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改革视域探讨高中数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方法
摘要
关键词
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解题思维;多元评价
正文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面对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新时期的高中数学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引领学生更好面对数学新高考,为更好参与其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以往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加上学生的数学基础不佳,教师未能运用科学有效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新课标与新高考改革视域下,教师要积极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新高考改革视域下高中数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问题
(一)未能建构知识体系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尤其是对于高考数学而言,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以往教师多是针对单一课程实施教学,在章节结束后进行简单复习,高三带领学生总复习,但是却未能统整数学教材内容,未能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二)教学导入不够高效
教学导入是数学课程教学的基础,而高效的教学导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以往多是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导入新课,课堂上创设的情景不够生动有趣,无法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影响导入效率。
(三)学生探究经历较少
在以往的课程探究中,教师多是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实施教学,提出的问题相对有限,为学生留下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时间较少,学生或小组缺乏相互探究的机会,因此学生探究经历较少,无法经历数学知识生成的全部过程[1]。
(四)总结训练不够有效
在数学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总体情况做好总结,引领学生参与训练。但在以往的总结和训练环节,教师多是根据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有限的总结,很少让学生参与反思与总结,训练也集中在有限几个方面,缺乏完善的纠错机制等。
(五)解题方法指导不佳
针对新高考视域下,教师引入相关高考题目,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但在学生解答后,教师通常根据学生解题情况进行讲授,多是针对特定的题目讲解,未能有效总结与之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无法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
(六)评价延伸不够完善
在评价环节,教师多是基于有限的要素、运用单一的方式实施单独的评价,未能引领学生参与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多是基于结果评价。在延伸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辅导未能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内容不够个性化。
二、新高考改革视域下高中数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方法
(一)把握教材主要内容,指导建构知识体系
在新高考改革视域下,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高三阶段的复习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先全面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明确数学教学的主题、相关单元和相关地位等,以此进行全面规划,深入挖掘基础理论及其相关辅助教学资源,运用智慧教育平台设计和制作复习教学资源,提前发放复习学案,指导学生建构基础知识体系,充分数学基础知识内容,打好应对新高考的基础[2]。
例如,教师通过全面分析人教A版的教材内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现状与基本学情,明确很多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牢固,因此需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教师通过分析和探究,确定高中数学知识主题有预备、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建模和探究:预备是前置引领,有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基于函数思想探究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函数是传统主干,有基本概念和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的应用,数列,一元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几何与代数是传统主干,有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是基本主干,有概率,统计,计数原理等;建模与探究是延伸应用,分为基础模型与拓展延伸。教师以此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前发放相应学案,辅助学生自主复习,以此逐步建构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体系,为深入复习与做题训练打好基础。
(二)创设生动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导入环节的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或复习导入环节,教师应当借助丰富有趣的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问题情景,以此吸引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与探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效导入相关课程内容[3]。
例如,人教A版的必修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师先结合函数的概念知识准备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课堂上教师播放“复兴号”高铁的加速行驶的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积极观看,接着导入图文并茂的问题:某列高铁加速到350km/h后保持匀速行驶半小时,此段时间列车行驶路程S与运行时间的关系表示为什么?是怎样的关系?教师通过创设类似生动问题情景,能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以此能高效开始本课教学。
(三)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直接讲解的问题,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要通过在课堂上引出主题探究任务,引领学生参与主动探究,更好发挥个人与集体的力量,经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和算法等的生成过程。教师根据各组学生展现讲解,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例如,人教A版的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根据本课的主题内容,展现课本上的三个函数图象,以此提出:我们明确了先画出函数图象,观察与分析图象的特点,能得出函数相关性质。如图是各个函数图象,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的哪些性质?通过这个提问引发学生探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要注重监督与指导学生,先让各组派出代表展现探究成果,之后借助智慧平台讲解,生动展现基本性质的生成过程,要强调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四)根据情况总结讲解,加强训练以及纠错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参与合作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总结讲解,引领学生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纠错,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等。
例如,人教A版必修1的“函数的应用(一)”,针对这些例题,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参与探究,探究结束后分组展现探究过程与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展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要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根据实际进行分类讨论,要注重数形结合进行分析和解答。在总结讲解后,教师引入关于函数实际应用的题目,或让学生完成本课练习的题目,之后引入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先自主纠错,之后小组探究,上报不能解决的问题,以此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在错题本上重做。
(五)引入高考数学题目,总结数学解题思维
基于新高考视域,教师还要适当引入高考数学题目,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解答,之后根据情况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或讲解之后,教师还要归纳和总结相应的解题思维,主要是与题目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等[4]。
例如,教师引入2022年新高考二卷的22题第一问:已知函数f(x)=xeax-ex,当a=1时,讨论f(x)的单调性。教师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题,之后进行相应的讲解,最后总结:当x∈(-∞,0)时,f’(x)<0,f(x)单调递减;当x∈(0,+∞)时,f’(x)>0,f(x)单调递增。教师根据这个题目,总结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并引出更多的题目,先让学生基于这种思想方法训练,以此巩固这项知识。
(六)建构多元评价体系,辅助学生课后学习
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还提出: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在新高考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欧,教师还要转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教师还要辅助学生课后学习,以此更好完善教学。
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探究的情况,明确学生学习与探究过程中的总体表现,认识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结果,基于课程教学或复习的目标,运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先让学生自评与互评,之后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对其进行总结评价,注重鼓励与表扬学生。教师还要根据基本学情,提供个性化的课后学习资源,实施针对性学习指导,以此辅助学生课后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高考视域下,结合本地与本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文章先分析原有的主要教学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科学教学方法,涉及建构知识体系、生动导入课程、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加强总结讲解、渗透数学解题的思维、总结与评价等方面。教师要基于学情与课程内容落实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提高新高考视域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应对新高考。
参考文献
[1]黄有慈.少数民族地区县域高中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西那坡县、乐业县、西林县高考一本上线情况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 2018(9):58-59.
[2]贾文菊.关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中外交流, 2018(44):124.
[3]黄成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36):93.
[4]王向君.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2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