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困境,做自己生命的贵人——《孤独之旅》《送东阳马生序》《简·爱》群文阅读教学课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邓秋琴

福田区上步中学,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

中考临近,不少学生言行中充斥着对考试的焦虑和对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的茫然。这种焦虑与迷茫,不仅源自学业上的挑战,更有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人生方向的迷失。通过研读九年级《孤独之旅》《送东阳马生序》《简·爱》这三篇文本,旨在让学生了解文本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从中汲取生命力量,积极探索突围困境的生命路径。


关键词

群文阅读 突围困境 生命教育

正文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指导学生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文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思维目标:运用归因法、数学公式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性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3.价值目标:学生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汲取思想精华,探索走出人生困境的明确路径。

二、教学重点

1.语言目标:指导学生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文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思维目标:运用归因法、数学公式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性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思维目标:运用归因法、数学公式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环境、性格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2. 价值目标:学生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汲取思想精华,探索走出人生困境的明确路径。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设计学习任务清单。

2、学生:认真研读《孤独之路》《送东阳马生序》《简·爱》,梳理文本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为设计人物档案卡片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新课

导入

情境导入:【投影学生周记,聚焦共同的心理困境】这段时间,班里很多同学上交的周记,字里行间都浸透着对考试的焦虑和对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的茫然。特别是平时成绩不突出的同学,他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对进入职业学校心存抵触,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与优质高中的距离遥不可及。这种迷茫与困惑,不仅源自学业上的挑战,更有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人生方向的迷失。

所以,老师今天选取九年级《孤独之旅》《送东阳马生序》《简·爱》这三篇文本一起研读,想告诉大家: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不仅有生动的故事、优美的文辞,更有指引困顿挣扎的人们走出困境的精神力量和明确路径。只要你认真读懂它们。

结合当下学生心理困境,说明课程设计的意图,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

(二)我知·

成长历程

1、简要回顾三篇文本的主要内容。(分别请三位同学复述)

明确:1)《孤独之旅》讲述的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2)《送东阳马生序》是明朝大儒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讲述了自己艰苦求学的亲身经历,以此勉励马生珍惜时光,用心读书。

(3)《简·爱》讲述了一位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女简·爱,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2、指导学生在这三篇文本中,选取其中一位印象最深刻的主人公,梳理他(她)的成长信息,建立人物档案。(小组合作,选取一位主人公,共同完善人物档案)

 

明确:1)《孤独之旅》的杜小康

 

(2)《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

 

(3)《简·爱》的简·爱

 

 

引导学生熟悉文本,了解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文本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三)我思·

突围路径

1、梳理三位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分析他们突围的原因是环境影响还是性格决定的呢?并任选其中一个主人公,完成学习任务清单1。(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研究对象,限时完成任务清单,汇总后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2、转换思维模式,思考探究:用数学公式来定义主人公“突围”秘诀,完成学习任务单2。

 

回答参考:

 

 

3、教师小结:日本著名的实业家稻盛和夫在“面对能力极为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这个问题时,列了个方程式:成功=思考方式×热情×能力,作为他一生成就的归因。在这公式中,“能力”指的是个人才能,基本是先天决定的一些因素。“热情”即为学习或工作热情,是对学业的努力程度,可以由自己决定。对于“能力”和“热情”,可以分别打出0~100分的评价。放到学习或工作中,两者是相乘的关系。

至于“思考方式”,即个人准备用何种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业中,乃至投入到人生中。“思考方式”的打分范围在-100到+100之间。如果受到倦怠、妒忌、憎恶等负面情绪支配,其精神状态就会得到一个负数,公式的结果也必然是一个负数;反之,一个时常用积极态度面对人生和工作的人,其结果也必然会十分美好。不管是宋濂、简·爱还是杜小康,在面对生活困境时,都勇敢、执着地去创造条件,找到属于自己的困境突围公式。

引导学生运用归因法,明确:不管是杜小康的放鸭之旅、宋濂的求学之路,还是简爱的突围逆袭,他们最终收获美好成果,皆是坚定、坚韧、坚强的意志品格决定的,即内因是决定人物命运的关键原因。

(四)我获·

生命力量

1、由他人看自己,汲取自己的突围力量。围绕任务清单3,邀请自己最欣赏的一位文本人物,与己同行,助力中考!

 

2、学生分享:

(1)我选择《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与我同行,从他对先达“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请教态度,看出他面对困境有着一心求学、不怕羞辱的心境,如果与他同行,会给我备考增加勇敢且主动地去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的生命力量。

2)我选择简·爱与我同行,从她选择了去洛伍德学院上学,尽管学校这个词被周围的人妖魔化的描述的有多么可怕,她毅然前往,为自己的人生搏出一条新的出路中看出她面对困境有着不甘于现状、自立自强的心境,如果与她同行,会给我备考增加由自己主宰命运、把自己活成靠山的生命力量。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汲取思想精华,探索走出人生困境的明确路径。

 

(五)新课

总结

这两个月深圳的天气阴晴不定,风雨不歇,这就是人生,风雨无常是常态。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衷心希望同学拥有风雨何惧的心态,勇敢面对中考的考验,积极找寻适合自己的突围方式。要知道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向上的自己。愿同学们:向下生根,向上开花,不负生活,不负自己!

升华情感,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积极面对困境的生命力量。

 

六、教学反思

本课程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群文阅读,旨在为学生提供自我认知、助力困境突围的良好机会。在此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设计了用数学公式诠释突围困境的秘诀这个教学环节,是跨学科教学的一次浅浅尝试,意外收获了不错的效果。希望这个课程能帮助身处中考压力的学子,找到突破心理困境的心理路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人格境界。

【参考文献】

1、肖川,曹专:《生命教育 朝向幸福的努力》,新华出版社,20209月;

2、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5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