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个1”为途径探索园本课程背景下“教医结合”的有效性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周蕾 沈玥怡

杭州市东新实验幼托园

摘要

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生育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三孩政策正式启动。因此随着婴幼儿的数量增加,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快速上升。因此幼儿园预设开展3岁以下托育。但在教师筹备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欠缺对3岁以下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了解,在托班幼儿的教学和保育工作也有很多的困惑。需要借助“教医结合”模式提高专业性,促使园本课程更好的落地。结合以上思考,本文针对园本课程背景下“教医结合”的有效性,以“3个1”模式为途径开展实践探索。帮助教师提高保育专业知识、理清课程的思路策略,明晰课程的方向。


关键词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医结合的重要性

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快速上升,凸显了园内养育结合的重要性。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教医结合将成为我们落实科学保育的重要抓手

(二)教医结合现状

通过对教师保育问卷调查,发现教师欠缺对3岁以下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了解,在托班幼儿的教学和生活中对幼儿的保育工作也有很多的困惑。健康这一话题是教师也是家长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在家园共育视角上,为家长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三)教医结合、凸显教育科学性

通过与医院建立教医结合基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提升教师、家长保教素养;建立幼儿健康管理的意识,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同时基于对市内医院的调查,托幼园五百米区域内就有一家医院,为开展教医结合提供重要保障。

二、概念界定

教医结合: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将教育学、医学、等学科联合,将幼教队伍与医学队伍联合,医学与教育学发展成果为理论基石,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预防疾病发生的同时,为托班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定制教育成长课程促进托班幼儿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3个1(医):本文3个1模式是指围绕幼儿园“多彩生命”课程,通过医家交互、教医研修、医幼同行,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预防疾病发生的同时,为幼儿园时期的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定制教育,促使教医结合有效的浸润幼托园“多彩生命”课程。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综述

史丹力格林斯曾说过:“对儿童最好的评估不是在一天内完成的,而是应该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婴幼儿发展的优化模式进入进入了基于评价的跟踪个性化发展模式,形成了循环互动模式。只有教医结合,多方主动合作,对婴幼儿的成长进行全方位的、持续的观察,使婴幼儿的每一步成长都能从现有水平或最佳起点出发,才能使早期教育的结果达到最优化,使婴幼儿得到全面、充实的发展。

(二)国内综述

进入21世纪,我国医学界出现了一个新的专业分支——发育行为儿科学,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可通过医生参与早教现场,与早教指导者共同观察评估、共同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转化为有效的指导方法,同时提升早教指导者的专业水平。

四、园本课程背景下“教医结合”实践与有效性的实施

2023年我园正式与“浙江省级医院”进行联动,成为签约教医结合实践基地,共同进行教医结合初探索。

 

(一)医家交互——解家长后顾之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如何对幼儿身心健康状态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儿科医生和婴幼儿保健专家对评估的研究更为系统深入。因此幼托园依托“多彩生命”课程下家园交互模式,开展形式丰富的多主体教医互动,凸显多层级协同的重要性。

1.个性邀请——家长研修坊

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梳理家长对“儿童健康”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形成本园每一阶段教医活动的重点话题。每学期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家长研修坊活动,邀请医院生长发育、幼儿心理、眼科、牙科等专业科室医生定期为家长推荐专业资讯。

2.亲历参与——家园暖坊

在幼儿园的一楼,专门设立了——家园暖坊,开展医生与家长个性化咨询活动,每次开通3个名额,家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助抢票,与医生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咨询和沟通。

3.需求互助——线上问诊

现在有很多方式可以传播健康教育,线上交流也变得畅通。幼托园结合学期教医话题,通过组建线上研修团队,针对不同话题开展研修,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健康育儿话题进行答疑解惑,满足不同家长的随机性需求。

有效的幼儿健康知识科普,不但能够提升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更好的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让家长在教医结合活动中感觉到家园更加紧密,感受到幼儿园的专业和用心。

(二)教医研修——促教师专业成长

链接幼托园“多彩生命”课程下“五步纵深”园本研修方式,我们从教师专业跟进指导、教医面对面问答研修、健康体育教研引领性指导三个方向展开教医结合活动。

1.跟进式指导——教师分层专业培训

定期邀请医生入园为全体教师做专业的培训。如:《幼儿营养餐点》、《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诺如病毒》、《幼托园日常消毒》、《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等等;

