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幼儿教育;应用实践
正文
引言
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幼儿认知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活动和学习中,幼儿的发育、心理逐渐成熟。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幼儿教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机遇,不仅能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还能创造更加具有互动性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拥有生动的画面,互动性强,它以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为小朋友所喜爱,可有效激发幼儿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1]。在现代化教育发展不断深入的今天,多媒体已然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值得广大幼儿教师进一步学习、探索。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可结合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学习水平等,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电子图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一名幼儿都能在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进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认知世界、感知事物的内在动力[2]。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年龄尚小,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多媒体能够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利用图片、文字、音频、影像等,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鲜明性,为幼儿教学活动带来勃勃生机。在活动中,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优美的画面刺激着幼儿的感官,幼儿往往会被多媒体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情节所吸引,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集中注意力,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
(三)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能够快速呈现教学内容,减少教师花费在板书上的时间,减少一些复杂的示范过程,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针对一些手工、绘画活动,教师常需使用大量时间进行示范,幼儿的操作时间减少,而采用多媒体能够快速演示操作步骤,让幼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操作,增加幼儿的感知。综上,借助多媒体教学,可有效缩短教学时间,将抽象化、复杂化的内容转变为形象化、简单化的内容,使幼儿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提高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技术素养
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操作触摸屏、学习基础计算机技能的机会,能够增强幼儿对使用数字化工具的信心。同时,幼儿在与电子设备、软件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理解、运用该项技术,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为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使用多媒体,未结合教学内容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加快教学进度,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应当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合理把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频率,选择恰当的时机切入多媒体技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错误地认为应当尽可能多地使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导致整堂课全部以图画、视频和音频为主,缺乏实物展示,甚至以观看视频代替室外参观、以教学视频代替教师讲解,难以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过多地应用多媒体或者使用多媒体的时机不当,均无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3]。
(二)教师多媒体素养不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幼儿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具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知识,才能将多媒体合理应用至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但是,许多幼儿园却存在教师无法熟练应用多媒体的现象,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有限,甚至仅仅局限于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上,对于动画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矢量图形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率较低。
(三)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被动周期,教师需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贯彻“以幼儿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给予幼儿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增强幼儿的探索、求知欲望,正确引导幼儿成长。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普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过度应用多媒体,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幼儿的主体地位下降。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时间超过整个教学活动时间的一半,教师提问、幼儿思考的时间不足,整个课堂中幼儿都处于被动观看的地位,缺乏实践机会与动手操作的时间。如此一来,幼儿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异,师幼互动不足,幼儿的兴趣也自然难以得到激发。
(四)幼儿园多媒体资源共享程度低
当前,许多地区的幼儿园多媒体资源都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由本园独享,而教育资源的共享受限无疑阻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有的幼儿园缺乏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公开交流的途径仅仅停留在公开课上,资源共享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4]。想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简单的途径之一便是借助网站平台,对本园资源进行传播,教师、家长可登录网站,进行交流互动,以促进区域幼儿教育的共同发展。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幼儿园的网站资源中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内容屈指可数,大多数为园区介绍、园区新闻和园区风采等,无法为幼儿教师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三、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多媒体在语言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阶段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便是引导幼儿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交流的积极性,同时为幼儿营造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依靠插图等二维课件对幼儿进行语言引导,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5]。但是,将多媒体应用到语言领域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三维教学,变静态插图为动态动画,同时结合音频创设更加有趣、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获得感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实现寓教于乐。以《因为,所以》语言主题教学活动为例,幼儿存在无法用“因为,所以”完整地表达说话内容的问题。此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小动物找工作》的绘本,剪辑相应的音频,让绘本的小动物对孩子们提问,引导学生在看中学、学中说,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借助图文声情并茂,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仔细阅读的习惯。又如,在《春夜喜雨》的教学中,教师可打开电子白板,插入相关课件,音乐与画面结合,在段落语言与图片的对应呈现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倍增,更加容易理解诗句内容,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二)多媒体在科学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纲要指出:学前教育要注重幼儿好奇心、探索欲的激发与培养,进而发展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借助多媒体,能够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生动、丰富的图像或图形,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降低幼儿的识别难度,引导幼儿寻找、发现并解决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幼儿借助各种科学实践活动,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掌握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降低科学知识的复杂性、抽象性,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便于幼儿更加容易掌握,实现激发幼儿学习欲、探索欲的目的。以《宝宝从哪里来》科学主题教学活动为例,该教学活动看似容易展开,但是要让教师单纯以语言表达课题内容,让幼儿接受并理解,存在较大难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会尝试借助各种插图辅助教学,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视频方式展示宝宝在母亲腹中的生活情况,幼儿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自己从哪里来、是如何长大的,让幼儿了解孕育生命的神奇过程,学会关爱感恩、珍惜生命,理解爸爸妈妈的生理区别,普及两性知识。
