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观察能力; 学习习惯
正文
一、“三管齐下”不松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体育教师需要"三管齐下",从课堂教学、课外锻炼和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和实践。比如在教授新的体育技能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示范、分析要领、尝试练习等方式,自主探索掌握技能的方法和诀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化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制定体育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在课外锻炼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式,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并坚持不懈地付诸实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介绍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供锻炼场地和器材,组织开展各种体育竞赛和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和评估,通过记录锻炼过程、测试运动成绩等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锻炼效果和进步情况,不断调整完善锻炼计划和方法,持续提升锻炼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评价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往往注重结果和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巧设情境施教学,强化学生观察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观察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学习的素材。教学情境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运动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教授篮球运球技术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国内外优秀球员运球的比赛片段,让学生观察球员的运球动作、步伐节奏、身体协调等,引导学生思考运球技术的要领和诀窍。又如,在教授武术套路时,教师可以请武术专业的学生或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观察套路的动作组合、力度速度、表情神态等,引导学生领会武术套路的精髓和内涵。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实践中体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示范、观察同伴、观察自己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尝试练习,探索提高,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教授跳绳技巧时,教师可以先示范基本的跳绳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总结要领;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互相观察,找出错误和不足;最后,让学生探索创新,尝试更高难度的跳绳动作,提高跳绳水平。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促进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观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不断观察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才能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观察,掌握自我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三、改进教学,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好习惯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只有养成自觉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才能在体育学习中不断进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要改进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削弱学习动力,不利于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为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开展体育游戏、趣味比赛等活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巩固学习成果强化运动技能。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自主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构建科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自主学习指导和训练。科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构建符合初中体育教学实际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索和实践。要创设民主平等、开放互助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改进评价方式,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全面考察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全方位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内容要覆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综合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学校和教师一方的责任,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为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结论: 培养初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关键作用,从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指导学习、评价反馈等多个维度,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全面支持和引导。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机会;要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高效的自主学习习惯;要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引导学生反思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孙国林.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新课程, 2016(23):1.
[2] 谢家虬.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体育科研, 199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