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田佳水

国能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

铁路运输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只有确保其安全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要重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降低铁路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但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才能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文章就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升措施

正文

引言

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平稳等特点,是中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和客运量均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铁路运营时速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尽管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管控,每年仍有数百人死于铁路事故中,造成了较大的生命财产损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因此,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涉及到了大宗物资管理,关乎到了成千上万乘客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尤其是铁路运输成本低,成为了众多企业物资流动首选方式,这让铁路运输管理压力日益增加,只有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这些重要客户物资安全抵达目的地。若是安全管理松散,大宗物资发生丢失、破损甚至于因为火灾等全部损毁,会影响到客户对铁路运输的信任,加上如今不断崛起的快递业、物流业造成的客户分流,会让铁路公司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特殊时期保证铁路运输安全会让战备物资、医疗物资、兵源、设备等及时到位,保证我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不可或缺的工作。

2影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

2.1铁路运输设备因素

对于铁路运输设备,其主要有轨道、列车、线路以及站点等,由于这些内容对铁路运输十分重要,如果出现故障或者设计存在缺陷,就会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危害。近些年,随着我国不断地加大铁路的建设,新修、贯通了多条线路,使得铁路网更加的完善,同时对列车的升级改造也在不断加大力度。这就使得铁路安全防护、运输管理、风险监控、设备管理等环节的工作难度大大提升;同时,也会导致晚点、停运、瘫痪甚至出轨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管理因素

管理方法落后,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这都会埋下危机。例如管理松散导致的乘务员酒后工作,结果和乘客发生争吵导致乘客受伤。又或者疏于培训考核,导致乘务员、驾驶员粗心大意,给安全行驶带来巨大危机。

在铁路运输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铁路运输的设备在不断升级更新,但是在该过程中,有关部门并没有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导致安全管理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这就使得各种紧急情况频繁发生。而且,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运输工具的检查工作,从而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出现。

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在具体安全管理工作中,无法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在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认识到铁路运输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有些工作人员的重心并不是安全管理工作上,这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2.3运能与运量的矛盾

现阶段,大多数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已经接近于饱和状态,这就使得运输需求与运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运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虽然,我国已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了许多铁路运输线路与运输设施,但是与实际的需求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因而导致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

2.4铁路安全监察监督工作不到位

在铁路运输工作中,必须做好定期的检查工作,并重视安全监督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铁路运输问题出现的概率,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安全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欠缺。但是,有些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在进行监督工作时并没有严格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在监督检查时,也就是象征性的抽查一下,并没有认真负责地进行全面的检查,且检查的内容不够全面仔细,这就会对铁路运输的安全造成极大的不利与隐患。第二,安全问题整改不到位。在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中,经常会发现问题,此时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整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监督人员对于整改后的安全问题,并没有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这就使得整改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目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落后,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约束

在火车设备不断升级,新型技术不断融入的背景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仍然原地踏步,没有过将新设备、新技术管理纳入到管理内容当中,难以形成和时代发展匹配的管理能力,这显然会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风险程度。

3.2铁路运输班次增加,总体调度难度提升

例如我国 2020—2022 年总计计划开通 46 条高铁线路,主要来负责城际运输。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城际列车只能越来越多。这对于铁路运输调度而言形成了巨大冲击,需要在充分平衡以往车次基础上,保证这些线路的融入,需要详细计算车辆进站离站时间,避免车辆之间的冲突。而且还需要对一条铁路线上的所有车辆行驶速度予以控制,以免发生追尾。显然需要在以往的调度管理系统当中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

3.3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较弱

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都曾发生列车晚点导致的集体退票现象。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我国铁路部门专门出台了退换票制度,改变了以往退票收费制度,凡是开车前 15 天退票的,一律不收费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列车晚点现状。大部分列车晚点都是因为交通事故、线路故障、列车设备故障等导致的临时停车。过分的延时会给物资交易双方带来损失,也会导致乘客情绪激动。只有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才能让列车晚点现象得到缓解,这已经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不可回避的问题。

