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
摘要
关键词
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正文
如今时代不断发展迅速,各行业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都做出有效调整。教育行业一直备受瞩目,近年来人们的教育观念得到提高,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培育当下学生,取而代之重点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师注入新鲜教育理念,使之优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束缚学生思想的现象。教师通过新教学理念,重新认识数学教学对小学生的能力影响,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制定相应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打造良好数学学习基础,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待教学目标不清晰,对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不够重视,教学内容只是对教材进行简单地照本宣科,板书、例题毫无新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现实需要,使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意识也受到教师、家长等影响,使得学生自身意识没有得到发挥。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问题教师会主动在课堂中讲解,还有一部分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受到同学嘲笑,这种侥幸心理和害怕挫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节奏,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考核,其中一项考核就是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所以教师较为注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正因为这种观念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思想的发展,被动地跟从教师的教学方案进行学习,如此下去,学生只能接收到数学知识,其他能力得不到发展,并受家长的错误教育的影响,“到学校完全听老师的话,老师说得全对”等观念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一味地听从教师教学,不敢提出自己的观念,严重限制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发展,无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师的绝对权威性
由于,在小学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占主导,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问题,学生思路无法顺利紧跟教师进度,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参与度低或不敢提问问题,发表自我观念,对于数学学习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树立的权威形象,加上家长也会巩固教师的现象,使得学生看到教师变会敬而远之,叛逆一些的学生会觉得教师与学生是对立面的存在,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更加不敢去向教师请教问题,只会听从教师在课堂所传授的内容,长此以往,教师更加不清楚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生把问题都囤积,导致之后教学工作难以进行。
(三)传统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或根据自身如何接受教育的情况,施加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产生应试教育或灌溉式,经常一堂课45 分钟,全在讲解,首先使得学生思维固化,也得不到客观良好的教育学习方式。其次,只能在教师所规划的范围进行枯燥地学习,由于枯燥繁多的学习内容,学生很难长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因为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教师往往忽视对数学规律的探究,但需要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内容深奥让学生难以自学,所以有些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多刷题,试图用习题数量来堆积学生的考试成绩,题目还限制在特定的书本上,无法利用课堂教学之余进行拓展和延伸,虽然对于难度较小的题目的确会加快学生做题速度和质量,但遇到一些较难的问题就不会灵活变通,如此一来,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抑制了学生形成数学创新思维,从而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实现高效课堂策略
(一)重视课前准备与课后引导的教学活动
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课前充分准备活动。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安排,选择适应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还在一个课程结束之前,透露下节课程知识点,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收集和预习,加深相关内容的识记。双方共同参与数字课堂,以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在课堂当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点。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习需求也各不相同等情况,还要面对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点产生理解偏差等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出现学习效率低下,厌学以及课堂教学秩序发生混乱等情况。
学生课后的引导也至关重要,由于学生课前进行了知识预习,对于课堂当中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可能会出现骄傲自满、假性理解和掌握,未对知识进一步进行思考和学习,致使学生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未有解决办法。所以教师可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实际探明学生学习效果,最后布置既巩固知识点,完成难度又适中的作业,一方面防止学生作业抄袭,另一方面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课堂所授内容。
(二)重视数学基础的教学
由于数学科目的特殊性,十分考验学生的理解和逻辑分析能力,面对抽象的知识概念,低年级学生无法独立理解和分析,还有一些教师盲目完成教学任务,忽略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导致学生成绩严重下滑。因此,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理论与定理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需结合学生理解情况举例讲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为数学之后内容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初始阶段,其学习内容相较于其他科目,对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充满挑战。正因如此,诸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恐惧心理或厌学心态,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对此,要实现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教师应采取相关措施,培养学生主动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自信。例如,教师可借助低年级学生玩乐心较重这一特点,将相关知识通过游戏方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和缓解恐惧学习数学的心理。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良好榜样,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
(四)借助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数学的学习避免不了学习相关问题的解决,它是数学教师教学一大重点,也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满足了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顺应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在实际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帮助其未来拥有更好发展。借助数学问题的教学,教师可讲解相关知识点,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想象,帮助其创新思维的发展,遇到较难问题时,教师适当给予帮助,使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教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核心素养教育观念下,取代了传统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和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将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培育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性问题的能力,有效发挥数学教学和应用的价值,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和学生全面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杰锋. “双减”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J]. 华人时刊(校长),2023,(06):59-61.
[2]马芳芳. 基于互联网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3,(11):80-82.
[3]胡爱葆. 创建高效快乐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策略[J]. 家长,2021,(29):72-73.
[4]时涛涛. 借助小组合作打造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 新课程,2020,(26):167.
[5]朱国蓉. 契合身心特点,构筑低年级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小学生(中旬刊),2020,(06):89.
[6]杨微微. 挖掘数学魅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效率方法[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5):58.
[7]杨艳.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发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0,(06):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