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科学思维
正文
前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不足。因此,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物理的魅力,在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以期促进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时,我们可以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科学素养。
首先,高效的物理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运用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课堂中可以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高效的物理课堂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和验证物理规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高效的物理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驱动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
最后,高效的物理课堂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有效的物理教育。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组织科学探究的实验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就必须有一个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多次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和学习方法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助力他们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完善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想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就必须根据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特征,进行多方探究、共同思维、反复验证、讨论总结,使全体同学都能参加到对物理实验的探究和理解之中。多主体探究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分组讨论,对物理观念的形成做好全面的前期准备;合作思维要求以实验为中心,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预测,并做好分工合作,收集整理证据,进行初步的思维碰撞和交融;重复的验证要建立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每一次实验的结果进行检验,得出更加普遍适用的结论或者更加精确的结果,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让实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在讨论与总结中,对经历的实验进行反思,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尝试拓展与提升。
比如,在讲授“探究欧姆定律”时,提出问题和猜测后,首先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实验的方法、实验电路的设计以及各器材使用的注意事项。然后,在实验操作中各司其职,分别做好调节、观察、记录的工作,对一些现象敢于尝试和质疑,引发初步思考。并针对初步显现的规律进行多次实验,反复验证,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规律并加强对其的记忆。最后,在交流讨论中结合实验现象,进一步加深理解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甚至可以总结该如何选择器材的规格,如何确定控制电压的值等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这种科学探索的实验教学中,预先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将对欧姆定律这一规律的学习转化为对其进行科学思维、探索、了解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素养。
(二)设计深度学习的思维教学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深度学习。要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较深的了解,并能参与到物理知识的传授中,确保在物理概念下进行独立的学习和领悟,从而使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深度学习思维教学要求创设情境,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物理知识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确保自己尝试了独立的探索,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总结反思进行了执行,对实验结论进行了科学的验证,完成了一个应用迁移。思维型教学的实施,可以帮助初中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学生缺乏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方式的问题,让他们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了解,从而培养出一种科学的思想素养。
比如,在讲授“串并联”课程时,我把深度学习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性,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串联、并联电路制作成录像演示,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家用并联电路中用电设备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利用情境演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征,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老师要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如:“两种电路的连接有何不同?”“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两种电路中电流经过的路径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同学们在正确的思路上进行思考,促进了对科学探究式学习的了解,从而实现了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第三,要保障学生的自学时间,进行独立探索,给思维留下发展的余地,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认知。在进行独立探索的时候,要把时间限制在10分钟之内,要确保思维的进程,不能让探索的理解进入到一片空白,导致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无法形成一个连贯的思路。第四,针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方式上,让一部分同学先做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知识归纳,然后其他的同学再进行补充和提问,然后老师再对他们的结论进行改进和评估,促进他们对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进行完善,保证每个人都能在思维上对课程的知识进行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五,要让实践的运用移植,使物理的串联和并联的物理知识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通过运用的迁移来加强对科学的认知,推动其在实际中的实际运用。例如,教室里的灯,教室里的线路。将串联与并联的线路的知识转化为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内容。
结语
文章从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入手,接着从对现代教育手段的灵活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构建,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实行有一定方向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本文还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出发,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庞子就,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普童话,2019(19):118-119.
[2]王志超,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数学的构建策略研究[J].家长,2021(09):120-121.
[3]秦士同,浅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考试周刊,2019(80):140-141.
[4]张小伟,新课标改革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8):28-30.
[5]史立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3(14):96-98.
[6]夏委.议新课改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4):23-25.
[7]王前进,新课改背下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47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