(三)多媒体在艺术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艺术认知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艺术领域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自由的、抽象的[6]。在艺术主题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喜欢利用图画本辅助教学,色彩鲜艳的图画本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但是想要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存在较大困难,难以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而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传统美术画面的静态缺点,在动态演示中提高美术作品的生动性、清晰性,给幼儿真实的情景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教学内容,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艺术认知,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以《恐龙乐园》科学主题绘画教学活动为例,受到现实条件限制,大部分教师无法组织幼儿到博物馆近距离观看恐龙化石、学习恐龙知识,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带领幼儿观看绘画本,幼儿又难以理解相关的恐龙知识。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幼儿播放适龄阶段的恐龙影视作品,带领幼儿观察不同品种恐龙的特征、区别,引发幼儿对恐龙的深入思考。最后,教师再向幼儿布置活动作业: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的图画,并指出恐龙的特征,以此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又如,在《美丽的蝴蝶》美术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让幼儿了解不同蝴蝶的花纹及图案,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扩大幼儿的想象空间,从而进行更好的创造。
(四)多媒体在社会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社会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人格、行为为主,是增强幼儿自信心、自尊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途径。借助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社交礼仪。学会正确管理情绪以及表达情绪[7]。当前,社会及家庭中存在的许多因素,容易对幼儿的身心产生影响,如重利轻德、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等问题,迫切需要的达到解决或改善。幼儿园及教师需重点关注受到这些不良因素影响的幼儿,关心幼儿、开导幼儿,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避免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此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至社会主题活动教学中,能够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利用视频讲解社会中相关的案例,并且向幼儿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指导。以《大大的拥抱》社会主题教学活动为例,“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情,但却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表达出来,比如一个大大的拥抱。拥抱是人类增强感情的重要方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乐乐起床时,妈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乐乐上学时,爸爸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乐乐来到幼儿园时,老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乐乐伤心时,好朋友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同时,教师需同步引导幼儿回顾:什么时候、谁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呢?你又想给谁一个大大的拥抱呢?幼儿开始回想生活中的情节,引起感情上的共鸣,逐渐理解到拥抱能够带给人快乐、幸福,并更加主动地拥抱别人,感受“爱”。
(五)多媒体在健康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逐渐发育,心理懵懵懂懂教师不仅要做好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向幼儿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幼儿正确面对身体发育。健康课程不仅能够教授幼儿各种生活中的健康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依靠书本完成健康知识的讲解,但许多内容如身体结构,难以通过语言描述,若一味地用嘴巴去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幼儿不感兴趣,也不能真正理解。而借助多媒体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教师可以向幼儿播放各类健康卫生知识视频,引起幼儿重视,利用视频教学完成健康课程[8]。例如,针对部分幼儿不爱刷牙的问题,教师可收集各种龋齿图片,搭配相关的动画课件,让幼儿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了解保持牙齿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在传染病多发季节,教师可利用《打喷嚏的小老鼠》这一动画课件,吃饭时、电梯里、公交车上、教室里、超市里,小老鼠一直在打喷嚏,最后去医院看病时,发现之前的朋友们都被小老鼠传染了。借助其中的小老鼠故事形象,教育幼儿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不可以对着其他人,正确的做法是使用纸巾或手肘遮盖,避免飞沫传播。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实现幼儿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直观地向幼儿呈现形象、具体的画面感,为幼儿理解、感受、表达本次主题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撑。但也要注意,多媒体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应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与幼儿年龄特点、实际情况相适应。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索,将多媒体更好地应用至教学活动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幼儿能学得更轻松、更有趣,真正实现在“玩中学”。
参考文献
[1]段言. “互网+”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提升路径 [J]. 科技视界, 2022, (04): 139-140.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2.04.48.
[2]陈金力. 线上教学的构建及质量分析——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4 (10): 38-39.
[3]罗红霞. 乡镇幼儿教师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刍议 [J]. 教育观察, 2021, 10 (28): 81-83. 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1.28.026.
[4]马志秀. 多媒体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J]. 电子技术, 2021, 50 (07): 226-227.
[5]秦小娟.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 (05): 142-143.
[6]杜宜展,邱慧. 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以胶州市某幼儿园为例 [J]. 教育观察, 2021, 10 (12): 63-66. 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1.12.023.
[7]李翠侠. 谈谈幼儿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 [J]. 中国新通信, 2021, 23 (03): 174-175.
[8]黄俊霞. 信息环境下幼师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运城幼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 (01): 127-129. DOI:10.16322/j.cnki.23-1534/z.2021.0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