借助医生的专业优势,帮助保育工作的优势和创新点的形成,实现保育工作从“标准化化”向“精细化”进行转变。幼托园还邀请专业外科医生指导保健老师如果预防甄别意外伤害,外伤后如何科学处理。教师通过分层式的健康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对幼儿进行更为细致的保育与保护。

 

2.问答式研修——教医面对面交流

我们组织医生导师集体商榷研修内容、共同制订研修方案、统一研修周期(结合园本课程研修,一月一次)、确定研修形式(问答式)。从医学角度分析,幼儿生理健康,具体是指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如身高、体重等;还有心理健康以及行为能力,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活动,能够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研修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一日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既有针对教师本职岗位专业技能的研训,也有针对科学养育工作的针对性指导。

3.引领式指导——聚焦体育健康教研

我园“多彩生命”课程下注重培养幼儿健康特色。幼托园由5名男教师组成的“健康体育教研组”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下幼儿运动发展能力的健康教研。

医生导师参与教研,带领幼托园体育组男教师团队从医、教两方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审视,并围绕当前幼儿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园已有的课程基础,在思考想形成依靠实证性实践及测试来帮助提高科学的运动方式,从而形成具有东新特质的“教医结合”项目体系。

(三)医幼同行——护幼儿生命健康

幼托园“多彩生命”课程下儿童的生命健康是重中之重。教与医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整合教育与医疗的资源,形成双重合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面对幼儿,医生多形式进园参与幼儿各类活动,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医疗”氛围,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身体的秘密、感知生命的意义。

1.建立健康档案

医生会定期对幼儿开展公益体检,后期进行数据分析,并反馈给幼儿园及家长,定期进行健康追踪。家长可以掌握与科学评价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面向园所的幼儿健康水平评价,园长与教师可以动态掌握班级孩子的健康水平,从而反思保教行为,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2.体验模拟

基于“多彩生命课程”,我们始终想让孩子们体会生命的重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而引发幼儿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自我管理。生命教育是一种动态、开放的生成性教育。

体验是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通过各种游戏情境的模拟。邀请孩子直接与医生互动。比如做小牙医、医院游戏中与医生互动“骨折了怎么办?”等让孩子们更加能够体验到自己身体发生状况时对医生的需求,从而能够进行更好的健康自我管理,更加珍惜生命。

五、实践成效

在多彩生活场域下的每一位幼儿都应如七色阳光般绚烂却又各具色彩,内心充盈且能热爱生命。所以我们力求通过“教医结合”让幼儿获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形成有助于其成长的品质。在逐步构成“三个1”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努力推进“家、社、园”多方协作。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效。

(一)“三个1”模式构建 凸显教师专业性

经过“三个1”模式,有加强教师教育与医疗相结合的重视帮助教师、保育员正视工作中的现状,以教医并重、医教结合”为工作理念,积极探究与反思。教医队伍定期对教师进行儿童医学专业培养,建立“双师型”培养项目,逐步构建一套相对完整、高效、细化的教医结合模式,以及儿童保健知识的实施流程,融入到教师日常带班的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教医相互渗透、相互协调,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同时我们对老师也做了调查,百分之90的老师也认可教医结合模式,认为没有增加工作量。

(二)“三个1”模式体验 转变家长新理念

通过家委会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家长们对“多彩生命”园本课程下的教医结合“三个1(医)”模式感到满意,认为模式易于接受,并能从实际关心儿童的健康,从而更加信赖幼儿园。

 

经过教医结合多次活动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家长参与教医活动的人数、频次都在直线上升。家长们也多次和老师反馈,这样的“入园看病”模式,非常方便,能够保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困惑能“随时问、随时答”,既方便快速又专业高效。

(三)“三个1”模式实践 实现儿童全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期,三个1(医)模式可以让孩子在这个关键期内得到专业的养护,给孩子们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奠定健康的基石。2022年和2023年幼儿园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和出勤率的对比图中可以发现,幼儿身体机能的达标率和入园出勤率都有明显的提高。有了医院给予的专业分析报告后,幼儿园从活动时间、活动模式上做了调整,也与家长进行合作。从专业体检的报告中也发现,幼儿园肥胖幼儿的人数在逐步递减,从原来的11人下降至4人。

 

在与医生进行多次面对面互动后,幼儿对于医生叔叔、医生阿姨也变得非常亲切。从原来对白大褂叔叔阿姨的害怕到现在愿意拉着叔叔阿姨的手一起互动。幼儿在“三个1”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商红艳. 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态度与融合教育实践效能感调查研究[D].济南大学,2021.

[2]范智毅. 以提升保教实施质量为导向的大班幼儿发展评价的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