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发展性照护的策略初探
摘要
关键词
发展性照护 “确保”模式
正文
一、前言
随着“全面二孩”“三孩家庭”背景下,幼儿园托班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以国家层面对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发展目标、要求及建设任务,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发展的政策与指南。然而由于整体托班建设起步较晚,幼儿园都仍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托班教师对于托育活动的组织,尤其是照护环节仍有诸多疑惑。
纵观当前托班教师的照护过程,更多会出现“诊疗”模式,侧重于发现需求解决需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开展回应性照护,重点是解决已经发现的一些照护问题,在这样的“诊疗”模式下,托班的照护过程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托班婴幼儿照护环境的不完善。诊疗模式下的托班环境更多模仿的是小班环境的创设,更侧重于当前婴幼儿需求的满足,缺少了托班婴幼儿与环境间的情感链接,缺少整体性与发展性;托班婴幼儿照护过程的片面化。“诊疗”模式侧重于当下照护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即以消除和减缓托班婴幼儿照护需求为目标,往往具有较明显的个体性,缺乏群体的、规律性的系统照护,对婴幼儿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不足。同时照护过程也更多局限在生理层面,缺乏对心理情绪等的关注;托班婴幼儿照护需求的不了解。托班婴幼儿有其特有的生理发展特点,托班教师还可能会面临喂养、洗护等一些专业照护需求。“诊疗”模式下强调的是一对一具体照护问题的解决,更多是经验的累积和主观意识,往往会缺少全面、专业的养育照护指导。
二、发展性照护的内涵与价值
1.发展性照护的内涵
发展性照护:发展性照护是对回应性照护的进一步提升,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照护方式,回应性照护强调的是对当下需求的识别和满足,而发展性照护则强调的是防范于未然,鼓励的是托班教师在照护过程中的发展性、全面性及专业性,给与托班婴幼儿最大限度的发挥已有的各种能力,充分挖掘潜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确保”模式:即托班教师在开展发展性照护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指向于托班婴幼儿在园生活过程中通过确保真实环境、确保真实情感以及确保真实发展三个维度,最终确保在托班婴幼儿在照护中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确保”模式的提出基于婴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的需求,能为托班教师更好地实现发展性照护提供参考依据。
2.发展性照护的价值
发展性照护的提出是对当前回应性照护实施中更深度也更具有前瞻性的照护要求,能够帮助照护者与婴幼儿之间更有效的建立起持续且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这样的关系即是托班保育和教育课程的核心,也将有助于幼儿园未来在安全感与信任、探索与学习以及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等方面的发展。
三、“确保”模式下托班发展性照护的实施策略及路径
高水平的照护可以降低婴幼儿发育迟缓的风险,刺激婴幼儿大 脑的发育以及促进其认知、语言、运动、学习及社会情绪的发展。所以发展性照护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提前识别并预判婴幼儿的发展需求。我们将通过关系的建立、需求的识别、精准的解读、能力的提升四个步骤从而形成发展性照护的开展策略。并在四步骤的推进中,通过确保真实环境的创设、确保真实情感的联结、确诊真实发展的支持,从而积累、判断、激发、梳理想成具体的实践策略,助推托班教师与婴幼儿之间形成联结,从而指导托班教师更好的开展发展性照护。
图2 “确保”模式下的发展性照护实施策略
1.确保真实环境的创设:创设熟悉的氛围,婴幼儿随时与环境的互动
一个安全、舒适、稳定且熟悉的环境能够帮助托班婴幼儿与教师间产生亲密的关系,首先以“熟悉感”的建立为关键词,通过“确保”模式下的婴幼儿与真实环境的互动,从而实现幼儿和教师、幼儿和环境间关系的确立。越是真实、熟悉的环境越能激发托班婴幼儿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可能为托班婴幼儿提供关系联结的环境,并以室内、室外真实环境的创设,投放婴幼儿熟悉且真实的环境材料,从而实现发展性环境的打造。
