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拓展初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董春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028000

摘要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能力及实践能力,基于STEM教育理念融入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地理实验、数据收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STEM教育理念;实践力;培养对策

正文


前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GIS等,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实践力,可以有效地拓展初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学科素养。

一、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STEM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正在逐渐重视对学生实践力的培养通过引入STEM教育理念,教师能够更全面地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首先,初中地理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理论讲解,而是强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地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初中地理教师利用STEM教育中的科技、工程、数学等元素,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实际,测量城市气候、调查家乡河流、分析地震成因等项目,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巩固地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STEM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体验到实践力的培养。其次,学校对地理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资源,导致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最后,部分学生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兴趣不高,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STEM教育理念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对地理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支持。此外,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初中地理教学在STEM教育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深入理解STEM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基于STEM教育拓展初中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

基于STEM教育理念拓展初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STEM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实践力。

其次,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地理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方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地理现象,了解地理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此外,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

再次,STEM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此外,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STEM教育拓展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STEM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基于STEM教育拓展初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培养方式和方法。

三、基于STEM教育拓展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基于STEM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原则

第一,地域性原则:强调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地域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

第二,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特点进行培养,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综合发展。

第三,跨学科原则:在地理学习中,STEM教育提倡综合性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实现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辅助,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四,实践性原则: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强调实践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学习等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初中地理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调查、学习意义的问题,将书本知识和学生真实、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能够更加投入,并有积极性去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根据当前社会发生的实际热点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不同方式收集整理资料,明确目前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进行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环境,设置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模拟试验,让学生在试验中学到重点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基于STEM教育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1]

例如在初中地理《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课中,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并且展示大洲的分布图,以及东半球、西半球的大洲,如图1所示

 

1 东半球、西半球的大洲

教师通过STEM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并展示大洲的分布图以及东半球、西半球的大洲。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让学生了解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向学生介绍各大洲的面积、形状、气候、人口等基本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大洲的特点。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大洲的分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各大洲之间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通过观察地图和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了解到东半球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而西半球则包括美洲和南极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理分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各大洲的特点和差异。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动物园,了解不同大洲的动植物特点和文化差异。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介绍赤道横穿过的大洲、赤道横穿大陆部分的大洲、亚欧大陆等地理知识内容,同时展示挂图,如图2所示。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的融合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STEM教育拓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地理知识内容,教师使用挂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各种地理景观和气候类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探究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地理现象,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

 

2道横穿过的大洲、赤道横穿大陆部分的大洲等图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赤道横穿过的大洲,赤道是地球上的一条重要纬线,穿越了七个大洲。其中,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地区都位于赤道两侧,这些大洲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类型都与赤道密切相关。例如,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大洋洲的热带气候等。此外,赤道还经过了一些独特的地理景观,如热带瀑布和热带雨林保护区。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挂图,了解一些赤道横穿大陆部分的大洲,亚洲和欧洲在地理上紧密相连,赤道穿过了两大洲的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文化传统。例如,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加蓬都位于赤道附近,它们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地理景观。此外,亚欧大陆上的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这些地理特征对中国的气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认知挂图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以及了解七大洲面积大小,如图3所示。

 

3了解掌握七大洲面积大小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育中,STEM教育理念对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具有深远影响,教师强调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社会现状、自然现象的理解。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情景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学习、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地理实践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等,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11):240.

[2]徐锋,朱志刚,徐雯.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以"经线和纬线"为例[J].地理教育, 2022(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