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摘要
关键词
天水市;乡村振兴;熵值法;指标体系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十三五”期间天水市坚定不移稳增长求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连续五年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7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2元,年均增长8.6%。全市减贫49.7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两区五县全部摘帽,在甘肃省脱贫攻坚考核中,天水市连续五年位居前列。天水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22年末天水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1元和10937元,这也标志着天水市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为天水市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天水市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天水市地处甘、陕、川三省接壤之地,一般海拔约为1100m左右。天水市距兰州或西安均不足300km。天水市的常年日均降水量大约为574mm,由东南向西北雨量逐步下降。从东部地区的降水量达到600mm,逐步减少至渭水以北地区的不足500mm。而天水市常年日照平均值为2100h,在天水以北地区略高于小关山地区,一般日照百分率约在45%~51%春季占全年日照26%左右,夏季占全年日照30%左右。
天水市主要包括了两区五县,区域范围面积达到了14000km2,市常住人口规模约335万人,城区总人口规模为大约140万人。天水地域内拥有的优质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五百毫米左右,每年光照时间有时达到3000h,平均有效积温在3000℃以上,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在14℃~20℃左右,平均无霜期达到200d,这一些生态指标使得天水的经济作物具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天水市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天水市农村的产业发展中,农业生产总值标志着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的发展趋势,天水市主要种植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土豆、蔬菜、油料、中药材和水果等[2]。这些农作物的生产总量变化对天水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农林牧渔业作为天水市农村第一产业,其发展状态对于天水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也具有代表性的参考价值。
天水市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总值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农作物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总体增长状态较为缓慢;农作物产量中,存在上下波动以及增长状态缓慢的问题,第一产业发展也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发展较为缓慢。
农村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垃圾回收处理、污水处理等一整套环保系统,农民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质量下降等。选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以及农用化肥的使用量可直观表现天水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效果和农作物的种植成本的现状[3]。
根据对文献的研究,借鉴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并参考前人的经验[4],根据天水市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个层次,建立了天水市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天水市乡村振兴各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性质 | 权重 |
产业兴旺 | 农业生产能力 | 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 | 正向 | 0.035 |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 负向 | 0.062 | ||
农村信息化 | 农话用户(万户) | 负向 | 0.064 | |
移动电话用户(万户) | 正向 | 0.044 | ||
生态宜居 | 自然生态宜居 | 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 正向 | 0.042 |
社会生态宜居 | 卫生技术人员(人) | 负向 | 0.045 | |
村卫生室(个) | 负向 | 0.028 | ||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个) | 负向 | 0.041 | ||
生态增收宜居 | 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 | 负向 | 0.03 | |
乡风文明 |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 | 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含三校生)(人) | 正向 | 0.022 |
中职在校学生(人) | 负向 | 0.06 | ||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乡村文化站(个) | 正向 | 0.06 | |
传统文化传播 |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 正向 | 0.068 | |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 负向 | 0.112 | ||
治理有效 | 农村居民就业保障 | 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万人) | 负向 | 0.078 |
生活环境治理 | 生活垃圾清运量(万吨) | 正向 | 0.022 | |
政策保障基础 |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万人) | 正向 | 0.021 | |
生活富裕 | 农村居民消费情况 |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 正向 | 0.022 |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 正向 | 0.034 | ||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 | 正向 | 0.037 | |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 职工平均工资(元/年) | 正向 | 0.026 |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 | 正向 | 0.03 | ||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正向 | 0.043 |
熵权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估方法,它通过计算各指标之间的变化程度,求出各指标的信息熵,最终由所获得的信息熵决定各指标的权重。若熵值较小,则表示指标数据的分散程度较大,权重较大[5]。这样的评估方式更加准确,更加客观,而且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了熵权法来对其进行度量[6]:
第一步是构造一个初始化矩阵,其中包含n个样本,m个指数。
第二个步骤是数据的规范化。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原始资料中的各项指标在尺度上、维度上都是不同的,因此无法直接求出其综合价值。本文则利用Min-Max归一法,将乡村振兴发展评估体系中的各个指标的数据规范化。它的具体做法是: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则xij为第i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为了方便起见,仍记数据xij=xij。
第三步,计算第i个地区第j项指标在样本期间的贡献度P
第四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
,其中,k>0,
第五步,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w
第六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s
s的值越大,即综合评价指数越高,表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越高。
通过对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连续八年的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三级指标乡村振兴各指标权重值分别是:0.035、0.052、0.054、0.044、0.042、0.054、0.028、0.041、0.03、0.022、0.06、0.03、0.088、0.112、0.078、0.022、0.021、0.022、0.034、0.037、0.026、0.03、0.043,各项间的权重大小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这项权重最高为0.112,以及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万人)这项权重最低为0.021。
对计算的结果进一步整理得到天水市2014~2022年各项指标的得分与综合得分,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22天水市乡村发展指数得分及维度得分
年份 | 综合得分 | 产业兴旺 (0.529) | 生态宜居 (0.73) | 乡风文明 (0.827) | 治理有效 (0.438) | 生活富裕 (0.669) |
2014 | 0.297 | 0.045 | 0.037 | 0.043 | 0.124 | 0.048 |
2015 | 0.265 | 0.053 | 0.045 | 0.051 | 0.049 | 0.067 |
2016 | 0.291 | 0.062 | 0.049 | 0.062 | 0.049 | 0.069 |
