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潘初娟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530105

摘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改进汽车机械课程教学,进一步创新授课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理实并重的汽车专业人才。为了更好地革新教学策略,教师应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立足于教学实际,重点探寻汽车机械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并从启发学生思维、整合汽车机械的课程内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构建翻转课堂着手,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创新。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力争带给高职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有效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逐渐拓宽,对于汽车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高职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极为重要的教育责任。为了向汽车行业输送更多的精英,教师应注重汽车机械课程教学改革,对其各项教学策略做出有效创新,引领高职学生快乐学习,加深其对汽车机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推动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同进步。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日常授课中,着重启发学生思维,让其独立思考汽车机械的课程内容,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使各部分教学环节的联系更紧密,促使学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开展信息化教学,将各项技术引入课堂,使其成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也要积极构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此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其汽车机械课程学习效果。

一、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职汽车机械的课程整合度不高,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通常会将课程内容分成若干部分,这会导致理论知识讲解较为琐碎,不利于学生建构整体化的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各部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尤其是在增加了实训实习内容后,课程教学的割裂性变得更加明显,实训实习没有融入到理论教学中,学生开展实训实习的过程中,通常会以单个知识模块为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实训实习的效果,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当前,高职教师的授课手段不够灵活,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时间较久,教师难免会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致使其教学方法偏向于传统[1]。主要弊端就在于教学灵活性不够,而且在教学期间缺乏变通,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差,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汽车机械课程的兴趣,对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理论实践一体化

高职主要是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教师创新汽车机械课程教学时,需要遵循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原则,在优化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给学生搭建实践操作平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操作。创新课程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突出职业导向,将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相衔接,面向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需求,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2]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方法正不断创新,教师开展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时,应该循序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原则,引进新的授课手段,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随着授课途径的持续拓展,汽车机械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更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这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前提。

三、开展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启发学生思维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工作,教师开展高职汽车机械课程教学时,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着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其主动思考课程知识,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推动学生的思维进阶。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构建生活场景,将理论内容融入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辅助其理解和记忆汽车机械知识。处于生活场景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他们可以自发思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学生既能深刻理解课程知识,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以致用意识,这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十分有益。结合生活场景讲解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强化问题导向,也就是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指引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自主分析这一案例,从中解析出有价值的学习信息,获取更多的汽车机械知识技能,进而学会正确应用理论知识,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思维能力。

(二)整合课程内容

高职汽车机械的课程内容相对较多,若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应该对其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衔接。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汽车机械构造为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整合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这样一来,汽车机械课程的整体架构就会更加清晰,教学思路也会变得更明确,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将汽车机械课程整合成若干个大模块,包括汽车机械总体认知、零部件材料认知、汽车动力装置机构等。开展这些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适当穿插机械加工基本技能的训练内容,或是有针对性地延伸课程资源,以此拓展学生的认知范畴。在整合书本课程内容的同时,教师还要整合社会中的课程教学资源,可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方式,整合社会上的汽车机械学习资源,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汽车机械课程内容的高度整合[3]

(三)巧用信息技术

近些年,信息技术水平日益增长,新型技术已经延伸到教育领域,给高职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信息化的大趋势下,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汽车机械课程教学。比如,讲解汽车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动画视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一视频,将理论化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学生能够直观看到汽车机械的构造与运行,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透彻,学习效果会有质的飞跃。此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辟线上教学渠道。一来可对学生开展网络辅导,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薄弱处,制定网络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拉近其与优等生的距离。二来可邀请汽车领域的人才开展线上讲座,给学生详细讲解本行业的用人需求、专业技能,引导其转变学习心态。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汽车机械智慧课堂,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监测和分析,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4]

(四)构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手段,主要就是教师准备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观看视频,根据教师在视频中的讲解,与教师展开有效地沟通和互动,逐步掌握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这一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教师积极构建翻转课堂,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鉴于此,教师需合理设计翻转课堂内容,围绕汽车机械课程的重点内容,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梳理各项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全面认识课程的知识结构,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基础。翻转课堂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采用这一教学手段时,需要重点增强师生互动,可在课件中预留一些值得交流的内容,针对这些内容与学生展开交流,由此达成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汽车机械的学习内容相对晦涩,对高职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以多多融入视频动画,用这种方式吸引学生,辅助其学会高难知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此作为导向,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汽车机械课程教学,对其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授课途径做出优化,切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使其成长为技能过硬、理论扎实的人才,从而在汽车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利荣.高职高专《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000(028):158.

[2] 白宁山,董二婷."郑洛新"创新形势下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26(3):3.

[3] 蒋晓琴,徐文.《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高职汽车类专业为例[J].汽车实用技术, 2020(19):5.

[4] 荆凯.浅谈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2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