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英语;德育;渗透
正文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将德育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德育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其教育价值不仅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
一、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意义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科目,其教学方式的确与其他文理学科有所不同。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因此,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文化情感产生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对外部世界特别是不同文化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他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特别关注语言的文化性。他们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如词汇、语法等,更要注重将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英语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从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学生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避免单一、刻板的“硬性”灌输方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对文化差异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这样一种将道德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1.教材联系生活,拓展德育渗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至关重要,而这一过程的起点应紧密围绕教材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当前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这些元素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德育要素,同时积极了解并把握小学生的思想动态。为了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教师应将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道德的力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通过深入分析和理解教材,教师可以捕捉到其中蕴含的德育“关键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和创新,使德育内容与知识学习相得益彰。
以 “At the zoo”这一课教学为例,可以巧妙地利用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将生动有趣的动物园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教科书中所描绘的bear(熊)、monkey(猴子)、elephant(大象)等动物,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对象,更是进行德育渗透的绝佳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这些动物的图片、视频等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更加直观和生动的体验。在向学生介绍这些动物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融入德育内容,比如向学生传递爱动物、爱大自然的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是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人类的关爱和保护。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从他们最为了解的生活现实出发,结合具体的动物和场景,进行德育渗透,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增强他们的道德情感。
2.抓住学生特点,游戏渗透德育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单词学习的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叫做“单词捉迷藏”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事先准备好一系列写有单词的卡片,这些单词可以是最近学过的,也可以是一些新词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然后,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让他/她面向大家展示这些单词卡片,以便记住它们。接着,让这位学生暂时离开教室,而其他的学生则需要将这些单词卡片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充满好奇和期待,他们可能会讨论应该藏在哪里,怎样才能让找卡片的学生更难以找到。当藏卡片的学生们都藏好后,之前的那位学生走进教室开始寻找卡片。每当他/她接近某张卡片时,其他的学生就会大声念出这个单词,提示他/她的位置。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找卡片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也锻炼了其他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规则,比如每次只能移动一步,或者不能偷看卡片的位置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学生们也才能通过游戏真正学到知识。通过这个游戏,小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单词,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创造良好德育环境,着重对学生素质的教育
首先,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改进教育方式,把各个方面的教育与衔接做好,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而家庭教育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由于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样,再加上当今社会的思想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创造出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利用社会上的舆论,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他们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平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表率。学校应改进传统的德育教育机制,加强社会、家庭的引导,才能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学“china”这个单词时,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自然环境等,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单词,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使用诸如“shit”这样的低俗词汇,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使他们能够自信的生活,积极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德育教育的渗透,要求教育者要善待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会给学生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4.通过课后活动的开展渗透德育
小学英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道德教育的渗透。为此,我们不能将道德教育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将其延伸到课外,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从而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例如,鼓励学生学唱他们最喜爱的英文歌曲,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够通过歌词内容传递正能量和道德价值观。此外,组织英文手抄报制作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才华,同时通过对生活点滴的记录和描绘,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在融合中西文化的道德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的重要节日作为契机。如感恩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感恩节贺卡,并思考他们想要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感谢。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懂得感恩和珍惜,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类似地,在父亲节和教师节等节庆中,我们也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道德意义。通过把英语课堂扩展到课余活动中,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这些有趣、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补充,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尝试更多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让道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英语课本的设计往往紧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规划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道德教育的融入方面,教师们既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从传统节日入手,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Asking the way”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如何用英语礼貌地询问路线,还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道德素质。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问路场景,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方向感。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够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培养良好的品德。
结语
总之,在新时期,把道德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因此,英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英语知识、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把德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洁,李慧.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山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0,(27).
[2] 周正英.做个“爱”的搬运工——小学英语德育教育新主张[J].好家长,2021,(50).
[3] 冯小清等.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德育渗透分析与研究——以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J].英语广场,2021,(6).
[4] 邓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及其教学实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5] 钟郭梅.挖掘英语德育资源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