3.4运输高峰期安全事故高发

每年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春节等小长假、大长假物流、客流猛然增加,提高了安全管理难度。这也导致了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事故随着各类假期来临而增加的现象。例如每一年逢年过节都是扒手最为疯狂的时候,众多旅客钱财以及贵重物品被盗被偷。5.沿线以及交通路口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地区存在爬火车盗物资以及偷盗铁路物资的情况,这给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城市、乡村交通路口总存在车辆、人员抢行,每年因此发生的车祸事故占铁路交通事故的 55%。

4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4.1提高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铁路运输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运输需求存在差异,运输资源不够合理,导致一些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使得运输安全性大打折扣;而有些线路却处于低运输状态,导致铁路资源被过度浪费,整体运输的效率与质量较低。因此,要想有效地改变运输需求,确保平衡性,必须要重视铁路运输的调度工作。第一,就是要不断增加铁路建设力度,减少运输短板,尤其是运输负荷压力较大的地区,只有不断增加线路建设,才能使得各铁路线路之间的联结性更高,确保其运载能力得到提升。第二,加强对铁路运输调度管理能力的提升,分析各线路的运行信息,对各类运输资源与铁路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规划,进一步提高调度管理能力,以此来提高铁路运输的时效性。

4.2改进铁路设备设施

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应充分地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检测设备也更加专业化,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要大力推广车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智能防溜铁鞋监测系统等;科学合理的应用非接触测量、红外测温、微传感器、图像自动识别、大数据分析处理、云平台等先进技术,对铁路列车的运行状态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掌握。通过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及时掌握设备状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

4.3强化内部管理

对于铁路运输安全,除了改进设备设施外,还应该要做好人员的管理,确保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达到相应标准,因此必须要做好人员的内部管理工作。第一,要加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道德教育培训,确保运输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第二,重视并加强企业的内部调整,铁路运输企业一般为国有企业,为了避免出现行政干预,降低运输的时效性,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应实现政企分离,从而确保铁路运输的独立性、及时性。与此同时,还要做好运输过程的监督工作,这就需要运输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安全运输的相关技术规范与规章制度,一旦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就需要立即上报并处理,还需要组建安全检查与督导小组,定期对全线路进行巡查,如果发现屡教不改者要予以惩罚。

4.4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铁路安全生产工作极具复杂性,因此必须要加强风险管控意识,积极推广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铁路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要分析铁路信息共享系统,对安全风险进行研判,对重点环节与领域要加强重视,预判风险点,对安全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从根源上重视安全隐患,才能有效避免、消除安全隐患,将铁路运输风险降至最低。同时,铁路运输企业也要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各部门、各层级之间要做好衔接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完成后,也要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有问题的环节,要及时做出处理,不断提高应急演练的效果,从而确保应急处理能力的提高。

4.5强化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项目,在铁路运输管理中应用安全风险管理,就可以将该理念深化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从而实现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对于铁路运输风险管理工作,其实就是科学的预测风险源,包括出现有害事件的量度、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然后再按照风险的严重性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风险控制体系,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针对安全风险做好识别工作,根据风险发生的特点,可以将其分类,主要分类为:发生概率大、危险性低、覆盖范围广、事故危害小。在铁路系统中,常态风险一直存在,一旦条件耦合便会造成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铁路安全管理中,高危风险也须有效预防。高危风险主要有:对于不同岗位、不同环节、不同系统等方面,在进行作业时,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风险事故一旦发生,一般都是损失严重、事故等级高、影响大,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铁路运输中,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的突发风险,主要是由天气、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突发性风险会导致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应尤其慎重对待,要加强对风险源的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构建铁路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全天、无死角的监控,避免各类违法犯罪、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

5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在我国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在安全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经验。不过随着铁路运输向智能化不断迈进,安全管理也迎来了挑战。随着铁路运输所承载的负荷不断加大,必须要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为铁路运输保驾护航。同时有关铁路运输企业应重视铁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安全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站好安全防护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田宝春,张捷.试析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冶金管理,2021(07):157-158.

[2]王金明.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2):9-10.

[3]张笪.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分析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31):68-69.

[4]张晓东.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其提升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8):34-35.

[5]张拖平.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与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5):4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