Ø 室内——家的真实环境:创设让婴幼儿熟悉的、充满爱与温暖的家的环境,给予婴幼儿真实、温馨与舒适的体验,在环境中投放大量真实、来源于家庭的生活物品,打破幼儿园与家之间的边界肝,将幼儿园与婴幼儿成长生活的家相连接,通过熟悉且有爱的环境氛围创设来支持婴幼儿情感的满足。
(1)幼儿园里的家:把教室变成幼儿园里的家,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爱与支持、鼓励幼儿主动互动的氛围,满足孩子们随时随地生活、游戏的需求。打通所有教室空间,摒弃“区域”的概念,给与婴幼儿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同时在教室中投放妈妈的口红、宝宝的衣服鞋子、爸爸的领带公文包等各种家里真实的生活物品,在环境的创设中一方面让婴幼儿产生熟悉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实现婴幼儿在真实环境中的情绪情感发展。
(2)豆豆生活角:指向于婴幼儿与生活环境的互动,我们创设豆豆生活角,投放尿布台、小马桶、盥洗室等家里常见的生活照料设备,以婴幼儿熟悉且能接受的场景创设,帮助托班幼儿建立生活常规和隐私意识,在尿裤子或者换尿不湿时候养成该去哪里寻求帮助的习惯。
Ø 室外——多彩游戏场:依托户外大自然的风、水、雨、沙、泥、草、花等自然环境的刺激,从而促进托班婴幼儿的多感官发展。以“无屋顶游戏课堂”的打造,带领托班婴幼儿走进户外大自然,与真实户外环境相链接,实现与自然的亲密互动。
【案例分享】托班户外游戏活动《好玩的感官路》
在托班户外亲自然游戏场地感官世界中,投放了各种利于幼儿发展感官的材料,在感官路的创设中,投放了自然中随处可见的具有肌理的天然材质,能让孩子们通过不同物体的触摸、踩踏,感知这些熟悉物品所带来的不同触感在游戏中也发现,虽然在感官路中投放的材料并不是旨向听觉、视觉等,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材料会发出声音、会感受到温度、会有形状的变化等,这些极大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在游戏中的进一步感知。这样一种五感间的联通体验,通过感官游戏为儿童提供探索世界的机会,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建立大脑通路中的神经链接。户外感官路游戏的体验让婴幼儿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发展、精细运动技能和社会交往,也是提高儿童专注力的有效路径。
2. 确保真实情感的联结:实现彼此的共情,建立婴幼儿与教师的亲密关系
良好的情感氛围与积极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婴幼儿离开家庭进入托班,首先面对的是与亲人分离的焦虑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所以我们以“依恋感”为关键词,通过营造师幼间的温馨情感氛围,从而构建教师、婴幼儿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
(1)魔法围裙:作为婴幼儿照护载体,围裙是托班婴幼儿家里最熟悉、最亲密的人代表物——妈妈,所以为每个托班教师配备一个代表爱与温暖的魔法围裙。魔法围裙指向与妈妈像老师的角色和身份,佩戴魔法围裙的老师让托班婴幼儿产生情感的依恋,实现对婴幼儿情绪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来建立托班教师与婴幼儿之间的真实情感联结。
(2)共情大沙发:针对有个别有情绪的托班婴幼儿提供共情大沙发,利用放松且舒适的沙发作为载体为托班婴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舒缓和释放的区域,托班教师和哭泣的孩子在大沙发上聊聊天、看看书、抱抱娃娃,甚至一起翻出手机里的游戏照片,让婴幼儿尽快适应班级的生活,托班教师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情绪反应,用积极的情绪和场所进行接纳,以此满足每一位托班婴幼儿的真实情感需求。
3. 确保真实发展的支持:养育节奏的放慢,识别婴幼儿需求的实现
托班的各个环节都蕴涵着大量的教育契机,能促进婴幼儿语言、动作、认知、自我、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发展,因而我们以“专业性”为核心关键词,基于托班婴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生理发展需求等方面,通过与婴幼儿的互动往来、专业医护资源的渗透、托班教师研讨等方式来了解其想法、感受、兴趣与最近发展区,实现托班婴幼儿的能力发展和提升。
(1)保教圆桌会——保教协调发展。
根据托班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保育工作作为托班的重点推进工作,聚焦托班婴幼儿常见的一些生活“问题”,每周开展保教圆桌会,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一日生活幼儿保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离园十分钟班级内三位教师(包括保育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以周为单位,聚焦每一个生活细节,三方合作通力制定具体举措,从而优化班级的保育工作,形成个性化养育记录单。
