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热点情境,培植孩子爱国初心
摘要
关键词
热点情境;爱国;孩子
正文
教师巧创各种情境,使孩子逐渐感知“爱国”,逐渐学会“爱国”,逐渐融入“爱国”,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从最初对爱国的懵懵懂懂,到真真切切,再强强烈烈,层层递近的深入,使爱国情怀的种子悄然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直至枝繁叶茂。
一、神舟飞天情境,激发航天爱国
《指南》中指出:“科学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科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渗透各种德育方法来帮助孩子建构科学学习的品德。”结合航天科学内容,在孩子航天教学中,应渗透德育要素,注重对孩子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一)走近航天人物,爱国启蒙
教师引导孩子对航天人产生浓郁的兴趣,采用照片投放、故事倾听等形式,了解航天人物背后的故事,面对这些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激发孩子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比如在照片墙中,放置中国第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航天人——“杨利伟叔叔”的照片,同时还在配音故事中,让孩子来聆听杨利伟叔叔讲述的航天趣事,如自己在太空怎么吃东西、怎么洗澡、怎么工作……在了解航天趣事的同时感受着杨利伟叔叔在沙漠训练、耐受孤独训练时的坚毅品质;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儿时的照片,让孩子看到刘洋阿姨从书中了解了航天故事,产生航天梦想后对自己梦想的努力追求和坚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招飞的时候,脱颖而出。
一个个人物的背后故事,都可以给予孩子生动的启迪,带领孩子走进航天人物的“小事”,从而循序渐进的关注体会中国的航天人和航天事业,让孩子真正感悟到祖国人民的努力。在一个个故事中,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在萌动,对航天英雄的爱戴也油然而生。
(二)妙用互联网教育,汲取信息
在如今“互联网+教育”模式中,通过互联网,汲取多方面的信息教育,可丰富孩子的情感特点。利用互联网中的视频短片、新闻报道等,带领孩子们缅怀中国航天史中牺牲的英雄。
在近代我们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从征服天空,再到如今要去征服宇宙,短短的50多年的航天史中,人类就有561名宇航员飞出地球,探索太空,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也是对人类科技的极限挑战,有成功就有失败。从互联网中获取的资料信息,带给幼儿最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些英雄人物,表达对航天英雄的赞美、表达对航天英雄不怕牺牲精神的热爱。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开展为英雄哀思的活动,也可以增添孩子对牺牲航天员的热爱之情,孩子会沉浸在思考中,对英雄的爱戴会通过画笔来展示
二、重温疫情情境,感悟爱国人物
教师带领孩子重温疫情情境,结合我们当前疫情下的生活时事,让孩子感悟到英雄的逆行精神,激发孩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情愫,获得爱国精神的砥砺。
(一)爱国教育定格美
在引导孩子积累爱国情怀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来和人物进行虚拟对话和采访,从中体验到一种博大的真情。家长可以自己制作美篇,将自己的感动进行亲子传递。在孩子聆听各种逆行者对武汉的助力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激情也在燃烧,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也在油然而生。如在体验爱国情感中,许多的医生护士来自祖国各个地方,抱着一颗初心,不断来捍卫祖国的防疫,看到了很多平凡的女护士为了更好地为危重病人服务,在自己的战线中,不断努力,甚至剪掉了自己多年的秀发,用自己的力量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每天在防护服里,与死神竞速,浑然不顾全身湿透的自己,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没事,我还能坚持,抗疫才是第一位的。”这种精神,是一种以国为重,大爱无疆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一种中国力量。虽然孩子还不能理解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但是在感悟这些白衣战士事件的时候,内心的爱国正能量也会受到感染,爱国情怀得到萌发。
(二)爱国英雄记名字
教师引导孩子来走进防疫影片——“新时代的防疫力量”中,向孩子展示中国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结合疫情,说说科学家和许多工作者的创新实践,如在疫情中,针对需要反复换口罩的问题,有的科技工作者发明了一种新式的防毒面罩,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科学家们在疫情发生后,用自己的科学精神来拯救患者,拯救中国,将科技改变世界的豪情点燃,最终发明了新药,赢得了新冠疫情防控的胜利。教师还可以传播最新的热点新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还对抗击疫情先进集体等进行表彰。更好砥砺孩子从英雄护佑生命中,感悟到家国情怀的伟大。
(三)疫情教育身边事
除了我们记忆中的逆行者们,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利用谈话时间,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回忆疫情身边事,炎炎夏日他们穿着防护服维持秩序、搬运物资,鼓励幼儿面对志愿者们时可以用简单的鞠躬表示自己的感谢,从时事中体验作为国家的每一份子,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对社会做出贡献,感受作为中国人的凝聚力。
三、党史百年情境,感悟爱国真情
在建党一百年的日子,阅读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是时代的主流。在教师创设情境中,通过舞台展示和观影等活动,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
(一)设计舞台剧,理解人物
舞台剧要遵循舞台主人公人生际遇和人生轨迹来设计。教师在引导孩子自己来阅读的时候,更要对绘本人物以及古诗内涵做出深刻的理解。绘本中的动物或者人物往往是典型形象,隐喻了生活中的人物。所以表演的时候,对“绘本人物灵魂深度”的探究还是不够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共情,来化身人物体验。在阅读党史长征绘本《小太阳》,教师带领孩子重温了长征岁月。教师在音频中先为舞台剧的创编渲染情境,播放《七律长征》一诗,孩子聆听到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在舞台剧的设计中,先带领孩子欣赏舞台剧《长征》中感受大这种气吞山河的勇气,让我们感动红军精神的惊天地泣鬼神。再引导孩子来设计《小太阳》的舞台剧中,教师引导孩子来扮演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卫生员,舍己为人、温暖大义,成为激励战士们跨越雪上的永恒太阳。她的舍身往死,不怕牺牲,成为人们永恒的动力。孩子在扮演卫生员的时候,更可以领略到人物的侠肝义胆,柔情之深。
(二)观看经典演出,表演绘本剧制作道具
教师还可以引导在红色电影表演《鸡毛信》,在孩子看到“鸡毛信”的时候,不禁问老师为什么信上插了鸡毛,这时候,教师请出小红军“海娃”来给孩子解答。原来插了鸡毛的信件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代表了很重要的机密文件。在引导孩子来扮演小海娃的时候,教师引导孩子自己将敌人到来时,小海娃的沉着勇敢展现出来。小海娃将鸡毛信藏在了莲蓬里,当敌人到来的时候,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吃莲蓬。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孩子来扮演敌人没有发现鸡毛信后的无奈。最终,这位智勇双全的小红军安全把鸡毛信送到了红军的手中。同时,教师带领孩子自己来制作鸡毛信,通过折纸的方式来展示鸡毛信的特点,如非常奇特,还挂了鸡毛,但是里面有共产党需要的重要机密。
通过巧妙运用各种热点情境,帮助孩子感悟到自己在融入各种情境中,自己的爱国情感在变浓,自己参与的爱国活动也变多。孩子逐渐学会在生活中不断了解爱国人物,亲近其事迹,同时了解各种爱国故事,感悟其中的爱国力量。最终激发孩子学会自主爱国,表达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纪磊.“做中教”——在孩子园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界,2021,{4}(24):77-78.
[2]李萍萍.孩子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读写算,2021,{4}(13):53-54.
[3]徐霞.浅析如何在家园共育中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4}(06):45-46.
[4]吴红丽.传承节日文化 实施孩子德育教育[J].教育界,2021,{4}(16):7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