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诒彪

浦北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535300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概念,然后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即硬件、软件设施设计,最后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意在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医疗设备;维修养护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医疗领域对高质量服务的追求愈发依赖于尖端技术。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愈发凸显其不可或缺的地位。鉴于医疗设备复杂度和多样性的提升,维修工作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大。因此,探寻创新途径以加快故障诊断速度、优化维修效率,并降低设备损坏风险,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电机电器、信息与网络控制以及机电一体化等多领域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1]。它全面解决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维等问题,特点在于强弱电、机电、软硬件的紧密结合。研究范围涵盖电路理论、电力系统、电子学等,为医疗设备提供故障诊断基础和稳定电力供应。在自动化领域,控制系统理论助力精准控制,传感器、执行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微控制器等现代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设备的自动化逻辑和控制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2]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一)硬件设施设计

在医疗器械的维护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首先在硬件设备的设计中得到体现。硬件设备作为医疗器械的核心,其设计的前沿性和合适性会直接决定设备的工作性能和维护的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考虑医院的独特性质和实际需要,例如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携带便捷性和舒适性等因素。另外,随着医疗器械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科技,采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二)软件设施设计

软件设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是确保维修人员能够良好使用医疗设备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软件功能的设计时,首要任务是识别医疗设备的特定使用特性和场景,并根据这些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为了满足医疗设备在图像处理和数字化转换等领域的要求,软件的功能必须是强大的。此外,软件功能的智能设计对于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实施效率和加速维护过程都起到了正面的推动效果。在软件的设计阶段,还需与医疗团队和维护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意见反馈,以便对在使用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优化和改进。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常见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化人才

在医疗设备维修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化人才短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医疗设备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维修人员具备深厚的电气工程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需要在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下进行然而,目前市场上相关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设备维修需求。这导致在维修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使得维修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故障。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提升维修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3]。然而,目前许多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无法充分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例如,医疗设备的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影响了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

(三)医疗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鉴于我国在医疗设备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和后续的研究改进时间都相对较短,这导致了这些高端医疗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故障率比较高。特别是电动机和电路的故障显得尤为明显。作为医疗器械的关键动力组件,电动机的故障经常会触发一系列的连锁效应。原因多样,如电压不稳定、超负荷工作等,均增加故障风险。电路故障则多源于主控与电源连接问题,特别是在老旧医院中,线路老化普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并威胁医疗服务连续性。

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改善措施

(一)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能力

由于医疗器械设备具有极高的精确性,因此对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设置了严格的标准。这要求不仅要精通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有深入的了解。这种横跨多个领域的知识整合是确保维修人员能够避免犯错误或失败的核心要素。为了增强技术人员在维修方面的整体能力,首先应该鼓励他们在日常任务中持续地反思和学习常见的问题,这样他们才能更有效地面对各种维修上的挑战。其次,医院应重视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针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教学,以确保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最后,对技术人员的选拔和日常考核也应严格进行。在入职前,应全面评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维修能力。入职后,还应定期对他们的专业素养进行检查,以确保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为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二)优化医疗设备维修方案设计

为了应对医疗设备日益增长的复杂性,需转变维修策略,从传统的故障后处理转向前瞻性的故障预防和周期性的维护。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捕获并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如电流、电压和温度等,从而预测潜在的故障风险,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计划。智能传感器和实时数据监控系统为设备提供了即时的健康状态反馈,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会迅速识别并通知维修团队,使他们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极大地缩短了故障诊断与修复的时间。此外,通过在医疗设备的电力供给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确保设备的电力供应稳定可靠,从而降低因电力波动引发的故障风险。此外,将维护和预防控制单元集成到设备设计中,不仅便于进行快速维修,还能有效预防故障的发生,进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整体的维修需求。

(三)创新和优化医疗设备维修方法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维修方法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促进了维修工作的智能化转型,还显著提升了管理效能和维修质量。为此,医院应深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构建一个集成化的信息平台,以实现对医疗设备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分析。同时,引入先进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故障预警的即时性,从而减轻维修团队的工作压力。此外,利用先进的ICT测试仪,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设备故障,进一步加速维修流程。这些综合措施共同推动了医疗设备维修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六、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为医院的正常运营提供有力保障。然而,当前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维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建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 2023(16):70-72.

[2]王涛.浅析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J].汽车博览, 2022(17):138-140.

[3]刘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综合运用分析研究[J].进展:科学视界, 2023(4):96-98.

 

作者简介:刘诒彪 1987.11.21  广西浦北  本科 助理工程师 浦北县妇幼保健院 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