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精准扶贫;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
正文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项目名称:精准扶贫背景下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0RKB01523。
山东省立足建设智慧城市,打造智慧体育服务网络。积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智慧云等,以山东省大数据建设为中心,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全面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数据规范》、《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规范》的文件精神指引,结合山东省地域分布特点,因地制宜,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大精准扶持力度,扩大帮扶范围,优化农村地区体育健身器材,有助于农村地区进一步缩小与城镇公共服务的距离,补齐全民健身服务农村残疾人领域存在的短板。但是,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信息化,仍处于探索阶段,希望通过对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工作的研究,能为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在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体育方面提供更多的思考,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助力。
1精准扶贫与山东省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
《山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2011-2020》指出:鼓励并且引导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以适应生产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要加大投入并因地制宜举办农村残疾人健身体育活动,提高残疾人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残健融合水平。《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作为“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全民健身的总纲领,提出了促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着重提到了促进体育设施城乡均等化、健全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大力发展智慧体育等。为我省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事业,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提升残疾人体育服务水平,明确服务目标,革新服务手段,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残疾人十四五规划》要求:对残疾人精准扶贫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及应用,以达到对贫困残疾人服务需求进行监督和疑似残疾人线索的精准核查。做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7项重点,落实脱贫攻坚行动。将残疾人精准服务,纳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由此可见,农村中的残疾人仍旧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未来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将向着求质量、信息化、全覆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2精准扶精准扶贫背景下山东省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需求情况分析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对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口达到了450.07万人,约占全省各类残疾人口总数的79.14%。当前山东省精准康复服务平台对残疾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及时的跟踪,了解各区域残疾人的亟需和人口数的变化,以便满足残疾人服务的需求。山东省“十三五期间”,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康复服务率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探索推广了“邻里互助”“社会组织助残”服务法。有49.5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状态,迈入了小康阶段。由此可见,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口基数大,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较重,虽然在脱贫攻坚战中,农村残疾人的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残疾人口动态变化和因病因伤返贫现象,精准扶贫服务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为了提升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最终促进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当前农村残疾人服务的需求情况大体分为三种:首先,不同程度的农村残疾人参与体育项目以及练习频率、难度等有个体需求。其次,城乡体育资源分配的差距和体育场馆空间布局的差异性,影响农村残疾人的参与热情。山东省农村残疾人比重虽然大于城市,但体育资源数量无法与城市相比。最后,农村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存在多样性。医疗康复、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就业培训、体育健身、社会保障、重度残疾人托养等,残疾人的公共体育服务在医疗康复、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所涉及,服务需求层面广,服务质量监管也存在难度。
3精准扶贫背景下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化改进策略
3.1精准保护,完善农村残疾人法治机制
山东省残疾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颁布了数十种,形成了对残疾人的保护屏障。同时应加强对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法律条文细则的描述,提高政策法规的约束力和实际操作性。山东省应配合《山东省残疾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出台农村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专门配套性的法律文件。同时对以往地方性法规文件进行检查,去除不合实际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农村残疾人法治机制,实现精准保护。
3.2精准识别,明确残疾人体育服务主体责任
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首先应以精准识别为目标,考虑农村残疾人的真实需求,将农村残疾人的个体经济状况、体育文化水平、思想状况、活动适应度等几个维度统筹考虑,来确定服务对象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主管政府部门,应厘清责任,明确农村残疾人服务主体责任,提高精准扶贫的管理水平。
3.3精准支持,提高科学化、信息化体育服务水平
山东省应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科技红利,以山东省荣成市“菜单+点菜+派单”模式、山东省济南市智慧体育服务平台等的现代化农村体育服务模式为模板,在农村中广泛推广信息化服务。同时组织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建设和优化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将残疾人服务平台和精准康复平台互通互融、优势互补。
3.4精准供给,满足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需求
基层组织要深入农村,精准到残疾人贫困户,了解残疾人真实的状况。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残疾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完善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募集社会外部资源,形成政府主导,资源多元供给的新形式。通过体医融合、体旅融合、城乡融合、企业赞助等模式,突破本地区农村残疾人体育资源有限的束缚,活跃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形成正向、健康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循环,发挥地区产业优势,补给农村体育服务。加大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并且有计划地增加专业无障碍体育设施的投放量,以满足山东省农村残疾人多样化的体育服务需求。
小结:综上所述,精准扶贫背景下,山东省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相关法规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地方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则制度,实现对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的精准保护。职能部门应明确主体责任,提高精准管理水平,同时借助社会的力量,减轻管理负担,形成精准识别体系,保障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权利的实现。山东省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无障碍化仍需建设,山东省农村的基础服务网络已经形成,但农村残疾人体育服务仍停留在滞后水平,通过残疾人体育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结合服务领域信息化成功的案例,大力发展农村残疾人体育服信息化,实现精准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刘江宏.农村“体育+”精准扶贫协同机制实现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1):72-78.
[2]贾宝童,骆意,林慧.新时代惠州市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01):24-28.
[3]周铭扬,谢正阳,缪律,严鑫.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农村体育治理现代化推进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01):64-71.
[4]郑家鲲.“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机遇、挑战、任务和对策[J].体育科学,2021(41):3-12.
[5]徐士韦,肖焕禹.基于大数据的上海全民健身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J].体育科研,2021(41):3-12.
[6]朱海霞.苏州市社区残疾人健身站点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2):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