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活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游戏活动;幼儿园;学前教育
正文
前言: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活动,能够解放幼儿的天性,促进幼儿发展。通过游戏开展教育工作,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使一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内容,有效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借助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游戏教学之中,幼儿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动力,使幼儿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帮助其获得更好的成长。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利用策略,就成为当前讨论的重点。
一、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发展之中,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教育策略,才能够满足实际要求,幼儿园时要打造出合理的游戏模式,展现出幼儿游戏的价值,借助游戏促进课堂建设,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幼儿园游戏教学质量与幼儿教育水平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对于幼儿来讲,如果缺少生活能力和游戏能力,仅仅是被动参与其中,则无法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而通过让幼儿成为游戏的策划者与制定者,参与到控制游戏的进程之中,可以使游戏教学的质量获得显著提高,有效发挥出教育价值[1]。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对于促进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来讲,也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二、游戏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思路
(一)满足幼儿需求
在学前教育阶段,对于幼儿发展非常关注,希望基于幼儿之间的差别,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借此满足其未来发展要求。而在这一教育工作之中,幼儿教育工作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元化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借此使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发展,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幼儿的学习动力。
(二)完善游戏设计
在开展幼儿游戏之中,需要关注幼儿情况,满足幼儿成长要求,使其能够形成独属于自身的特点,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不断进步。在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工作中,需要利用游戏的深层教育价值,合理开展游戏设计,积极进行学前教育,了解幼儿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的整体化建设。在开展教育工作之中,幼儿教师还需要认识到游戏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借助游戏活动,为幼儿成长奠定基础,帮助幼儿累积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
(三)拓展游戏范围
当前,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之中,依然使用传统类型的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不仅无法起到促进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阻碍作用。而当前在学前教育工作之中,需要有效优化幼儿的综合能力,不能局限于幼儿园教育,而是要从未来角度出发,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使幼儿实现整体化建设[2]。因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合理拓展游戏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游戏模式,进行游戏方式的创新,保证幼儿能够在这一基础上获得进步。
三、基于游戏活动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策略
(一)明确游戏教育两者结合的目标
对于幼儿园学前教育来讲,影响游戏教学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在游戏化教育工作之中,需要有效改善教育内容。教师要基于游戏和教育的目标,找到二者的共性,并促进二者相互结合,借此使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优化,带动幼儿的发展。比如在学前教育之中,幼儿园可以利用简单的游戏引导幼儿不断融入其中,如倾听心跳、培养小树苗等等,使幼儿能够加深对于相关游戏的理解,借此提高幼儿游戏的落实效果,带领幼儿参与到游戏之中,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学前教育效果,展现出游戏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引导价值。
(二)创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教学氛围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也需要从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打造出丰富的游戏氛围,借此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之中,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借助游戏活动开展教育工作,保证幼儿园游戏能够与教育工作进一步融合。例如,在开展游戏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主题的基础上,创设出更加真实的情景。借助这一情景,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融入感,使幼儿能够在真实情景中,实现快速成长。如在农家游戏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幼儿提供农村的场景,使幼儿能够真实的融入其中,感受一年四季农村的变化,帮助幼儿形成更加丰富的体验,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有效优化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3]。
(三)重视对幼儿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想融入教育知识教学,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创新实践教育,借此满足幼儿发展要求。利用这一方式,能够基于生活化的游戏促进幼儿成长。例如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其中,表达自身对于游戏的想法和要求。而教师则可以在这一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发挥出教育作用的游戏,并落实到课堂之中,借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面对小学阶段的学习,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喜欢玩游戏是所有幼儿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中,需要从游戏的角度出发,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之中,了解更多的道理[4]。例如在课堂中,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教师可以提前一天让幼儿将家里不需要的废弃物拿到学校之中,并进行动手改造,幼儿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堂结束之后,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览在教室中,使其能够形成更强的成就感,借此丰富幼儿教育工作的教育内涵。通过将游戏融入到学前教育工作之中,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也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之中展现出自身的聪明才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积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价值
在学前教育之中,幼儿的控制能力和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在这一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出现上课走神的问题。而教师为了维护秩序,经常会强调纪律问题,但是这一方式不仅无法发挥出较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开展游戏教学则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例如,教师想要讲解加减法相关知识,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教师先将学生分为五人小组,然后让学生与他人提出做朋友的想法,答应是加法,不答应则是讲法。通过找朋友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知识,潜移默化的实现教育效果。幼儿则可以在更加愉悦的氛围之下,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不是强行的接受灌输。利用游戏教学能够满足幼儿发展要求,从游戏的角度出发,使幼儿发展与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帮助幼儿实现整体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5]。
(六)发挥教师在游戏中的主导作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年龄处在六岁左右。因此教师需要特殊的照顾与呵护,才能够保证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学前教育工作之中,幼儿教师要发挥出引导作用,使幼儿教师能够满足学前教育要求。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要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拓展与创新,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掌握主动性,带领幼儿参与到游戏学习之中,其必须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引导幼儿不断进步,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借此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动力[6]。例如,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中,如果幼儿出现偏离学习主题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重新回到正确的主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强硬的干预,而是要积极的调整,使幼儿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
(七)合理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学前教育之中,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幼儿思想道德水平,打造出合理的教育模式,使幼儿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保证幼儿能够提高自我修养水平[7]。例如,在开展五人绑腿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分为五人小组站成一排,并将双腿与邻近的人绑在一起,在全部完成之后进行比赛。在游戏的过程中,五名幼儿需要共同协作,在统一步伐的基础上,才能够向前行动,如果步伐不统一,就会出现摔倒的情况。这一游戏能够展现出团结的价值,而不是让幼儿单打独斗。通过五个人的共同协作,朝向前方不断迈进,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使幼儿认识到团结协作的价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也可以起到促进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开展学前教育并不是非常简单的工作,必须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保证其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一基础上,保证能够满足幼儿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之中,需要找到游戏和教育的目标,促进二者结合,打造出良好的游戏范围,重视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借助游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幼儿能够在其中发挥出更高的积极性,借此使幼儿能够有效融入到游戏化教学之中,为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子木.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探索与落实[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0):103-107.
[2] 杨向阳.基于游戏教学模式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创新[J].智力,2023(22):191-194.
[3] 罗珽.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的融合路径[J].天津教育,2023(19):71-72.
[4] 王怡心.简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智力,2023(15):191-194.
[5] 冷璇.浅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考试周刊,2023(20):159-162.
[6] 张金权,于战营.基于幼儿园活动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探究[J].教师,2023(14):126-128.
[7] 沈阳.游戏活动下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学[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5):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