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儿童;影响
正文
引言
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应当是全方位的,既要对各个特定领域进行整合,又要打破传统的学科范畴,以不断提高儿童的综合素养。从这一角度来说,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将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然而,一些教师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资源的整合也面临许多阻碍,使得儿童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相关领域应站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学前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整合,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课程整合类型
(一)领域内整合
领域内整合指的是针对学前教育中的某个特定领域进行整合,如语言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等,将该领域中的一些学习活动进行系统化整合,帮助儿童进一步掌握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1]。以语言领域的整合为例,则需要对词汇的学习、朗诵、讲故事、故事表演等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多维度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使其无论在哪一场合都能灵活地运用语言,不断提高语言水平。
(二)领域间整合
领域间整合指的是跨越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整合,如将数学与艺术领域结合、语言与社会领域结合,让儿童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形成一定的跨学科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数学与艺术的整合为例,可以利用绘画中的图形帮助儿童理解数量和形状等概念,这样既能降低教学难度,又能使儿童用综合视角看待事物。
(三)超领域整合
超领域整合指的是超越传统的学科范畴,通过主题活动等方式将五大领域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让儿童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究,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比如,在探究四季的变化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入手,借助一些自然现象帮助儿童理解四季的变化,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诗句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当然,还可以带领儿童到户外亲身感受季节特点,如冬天堆雪人、秋天捡落叶等,在满足其探索欲的同时帮助其轻松理解季节变化。
二、学前教育课程整合现状
目前,一些教师未能认识到学前教育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且对课程整合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学前教育课程整合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课程资源的整合比较困难,实际整合中往往难以实现不同形式资源的协调统一,使部分课程资源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教学开展方式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儿童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2]。此外,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学以及儿童的评价也不够全面,通常都是轻过程,重结果,无法准确地反映课程整合的整体效果。影响学前教育课程整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保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政策、教学设备和资金等等。因此,要顺利推动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还需从这些角度出发,避免这些因素对课程整合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影响
(一)对儿童认知的影响
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将课程体系中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能够帮助儿童了解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知识,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中通过将科学与语言领域结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儿童介绍科学原理,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还能锻炼其探索能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儿童能够主动加入科学实验之中,用心观察、实践,通过亲身实践了解科学,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使认知体系更加完整。这种形式的课程整合关键就在于通过知识整合和活动类型的丰富给予儿童更多的实践机会、探索机会,使其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二)对儿童情感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的情感世界相对比较单纯,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更渴望得到关爱和支持,进而将这种关爱和支持转化为行动力和学习动力。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则能够对儿童的情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为儿童营造相对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爱,能够使他们产生安全感,进而敞开心扉,主动地融入集体,学会分享、尊重、关爱他人,不断提高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与关爱有关的课程内容整合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整合相关资源,在教学中创建生动的表演场景,为儿童准备各种表演道具,在表演中理解关爱的含义,丰富情感世界。
(三)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
幼儿园生活中,儿童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还需具备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则能对儿童的社会交往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在整合课程的过程中融入一些集体项目和活动,让儿童自主地合作、沟通和互动,不仅能使其学会倾听、表达,还能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3]。例如,在学习图形知识时,可以开展搭城堡的集体活动,让儿童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搭建。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共同构思、配合、协商、解决分歧,包含了社交中所涉及的多种技能。在此类活动中,儿童既能拓展社交圈,又能提高对多种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将大大提升。
(四)对儿童身体的影响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是开始、是奠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体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对于身体锻炼的课时内容比较少,经过有效整合后,学前教育课程安排更加注重儿童身体协调性、动作灵活性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课程中会包含更多的户外活动、手工制作活动、体育活动等。例如,在开展与春天有关的课程时,可以借助户外种植活动来锻炼儿童的手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其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如劳动过后要洗手、用过的工具要及时整理等等,充分提升课程的育人价值,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学前教育整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要通过学前教育课程整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是课程整合的思想先导。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转变思想,摒弃传统的学科割裂观念,促进各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全面融合,使整合后的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了促进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幼儿园应时常开展相关的研讨会,让其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整合方法。同时,为了检验教师的观念转变情况,可以让其设计一个固定主题的教学案例,体现课程整合,然后以评课的方式检验教师们的整合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将不断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进步,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4]。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其课程整合能力,他们不仅是课程的整合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所以要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的科学整合和顺利实施,必须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应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广泛地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为课程整合奠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应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这一点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及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将这些元素有效融入课程内容之中。除此之外,还应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其能够在课程整合及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问题,灵活地调整整合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课程整合过程中,必须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同样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丰富知识结构。一方面,应当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包括幼儿园现有的图书、玩具、活动场地等等,在已有的资源中进行课程内容的丰富,如在室外活动场地开展种植活动、观察活动、美食制作活动等,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外部资源,比如博物馆、社区、福利院等。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广泛搜集国际国内一些优质的学前教育课程整合资源,有选择性地借鉴这些资源,让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儿童的多种发展需要。
(四)创新教学方法
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整合过程中应积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使其主动地学习课程内容,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像项目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都是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能有效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以情景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一个商店购物情景,让儿童在还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中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数学运算,这样既能满足儿童的表现欲,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课程整合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多种影响,要想充分发挥课程整合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相关领域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儿童接受综合性的教育,在学习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实现五大领域的全方面发展,为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云波.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的整合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18):P.238-239,1.
[2] 陈曦.回归童趣的幼儿园课程设计[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000(002):00273-00273.
[3] 周艳霞.领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精神,整合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内容[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4] 赵振国.幼儿园整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基于教师的视野[J].学前教育研究, 201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