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路径研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齐金萍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职业中学

摘要

在职高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能提高美术教育指导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艺术创作实践能力。本文从职高美术教学活动入手,重点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进行了深度探索和系统分析,提出了美术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希望能全面优化美术教学质量,使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高;美术教学

正文


    美术和社会生活存在密切关联,无论色彩的运用、笔画的勾勒,都体现出绘画人员的智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瑰宝,职高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改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在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需重点渗透融入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育人的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职高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让学生自豪地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提高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素质素养。

(二)丰富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术资源,主要是中国画、书法、篆刻、传统工艺等,职高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相关元素,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能切实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等,科学合理选择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职高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文化,在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能深入传承民族精神,形成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指导的有效性。传统的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美术技巧、技术的学习,忽略素质的培养,而在素质教育的环境背景下,教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可引导学生在掌握美术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内容,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合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相关技术技能的重要载体,也是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绘画技巧的主要保障,且相关美术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应科学合理进行教材内容的解读分析,掌握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将教材作为切入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职高美术教材中涉及到很多关于古代瓷器与青铜器等图片,存在相应的山水画与风景画等内容,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灵活进行相关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使得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入理解,提高其对艺术感悟能力与创造力,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效果[1]

例如:职高公共艺术美术篇《山水画》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需要为学生介绍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发展历程、各时期的风格特点等,使得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文化内涵考虑到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涉及到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因此教师可解读画作中的意境、构图等,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哲学思想同时为学生介绍山水画墨色运用、构图布局、山石水流的描绘等详细讲解相关技巧,指导学生掌握传统绘画的精髓结合教材章节,安排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在介绍山水画的技法期间穿插讲解传统绘画理论中的“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等概念利用插图、图例等形式展山水画的经典作品,使得学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之后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保证能够利用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源培养学生思想素养,提高综合育人水平。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理解度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常见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创设与课程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兴趣的同时提升学习效果[2]。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公共艺术美术篇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晦涩难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良好渗透,因此在新时期需要结合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创设相应情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提升教育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增强对文化内容的理解度,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知识的理解水平。

例如:职高公共艺术美术篇《书法之美》中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需要在课堂上设置仿古书法室,营造真实的书法创作氛围,使用书法桌椅、文房四宝等,使得学生像是置身于古代书法家的创作环境中,然后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书法创作,从握笔姿势、运笔方法到墨色的掌握,感受书法的魅力。此期间教师为学生设置“书法名家的故事、书法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研究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在情境中将现代书法与古代书法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书法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3]。同时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视频资源展示书法创作过程、名家讲解等,深入分析书法的技巧和文化内涵,举办校内书法比赛,要求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或是组织参观书法展览、文化博物馆等,使得学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全面性理解书法的文化内涵,发挥情境教学法价值,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三)开展小组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法也是目前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重点将职高美术的教材内容为基础,科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指导水平。

例如,在职高公共艺术美术篇《传统建筑》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设定小组探究的主题了解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传统建筑的建筑特点、学会欣赏传统建筑的美”,明确小组内成员的分工要求,主要是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传统建筑的相关资料,研究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小组内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分析古建筑、古村落等传统建筑的魅力小组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后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按照学生的展示与交流情况进行点评,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可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素质素养,提高爱国精神,改善三观。因此在新时期职高美术教师需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术课程的关系,科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合理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赖稚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02):76-78.

[2]缪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新课程,2022(38):26-28.

[3]陈溶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学园,2022,15(29):81-83.

[4]杨耀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高考,2022(26):169-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