2017 | 0.302 | 0.067 | 0.052 | 0.061 | 0.045 | 0.077 |
2018 | 0.283 | 0.07 | 0.069 | 0.042 | 0.017 | 0.085 |
2019 | 0.369 | 0.055 | 0.138 | 0.091 | 0.008 | 0.077 |
2020 | 0.58 | 0.091 | 0.153 | 0.173 | 0.059 | 0.104 |
2021 | 0.806 | 0.086 | 0.187 | 0.304 | 0.087 | 0.142 |
2022 | 0.808 | 0.087 | 0.172 | 0.302 | 0.085 | 0.162 |
由表2可以看出,2014~2022年天水市综合得分趋势逐年提高,从2014年的0.297的综合得分,增长到2022年的0.8068,同比上了0.02%,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再从各维度综合得分情况来看;从产业兴旺维度来看,2014~2022年天水市产业兴旺处于稳步增长趋势,评价得分从0.045增长到0.087。202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96551.69万元,这表明农产品加工产值等的迅速增长,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产业兴旺水平。
在生态宜居性方面,随着天水市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2014~2022年天水市的生态宜居性指数由0.037上升至0.187。从乡风文明的角度来看,2014~2022年,天水市的乡风文明的评价分数从0.043上升到0.304,这说明了乡风文明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地提高。从治理有效维度看,2014~2022年天水市乡村治理评价得分从0.124下降到0.087,说明天水市乡村治理成效不显著。从生活富裕维度看,天水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在2014~2022年间由0.048上升至0.124。
从乡村振兴各个体系的总体评价可以看出,“治理有效”是最差的一项,它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所占的比例也很低,有效的乡村治理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秩序条件,可以给乡村振兴带来更好的产业发展。在“治理有效”方面其主要原因: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治理水平低下。许多村级班子成员的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带领富能力较弱,缺少在乡村治理方面的经验和方法,难以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加上年轻人向城市流动,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村民不愿去参与村务决策等公共事务,加之基层制度自身的不健全,导致基层政府的治理效能较低。天水市要想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的质量,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增加投入,不断推进乡村治理的体制和能力建设。
总的来说,天水市的乡村振兴还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它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天水市“产业兴旺”的发展程度每年都有明显的提升,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有直接的关系,“生活富裕”是衡量农村人口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天水市近年来通过对农村人口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对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根据天水市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结合有关理论和政策,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着手,构建了一个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7]。最后,利用2014~2022年天水市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的有关结论和建议。
1、天水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表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稳定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天水市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客观条件制约,发展有很大局限。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农村生产力低下,技术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2、从发展规划看,天水市今后两三年必须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将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运用起来,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相结合,把生态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3、天水市乡村振兴各维度中,乡风文明和生态宜居评价得分较高,其次是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在管理效率上,天水市的评价是最差的,还有很大的缺陷,这也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因素。
农业方面,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上,以天水市型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服务业,增加农业的附加值[8]。对天水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它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服务业要增加对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引导和吸引更多的资金,使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优先得到保障。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外省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现状的分析[9]。对我国农村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天水市等边远地区,乡村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却十分欠缺。其中,服务性、公益性和互助性的农村社会组织尤为突出。所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足也是必然的。因此,目前,对于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政府除了要加大以适当方式向社会服务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外,更要制订与完善有利于其建立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除此之外,如果要提高其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其的管理和培训。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中最重要的权力核心,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制[10],以这三个方面为中心,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为乡村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努力开创一个有成效、有效率的治理新局面。
[1]李志恩,韩建民.甘肃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与量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3,(03):76-80+151.
[2]程国龙.天水市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3]陈秧分,刘玉,王国刚.大都市乡村发展比较及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9):1403-1411.
[4]张雪,周密,黄利,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的评价及路径优化——基于辽宁省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20,(02):97-106.
[5]易小燕,陈印军,向雁,等.县域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以广东德庆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8):187-195.
[6]陈谦,肖国安.我国乡村振兴与城乡统筹发展关联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21,(12):160-168.
[7]郭豪杰,唐世乔,张德亮.云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244-246.
[8]于雪雪.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农村产业发展水平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2.
[9]胡红霞,包雯娟.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治理有效[J].重庆社会科学,2018,(10):24-32.
[10]耿永志,张秋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整体性提高乡村治理水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5):717-724.
作者信息:姓名:贾鸿儒 出生年月日:1980年6月生 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甘肃天水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