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提升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提升策略
正文
引言:音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独特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音乐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但受教师培养模式、园所教研氛围以及个人专业发展意识等因素制约,当前幼儿教师普遍存在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贫乏的问题。为有效破解这一困境,亟需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教师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不断提升其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
一、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对音乐教育的意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并指导自身教学行为所形成的经验性认知。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突出个体经验在知识生成中的关键作用。幼儿教师只有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出知识的实践价值,焕发出音乐教育的生命活力。一方面,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如同一盏明灯,能够引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找准方向、把握重点,增强其专业自信。另一方面,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则似一座宝库,蕴含着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帮助教师深入洞悉幼儿音乐能力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说,幼儿教师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磨合中提炼知识精华,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才能真正成长为合格的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反之,脱离教育实际的空洞理论,不仅无法指导教师改进音乐教学行为,还可能阻碍其专业判断力的提升。因此,作为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对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保障幼儿音乐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二、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
在现行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日益凸显。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虽然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音乐理论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但由于实践环节设计不足,学生难以深刻领会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更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教学的实践智慧。职后培训同样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许多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有限,即便参训,也多停留在知识灌输层面,鲜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反思的机会。久而久之,教师逐渐丧失了活学活用的能力,无法将零散的音乐知识融会贯通,难以形成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实践性知识。可见,只有打通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通道,才能真正帮助教师消化理论知识,提炼实践智慧,不断提升其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二)缺乏足够的音乐实践历练机会
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幼儿教师普遍缺乏足够的音乐实践历练机会,这成为制约其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受园所教学任务和保教工作的压力,教师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投入音乐专业训练,参加演出、比赛等实践锻炼的机会屈指可数。即便有机会参与,也常因缺乏园所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而难以为继。长此以往,教师既难以在舞台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素养,也难以开阔音乐视野、更新音乐理念。同时,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互鉴,许多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模式趋于僵化和同质化,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可见,营造开放、多元的园所文化,为教师提供更多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锻炼机会,既是破解其专业发展困境的关键举措,更是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和特色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反思流于形式,反思质量不高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是提升实践性知识的关键路径。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幼儿教师的反思流于表面,质量不高,难以真正推动其专业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缺乏深入系统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一是部分教师仅在面临教学问题和压力时才开展反思,反思动机不足,缺乏长期坚持的耐心和毅力。二是教师反思多停留在教学流程、方法策略等表层问题上,缺乏对育儿理念、儿童观、音乐观等深层问题的思考,反思深度不够。再次,教师习惯于独自书面反思,缺少与他人讨论交流的机会,反思方式单一,难以获得多元视角的启发。三是教师反思缺乏连续性和规律性,难以对反思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升华,也缺少将反思见解付诸实践、加以检验的机制,致使反思成果无法内化为切实指导教学的行动方案。唯有强化反思意识,优化反思方式,提高反思质量,方能真正激活教师的实践智慧,推动其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四)缺少同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园所的制度保障和文化引领。遗憾的是,在当前的幼儿园管理中,普遍缺少激励教师开展同伴互助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和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动力。一方面,园所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常态化、多样化的教研制度安排,难以为教师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教研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跨班观摩、跨园交流等开放性活动开展不足,无法满足教师学习他人经验、分享自己心得的需求。另一方面,园所教研内容趋于表面化、形式化,围绕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具体问题展开,缺少对教师教学理念、专业发展困惑的深度剖析,难以引发教师的共鸣和思考。同时,园所对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和利用重视不够,未能有效整合线上资源,营造持续交流、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久而久之,教师逐渐丧失了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陷入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窘境。
三、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夯实知识基础