(2)精准数字化观测——实现照护精准化。
依托精准检测记录,制定幼儿园“内+外”观测记录表。内指的是全班幼儿涉及午餐、午睡、如厕、身体状况等各个方面的一日生活照料观测表,为托班教师每日生活照料各环节提供精准数据,帮助托班教师提前关注婴幼儿需求;外指的是为每位托班婴幼儿每天记录的生活需求表,每天向家长精准反馈婴幼儿当天在园情况,帮助家园双方共同关注婴幼儿健康成长。
(3)医园联动——多维度专业力提升。
依托专业医护力量,联动专业医院资源开展医教结合,从而实现养育照护的专业性发展。定期将医生邀请入园,针对托班婴幼儿照护需求开展专业指导和培训,进一步了解婴幼儿的发展需求,从而为教师、家长的发展性照护提供专业支持。
首先是医家交互——解家长后顾之忧。聚焦养的协同,通过“个性邀请——家长研修坊”、“亲历参与——家园暖坊”、“需求互助——线上问诊”活动,邀请医生来园与家长进行现场一对一健康问诊、医生对全体家长开展专业养育讲座、医生与家长们进行线上问题咨询等方式;其次是教医研修——促教师专业成长。聚焦养的支持,依托“跟进式指导——定期健康培训”、“问答式研修——教医面对面交流”、“驻点式指导——婴幼儿身体发展”,将教育队伍与医学队伍相结合,教育教学与医学相结合,建立医生、教师、家长对幼儿的共同评估和干预机制。凸显养育协同的保障和支持;最后是医幼同行——护婴幼儿生命健康。聚焦养的需求,借助“专业体检”、“体验模拟”,通过教与医的结合,邀请医生给托班婴幼儿开展健康检测、定期进入班级对孩子们开展健康课堂、在幼儿园中开展模拟医院等系列活动,帮助幼婴幼儿在活动中了解身体的秘密、感知生命的意义。
三、发展性照护的实践价值
1.为托班婴幼儿照护环境的创设提供新路径
“确保”模式的提出,让我们进一步关注托班照护环境对于婴幼儿的影响,在托班照护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从婴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改变了原先与小班环境雷同化的情况,并且将托班照护环境与托班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相链接,让婴幼儿能够在真实、自然、安全、可互动的环境中进行自由探索、独立思考以及问题解决,即满足了养育的需求,更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2.为托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思考
发展性照护的提出让托班教师形成更专业、更系统的照护内容,精准化的观测记录、联动性的照护研讨、专业医教资源的引入,这些形式的开展进一步改变了传统托班教师发现照护需求后惯用的转移注意力或包办解决从而更快完成照料任务的情况,而是在照护中更敏锐地觉察到了婴幼儿行为背后的含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与婴幼儿个体性和独立性的彰显。
3.为托班婴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新方向
发展性照护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托班婴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发展。首先,它支持了托班婴幼儿的情感发展,让他们的内心能够更安定;其次,能够充分激发托班婴幼儿与同伴、老师间主动交往和表达的积极性;再次,能够培养婴幼儿逐渐形成生活照护能力,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后,发展性照护满足了幼儿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婴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下阶段升入小班乃至全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月,屈盛楠.浅谈托班幼儿能力发展策略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04)
[2]孔凡云,张萍.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要素及实施路径[J].托育先锋,2023(05)
[3]刘馨,李倩.托育机构回应性照护的内涵、理论依据及实践思考[J].学前教育,2022(11)
[4]郭文静.精心创设,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浅谈支持性环境在托班幼儿学习中的作用[J].保育与教育,2021(10)
[5]孔凡云,张萍.婴幼儿回应性照护的要素及实施路径[J].托育先锋,2023(05)
[6]王瑾.对婴幼儿养育中回应性照护的观察与思考[J].幼儿教育,2023(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