紧密联系,协同发展;却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健身价值。本文通过对两个运动项目的发展现状、音乐选择、运动类别、运动特点和运动价值的优劣势比较分析帮助人们更好的选择性健身。

1啦啦操运动与健美操运动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啦啦操(Cheerleading)运动起源于1877年的美国,是在一所中学由呐喊加油的形式出现的。随后,啦啦操运动有了相关的比赛并很快蔓延全球。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演变成体育竞赛中的一个项目。直到2001年啦啦操运动正式传入我国,由于它是一项充满阳光,时尚而具团队精神的大众体育运动,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和喜爱。直到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才正式批准开展全国啦啦操联赛官方赛事。现在,这项新兴体育运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开始向全国的中小学校园进行推广。

    健美操(Aerobics)运动兴起的此啦啦操运动早起很多,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美国医生kennth cooper(库帕)博士为太空人设计有氧训练时出现的,随后简·方达又完善了该项运动并出了相关书籍。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于1992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健美操协会》,这也标志着健美操运动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之后,伴随着一些国际赛事,如:健美操世界竞标、世界冠军赛、世界巡回赛的开办,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

    根据两项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健美操起步早,发展快,技术与理论都相对完善,已经与国际接轨了;而啦啦操虽然广受人们喜爱与追捧,但发展才处于推广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两个项目运动特点比较分析

2.1练习形式及途径

啦啦操运动和健美操运动的练习形式和途径较为相似,可以通过练习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来达到心灵美和肢体美的内外在气质。心里练习可以通过念动训练以自我暗示和鼓励加以训练,也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训练使运动者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身体素质以练习动作技术同音乐的结合,和基本姿态的练习。基本姿态包括:肩要沉、腰要立、胸要挺、头要正、眼睛要有神、躯干要挺拔等。健美操运动还要求四肢定位感强,下肢关节有弹性,因为健美操运动在设计动作的时候有较强的目的性,可根据动作特点如:肌肉的用力程度、动作速度的快慢和方向部位动作的转换,配合音乐采用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持续训练法等训练方法进行练习。而啦啦操则应该注重动作灵活性和口号使用的恰当性采用合适的训练法进行练习。

2.2技术动作特点比较分析

啦啦操运动要求下肢动作特点灵活应变,转换方位时动作要快,要稳,屈膝时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并且屈膝时的方向要与运动者运动时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手臂的技术动作要求随时处于身体额状轴之前。啦啦操的动作特点要求所有动作要有定位感,做动作时要求做到快速、准确、稳定,以提高啦啦操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健美操与啦啦操相比,手臂动作可以向后,可以做绕环等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在啦啦操运动中不允许出现的。健美操运动的动作及套路设计都保持有氧代谢,由于考虑到人的心脏在身体左胸腔内的特征,健美操在编排上大多从右边开始,以促进血液循环。 健美操的动作套路形式多样,节奏有快有慢,套路时间有长有短,动作幅度和跨度有大有小,有简有难,运动强度和量的大小可以任意调节,适合男女老少,不同人群进行学习和锻炼。

2.21基本步伐对比分析

健美操运动注重落地技术,要求脚下动作有缓冲,多采用对人体伤害较小、易于人们学习和接受的低冲击力步伐,如踏步、并步,踢腿和吸腿等步伐,高冲击力步伐如开合跳、弓步跳和踢腿跳等基本动作一般出现在竞技健美操中。啦啦操的步伐要求灵活多变、屈膝、低重心,步伐要求清晰有力,比起健美操运动没有过于强调落地技术,不用刻意的落地缓冲。步伐的变化及下肢基本动作,相比于健美操要少一些,其中有立正站、弓步站、吸腿站等基本下肢动作。

2.22常用手型、手位

啦啦操运动中常见的手形多为握拳(方便持花球及其他器具),对手臂动作的要求较高以肩关节为轴点,直臂时要伸展到位,屈臂时要弯曲到相应的角度位置,并且动作变化要快,要准,到相应手位置时要稳,不能有明显的晃动。啦啦操手位多采用英文字母命名,如:T、高V、倒V、上M、下M、R等32个基本手位。

相对啦啦操手位来说,健美操手位较多,都是从一些体操、芭蕾舞、现代舞和武术等项目中吸收和发展而来的,可以通过手臂的动作延伸特点编排不同的手形。常见的手形有:并掌、立掌、分掌、花掌、响指、剑指、实拳、空拳、芭蕾舞手型等,其手臂动作包括:举、曲、伸、摆动、绕、绕环等。

2.3表现形式的比较分析

    健美操的美通过个体和群体以形体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练习者能协调巧妙地运用体内已有的内力及柔韧性控制完成各种不同的身体姿势,配合运动形式表现出动作高低位置、动作速度的变化、层次的变化,共同构成健美操特有的一种美学特征。啦啦操的主体部分是由连续快节奏的上肢动作和跑跳动作构成的,整套动作的速度快、节奏强、幅度大,运动强度较大,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因为啦啦操运动中会出现一些托举、“金字塔”、抛接等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调动性和积极性很强,无论是运动者还是旁观者都能身心愉悦。

2.31根据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展示舞蹈技巧和体现团队精神,以健身为目的的啦啦操称之为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可以分为街舞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花球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是结合技巧、体操、舞蹈动作的表演。

根据当今世界和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可将健美操运动分为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两大类,其中健身健美操包括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和特殊场地健美操。

2.32表现形式及效果

啦啦操运动通过比赛、加油活动、表演活动和健身的形式从而达到丰富表演提高审美效果;通过服装服饰和口号的形式做宣传可以达到意想不到效果;通过对啦啦操运动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相对啦啦操而言健美操的运动形式仅仅只能以表演,比赛和练习的形式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3结束语

健美操是一项全身各关节都能锻炼到的体育运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编排。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使人们的运动不足,造成脑力、体力发展的不均衡,以致出现“文明病”。通过学习和掌握健美操各种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增强体质,发展身心。啦啦操运动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它是一项兴新运动,毕竟起步较晚,参与人群也相对疏散,得到普及和推广的范围较小。但其运动特点鲜明、运动价值可观,是发展终身体育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若雯.浅析啦啦操健美操项目之区别[J].当代体育科技,2014.

[2]任秀琪.艺术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运动项目之比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陈瑞琴.健美操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