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路春亮

西藏南木林县奴玛乡中心小学8570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小学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聚焦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应传授基础知识,更应着重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青少年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正文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素养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养不仅包括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涵盖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1]。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其信息素养启蒙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习惯,为他们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较多,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相对不足;在评价机制方面,过于侧重结果评价,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关注不够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术界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进行了深度且全面的探究,涵盖了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构建到具体教学策略应用等多个维度。然而,尽管现有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但在剖析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时,多数研究倾向于对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如探究如何运用情境化教学、游戏化学习等创新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或是聚焦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以及线上教学平台等多元化资源的整合应用。尽管这些研究对于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吸引力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它们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挖掘与系统研究[2]。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疑是尤为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框架和设置原则相对统一,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的信息素养和基本操作技能。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实施上,不同学校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现象。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聚焦于夯实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这类教学倾向于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点,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3]。而另一部分学校则更加强调应用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设置上倾向于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它们可能会花更多时间教授编程思维、网站制作、机器人教育等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技素养。还有部分学校由于各种资源的限制,包括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以及教育经费等,导致其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相对缓慢,未能及时反映出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进步。这可能影响到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时效性,制约了他们未来适应社会科技进步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教师们通常采用的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和实践法等。讲授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信息技术的基本认知;演示法则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操作流程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目睹整个操作过程;实践法则侧重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以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在讲授法和演示法上用时过多,而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相对不足。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缺乏深度思考和主动发现的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学习状况及存在问题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普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所决定的。信息技术课程往往涉及到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网络探索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正是小学生们所热衷和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乐于接触和了解这个充满科技感的世界[5]。然而,在这股积极的学习热情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潜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扎实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之前的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或者是由于接触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他们在面对一些基本的操作任务时,会显得手忙脚乱,无从下手。这种基础薄弱的情况会直接影响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和兴趣。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自信,他们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不安。可能是由于害怕犯错误或者担心自己的操作会被别人嘲笑,他们往往选择小心翼翼地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操作,而不愿意主动尝试和创新。这种心态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进步和潜能发挥,使得他们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兴趣。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了等待教师的指导或示范,然后模仿教师的动作来完成任务,而很少主动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他们完成一些基础的操作任务,但却不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种习惯可能会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瓶颈。

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追求卓越、敢于突破、不拘泥常规的精神风貌,它体现在个体面对复杂问题、挑战或困境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并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与毅力[6]。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信息技术领域本身具有极强的创新性,更是因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日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能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能力的构成与提升途径

实践能力是一种在实际操作中检验个体能力的标准,它涵盖了从动手操作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实际操作技能、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逻辑严密的分析能力和灵活高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维度[7]。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来实现。例如,强化课堂上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物操作,以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施项目式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整合资源、团队协作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新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而实践能力的提升则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激发创新精神。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我国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欲望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8]。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富有童趣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将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设计创新型的项目作业或者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題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技能水平,充分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此外,鉴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特长和发展速度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这包括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建议,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进步,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学习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与兴趣热点,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设计出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的创新性学习任务。比如,组织形式多样的编程挑战赛,让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感受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原理,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深化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还可以举办创意设计大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创新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从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参与开放性的探究活动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有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教师可以精心策划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课题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围绕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原理或技术应用展开,让学生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层层深入,逐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完整认知体系[9]。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信息技术企业、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开展网络公益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能进一步激发其内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设置

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设置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当大力加大对信息技术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投入,此举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及实践基地是基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深化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精心策划的角色,他们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和实践任务。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长以及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从而真正做到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法主张围绕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项目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接受和复制[10]。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兴趣点,精心设计出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编程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从零开始制作简易电子贺卡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基本编程逻辑和语法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如选择合适的编程软件、设计贺卡的界面布局、编写让贺卡动态展示祝福语和音乐的动作脚本,来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将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这不仅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解,还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同伴合作交流,共享智慧,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拓展课外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拓展课外活动也是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科技竞赛、创新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丽.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卡的设计与实施[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5):52-53.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4.05.019.

[2]张凯悦.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09):124-126.

[3]徐谦.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中的效果分析[J].读写算,2024,(13):65-67.

[4]潘华.浅谈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普及人工智能的有效途径[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教成果交流专业委员会.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深圳市光明区龙豪小学;,2024:3.DOI:10.26914/c.cnkihy.2024.004473.

[5]孙凯.小学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教师博览,2024,(12):62-64.

[6]韩淑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N].科学导报,2023-10-10(B02).

[7]李翠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知识文库,2023,(08):70-73.

[8]柏金玲.语文教学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科技视界,2015,(06):166+246.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5.06.127.

[9]申寒硕.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2):131.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3.22.193.

[10]钮丽琴.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浅论[J].网络财富,2009,(19):199-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