为有效提升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夯实知识基础是一项重要策略。首先,高等师范院校要优化职前教育课程体系,遵循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在教学计划中适度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科学设置声乐、器乐、舞蹈、奥尔夫音乐教学等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师范生将音乐理论知识内化为音乐教学实践性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幼儿园要立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创新职后培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针对性强的在职培训。例如,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优质音乐课、开展专家讲座培训、组织音乐教学案例研讨等,引导教师及时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拓展音乐教育专业视野,提升教师将音乐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再次,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将专业发展视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教师们应通过网络研修、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途径,主动学习音乐教育前沿知识,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发展动态,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音乐教育规律,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做到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同步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幼儿园、教师个人要协同发力、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地加强幼儿教师音乐理论学习,推动教师音乐知识与教学实践融会贯通,切实提升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进而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二)丰富音乐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丰富音乐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是幼儿教师提升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幼儿园应为教师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提供更多展示才艺的舞台,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教师汇报音乐会、教师音乐沙龙等,让教师在实践锻炼中增强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幼儿园应鼓励教师走出园所,积极参与社会各类音乐活动,如社区音乐节、公益音乐演出等,让教师在与不同人群的互动中积累宝贵的音乐实践经验,开阔音乐视野,提高综合艺术修养。只有走出幼儿园的围墙,教师才能真正了解社会音乐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更大范围内汲取音乐营养,为开展优质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积累素材。此外,幼儿园还应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的音乐实践环境,为教师提供自由探索、勇于尝试的空间。一方面,在教学组织上给予教师更多自主权,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和幼儿特点设计个性化的音乐活动;另一方面,在教学评价上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教师敢于突破常规思路,探索音乐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惟其如此,教师的音乐教学创新动力才能充分激发,个性化、多元化的音乐活动才能蓬勃开展,从而不断积淀教师的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
(三)优化教学反思方式,提升反思质量
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提升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关键路径。为优化教师教学反思方式、提升反思质量,其一,应引导教师开展深度反思。鼓励教师突破表层的教学技术反思,勇于对教学理念、价值取向等深层问题进行剖析,在反思中厘清音乐教学实践前后的认知矛盾,统一音乐教育观念中的冲突,以实现自我突破和专业成长。其二,应丰富教师教学反思路径。除引导教师进行常规的文字反思外,还可鼓励其尝试谈话反思、录音录像反思、学习档案袋反思等多元化方式,在生动、立体的反思情境中激发思维灵感,拓展反思视角和思路,挖掘音乐教学实践的多重意蕴。其三,要引导教师将反思融入音乐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反思常态化。教师应养成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环节捕捉问题、分析反思的专业自觉,将反思内化为一种职业习惯。唯有将反思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保持高度的问题意识和监控意识,基于反思成果持续改进教学、精进专业,推动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深度反思、多元反思、常态反思是提升教学反思实效的三条主线。只有沿着这三条主线,引导教师优化反思方式、改善反思质量,才能真正将反思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最终实现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提升。
(四)建立社区互助平台,促进经验交流借鉴
建立社区互助平台,促进经验交流借鉴,是提升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策略。为此,幼儿园应着力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管理办法,将教师参与教研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创新教研组织形式,成立跨年龄班、跨园所的教研共同体,打破传统的班级壁垒和园所界限,为教师搭建广阔的经验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还应拓宽教师交流互鉴的渠道,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了解先进园所的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以开阔教育视野;另一方面,聘请区域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音乐教育专家到园指导,为教师答疑解惑、引领专业成长;此外,还可与兄弟园所结对,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提高。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依托互联网优势,建设网络教研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网上研讨、优质资源共享等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引导教师加强跨区域、跨领域的专业对话与交流,让优质的音乐教育教学资源惠及更多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园内园外互补充,多管齐下推进社区互助平台建设,努力营造开放、协作、共享的教研氛围,方能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交流互鉴中获得滋养,在磨砺切磋中实现提升,最终促进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的整体发展。
结束语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幼儿审美素养和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只有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在知行合一中提炼音乐教学智慧,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才能承担起幼儿音乐教育的重任。这需要政府、师培机构、幼儿园、教师个人等多方协同发力,形成各负其责、同向而行的合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资源等全方位保障。唯此,方能不断提升幼儿教师音乐活动实践性知识,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大志.实践性教学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18):48-50.
[2]周金娅.职前幼儿教师专业学习与实践性知识发展的自我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3.
[3]杜泓颖.基于园本教研的幼儿教师音乐领域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4.
[4]安博妍.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河北大学,2023.
[5]翟乃薇.卓越音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2(12):169-171.
[6]郑欢欢.幼儿教师游戏活动实践性知识提升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出版者不详],2020:3.
【基金项目】:兰州文理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课题《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9FWD F03)资助研究成果;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甘肃省区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实证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9]GHB2057)
作者简介:蒋玲玲(1985),女,甘肃天水,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音乐教育。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兰州文理学院 邮编:730030
电话:13919183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