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和五项管理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双减;五项管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研究策略
正文
引言:近年来,“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政策相继出台,旨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规范学校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探讨在新政策背景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可以为学生选择适合其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优秀课外读物,保证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和教育性是很重要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范本。可以选择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读物,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还可以涉及历史、科学、冒险、幻想等多种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小组讨论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如:
《窗边的小豆豆》适合五六年级学生阅读,故事充满童真和教育意义,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城南旧事》通过小女孩的视角展现20世纪初的北京生活,语言优美,富有文化内涵。
《红岩》以革命题材为背景,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让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学生推荐适合五六年级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彼得·潘》《哈利·波特》等。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文本中的意义、情感以及作者的用意。如:对于《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的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不同?你觉得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对于《城南旧事》:“英子在书中的成长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对于《红岩》:“书中哪一个角色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呈现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播放《城南旧事》改编的电影片段,或者《红岩》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和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章节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情感情操和审美情趣。如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探讨小豆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她成长的影响。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作品展示、读后感写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如学生撰写《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或者以《城南旧事》的风格续写故事片段。在阅读之前,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来丰富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读书笔记、读后感或续写故事等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学生可以写《红岩》读后感,或者创作《城南旧事》背景下的新故事。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设置不同的阅读目标,分阶段进行阅读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第一阶段是了解故事大意,第二阶段是分析人物性格,第三阶段是讨论作品主题。通过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促进小学生语文群文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情感和审美的多重体验。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1.小组合作学习
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共同进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特点等综合考虑。每组人数可控制在3-4人,保证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都有机会参加。在小组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学习任务、目标进行明确的讲解。如给一篇文章或一道题,要求同学们对主要观点或解题思路进行共同探讨、归纳。在群体中,记录者、发言人、时间管理员等不同的角色可以分配。利用活动能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对所读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讨论,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能有更好的组织讨论是教师进行适当介入与指导,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进行总结与反馈。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并对自己的收获与感受进行评价,对今后如何改进的进行思考。通过活动,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定的导向性。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作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协调解决问题。而且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讨论和汇报过程中,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2.项目式学习
通过让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来进行深度阅读和探究,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将阅读教学与项目学习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书评,要求学生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书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悟。而书评则可以通过故事情节、行文风格、角色养成等多维度展开。或者要求学生针对书中的主要观点和事件,做一张展示自己理解的思维导图。教师应帮助学生用思维导图整理、归类书本上的信息,促进整体对书本的把握。也可让学生在书中任选某一角色,发挥作用。让学生将书中的某一情节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让同学们对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情节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活动,既可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培养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互动性
1.数字化阅读资源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显著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多样性。如电子书可以在多个设备上阅读,便于携带和存储。同时电子书常常附带搜索功能,学生可以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同时许多电子书支持高亮、批注和书签功能,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深度阅读和个人化笔记;专门的阅读应用通常具有优化的阅读体验,减少学生眼睛疲劳,并提供丰富的辅助功能,如夜间模式、字体调整等。阅读应用也可以让学生与其他学生分享读书笔记,讨论书籍内容;在线阅读平台通常拥有庞大的书库,读者可以访问各种类型的书籍,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这些平台常常结合了社交功能,学生可以对书籍进行评分和评论,与其他人交流看法,还可以通过平台推荐系统发现新书;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如视频、音频和互动图表,增强学生的阅读趣味性和理解深度。通过嵌入的多媒体内容,学生可以点击查看相关视频讲解、听作者访谈或播放背景音乐,提高阅读体验。
2.线上线下结合
将线上阅读与线下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促进阅读理解和思考的同时。为学生量体裁衣地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和文章。在材料的难易程度上做到心中有数,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层次。再给学生定下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表,保证每天或每周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在每次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做一定的阅读笔记来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问题以及对故事的认识和认识。在阅读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辨能力为重点以家庭阅读环境为依托,由家长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进行相应的阅读辅导以帮助孩子认识一些生词复杂概念。 利用线上阅读平台或应用程序,提供额外的互动和反馈。班级内可以每周安排一次课堂分享会,让学生轮流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还应鼓励学生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幻灯片、图表等)来增强他们的展示效果。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阅读中的发现和问题。通过线上阅读与线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通过家长会、阅读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阅读指导方法,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与家庭阅读相关的主题,如“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同年龄段的阅读书单”等;邀请教育专家、知名作家或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阅读经验和方法;设置问答环节,让家长们提出问题,现场解答,增加互动性。还可以每季度或每半年举办一次,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推荐适合的书籍,并解释选择这些书籍的理由。也可以教授家长一些科学的阅读指导技巧,如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如何进行亲子共读等。通过这些方法,有效地帮助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和孩子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结
在“双减”背景和“五项管理”政策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成永芳.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写算,2024,(14):86-88.
[2]强锐.小学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4,(06):13-15.
[3]陈志成.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4,(13):80-82.
[4]赵东华.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2024,(02):136-138.
[5]任德庭.立足群文阅读,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江西教育,2024,(15):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