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马力涛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01

摘要

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时,不仅需要保证各个结构施工的质量,还应遵循具体要求对其施工现场地基进行有效处理,解决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地基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提升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确保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安全和稳定性有所提高。同时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地基处理要求的落实力度,并在调整地基处理技术的同时推进相应施工顺利开展。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正文

1建筑工程地基特点

1.1 复杂性

我国国土范围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冻土和软土比较常见,与此同时,受到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部分地区特别容易出现大规模的地震灾害,会增加建筑地基处理难度,使得建筑地基处理流程更加复杂化通过对建筑地基进行有效处理,能够确保建筑地基更加稳定,减小外界环境对建筑地基处理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1.2 潜在性

从本质角度来分析,房屋建筑项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不同的施工工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若出现细节问题,会给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地基施工期间,如果施工单位所采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不科学,会明显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故建筑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危险潜在性。在建筑地基处理环节,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并对原有的地基处理流程进行有效优化与改进,在降低建筑地基处理难度的同时,确保建筑地基处理结构更加安全、稳定。

1.3 多发性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重点集中在地基层面,如果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建筑屋顶特别容易出现倾斜或者倒塌现象,进而给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故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多发性。与此同时,在建筑地基处理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会增加返工概率,严重影响建筑地基的施工进度,因此,为了减少建筑地基处理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项目所处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要求

2.1明确建筑工程特点

对地基进行处理前,需要对高层建筑整体规模、地基覆盖面积和现场地质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帮助地基处理人员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和相关参数信息,并在各项基础信息支持下确定符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地基处理模式,从而避免其在实际施工开展过程中受到限制,推进地基处理稳步开展,借此落实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良性开展的目标。

2.2创新地基处理技术

在进行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时,需要按照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及相关要求对应用在地基处理中的技术进行创新,避免各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限制,借此推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基处理稳步开展。同时还应借助创新手段强化各项地基处理技术之间结合力度,将各项基础地基处理技术结合到一起形成创新地基处理技术。

2.3加强地基处理监管

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基进行处理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应结合地基处理情况对该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管,避免地基处理过程中各项问题持续恶化,从而彰显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基处理效果和相关工作在实际开展中的优势。同时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继而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稳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4培养地基处理人员

为避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基处理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应在开展地基处理之前对参与到其中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展开有效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对施工流程和相关技术的掌握力度,并保证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相互配合条件下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基展开全面处理,解决地基区域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提高相关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安全有效的进行地基处理工作。

3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及最新发展

3.1多种处理方式相融合的处理方式

3.1.1强夯与碎石技术相结合

碎石技术指的是在地基填土层中铺设碎石,能够加固地基结构中的承载力、密实度,碎石之间的缝隙还具有排水功能。而后将强夯点设置在地基结构中,通过外界的作用力夯实地基结构,将铺设的碎石桩体打散,使得碎石能够沿着地基的外径挤到中间土壤中,与地基结构中的土壤紧密结合,扩径后有着高置换率的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而提升建筑结构中地基的强度,满足工程建设的稳定性需求。但是,这种地基处理工艺在高饱和细粒土地地基处理工作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两种地基处理方式联合使用时,可以利用强夯法加固,将碎石法当做预计排水的设施,同时运用起到了良好的隔震、减重以及聚能的效果。

3.1.2将CFG桩和碎石桩进行联合

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设置碎石桩,降低地基液化对建筑整体的影响。然而,在建筑结构中单独使用碎石桩,其承载力会受到工艺、碎石的限制,需要在碎石桩使用的基础上引进CFG桩,能够大大提升地基承载力。换言之,CFG桩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原地基增加一定的承载力,碎石桩则是为了消除荷载过大出现的地基液化现象。二者结合使用既能够缓解液化造成的地基质量影响,又能够增强原地基的承载力,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3.1.3CFG桩与粉喷桩相结合

这一工艺的主要原理是将粉喷桩和CFG桩两种工艺联合使用,形成天然地基土壤,并且实现三元复合形态。处理之后的地基既能够借助CFG桩,提升自身的承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求,又能引进粉喷桩的支护、约束作用,避免地基荷载过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3.1.4CS桩以及CFG桩的有效联合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强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地震出现时建筑的破损程度。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降低建筑自身的重量,达到提升抗震能力、增强建筑安全性的作用。CS桩全程夯实水泥土桩,将其与CFG桩进行有效的联合可以使得桩间土形成一种组合型复合地基,其中CS桩属于中等粘结强度桩,属于半刚性桩,而CFG桩则是属于那种高粘结性的桩体,它可以起到发挥侧阻的作用。将以上两种施工方式联合使用,既能够展现出CFG工艺中提升地基结构承载力的良好效果,又能够实现流畅的排水,使得地基结构中的水泥桩柱发挥良好的侧面约束、支护作用。与此同时,地基结构中还增设了CS桩基,避免地基结构处理后出现位移、沉降、偏桩等现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需要尽量选择天然地基、桩基地基的建设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地震对建筑整体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阶段,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地基夯实、凹槽填土,保证填土的完整性、紧密性,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新地基处理工艺方法

粉煤灰-石灰-硫酸盐混凝土桩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是将粉煤灰、石灰、硫酸盐与混凝土混合使用,由于混凝土是一种中度粘结的物质,在与粉煤灰、石灰、硫酸盐混合之后能够大大提升其强度和刚度,其承载力增长显著。并且这种施工工艺十分便捷,在工程建设中资源消耗较少。
结语

为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基质量和承载能力,需要在合理要求和标准技术支持下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地基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地基处理效果和承载能力,使得高层建筑建设水平和基础结构施工质量有所提升。同时还应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研究,逐步提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对各项地基处理的掌握力度,并要求相关人员在可靠技术支持下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地基展开全面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洁.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居业,2019(2):99,102.

[2]牛洪泉.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62.

[3]成思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6):38-39.

[4]贾玉祥.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J].江西建材,2020(6):146-147.

[5]张鑫.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2):79-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