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朗读教学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朗读 理解 展美 语感
正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效果好,不但读的能力提高了,还会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促使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英语朗读的必要性
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单词、词组、句子、语法的理解和记忆;朗读有助于提高语感;朗读也是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基础。朗读课文,要眼、口、脑、耳并用。读到哪、听到哪、看到哪、想到哪,正所谓,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朗读调动了人体多方面的机能。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学习同一份材料,进行纯视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70%;进行纯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住60%;而视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是40%、15%、75%。而朗读过程是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听觉、动觉的过程,可以达到综合记忆的效果。
1、朗读是听力的润滑剂
在PEP小学英语教学中,强调朗读,要求学生完成所学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近期,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个单元的单词句子听写及相应的英语听力练习。由于班级完成朗读成效的不同,四个班中全部完成的班级优秀率为70%以上。但部分完成任务的班级,优秀率只能在50%左右。大家都知道,如“Good?morning!”“What’s your name? “Goodbye.” “Nice to meet you.”?这些简单句子,?一听就知道在说什么,连没学过英语的人也能听明白,什么原因呢?因为朗读刺激记忆,使学习者自然习得,对所学知识变得特别熟悉,加入朗读这一“润滑剂”,更强化激励听力训练,促使听力能力的提高。
2、朗读是语感的清新剂
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五年级时,学生经常习惯把现在进行时“I am doing”句型中的be动词和-ing漏掉,无论怎么提醒还是有一大部分学生会忘记。可在完成单元的语篇朗读和背诵后,学生在接下去的单元语篇表演和口语测试中,就再没有出现类似错误,现在进行时的句型已经成为固定语感生成。
语感是感性的产物,只能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去获得。而朗读正是提高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的人能够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朗读能够加速书面语的内化,“复活”书面语的生气,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和词汇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为准确、清晰、快速地读好英语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练习和心理准备。当朗读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仿佛进入了英语所蕴含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之中,英语听起来顺耳了,说起来流畅了。这正是朗读使学生形成了英语的语感。实践证明,经常朗读课文的同学明显感到自己说英语的语速加快,应变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3、朗读是写作的添加剂
在小学英语进行语篇教学时,会要求学生写一些简单的语句。有时,小学高段也会让学生根据话题写小作文。学生一听到作文作业,就会一个头两个大,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是根据中文意思瞎拼乱凑,出现很多中国式英语。朗读是生理活动向心理活动的转化,即“内化”。如果没有朗读,没有对各种文体的了解和熟悉,就很难掌握写作要领,也会由于疏忽,造成像上面的语句不通顺现象。所以多朗读英语范文(尤其是背诵)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准确的朗读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词汇与句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想象力。促进前面提到的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进一步完善,更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
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手段,朗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途径。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思维、理解和记忆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创造,使之更加鲜活,更富有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朗读的地位,但朗读形式单一贫乏,“领读齐读”成为朗读的代名词。这便使朗读成为传统教学的标志,也因此出现现代教学模式中存在“注重形式,忽视朗读”的现象。其实朗读并不是单一的“领读齐读”,它也是现代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表达上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其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其声。
1、学习语言,体验生活——诵读名言警句
著名语言学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的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弄透背熟,真正消化为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脍炙人口的佳句以及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谚语、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通过诵读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很多新单词和英语习惯用法,而且诵读对他们学习语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诵读能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大大提高他们朗读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如在学生对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 Meet my family进行了预习之后,我收集了一些有关“父母”和“感恩”的谚语、名言等让他们诵读。
Mother's darlings make but milksop heroes. (娇生惯养不成大器。)
Like father, 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东好西好,不如自家好。)
通过诵读这些谚语、名言,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领悟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夯实基础,温故知新——精读教材知识
教材是训练学生朗读的第一手材料。为提高朗读的趣味性,教师可在教学中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让学生诵读,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如在教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 Meet my family时,我创编了一首chant让学生诵读:
Wendy has a brother, a strong strong brother.
Amy has a sister, a very cute sister.
Tony is a father, a tall tall father.
Susan is a mother, a lovely lovely mother.
Four people in the family, so they are a happy, happy family.
接着,在学生学完新的称呼语(cousin, uncle, son, daughter)后,我鼓励学生自编chant并朗读。这一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朗读热情。
3、引领兴趣,发展能力——品读学生喜爱的材料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心理学实验证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其成绩会大大高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因此,朗读材料的选择我通常这样操作:首先让学生写下他们希望了解的话题;然后从中筛选出多数同学喜欢的话题;接着发动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相关的语言材料,经过收集、整理后交给老师;最后由老师对语言进行把关后印发给每个学生。
4、拓展视野,提高素质——泛读“小蚂蚁英语吧”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水平后,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可以找一些课外读物作为学生朗读训练的材料。我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创建博客“小蚂蚁英语吧”,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参与“小蚂蚁英语吧”的开发。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收集、创编一些诗歌、小故事、童话短剧、幽默笑话等材料,然后我对学生的作品筛选、修改后发表在博客上,最后形成学生进行朗读的材料。例如,在学了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 Meet my family后,许多学生创编了小诗.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朗读教学,尽量缩小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质量,促进有效教学,让朗读熠熠生辉,重现光芒。
参考文献:
[1] 王金敏.“小学英语教学呼唤朗读训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1).
[2] 顾曰国.2005.11《英语教学法》[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