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深度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美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510925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在深度课堂中,提问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度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在深度课堂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策略。通过这些提问策略,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基于深度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深度课堂;小学数学;提问;设计策略

正文


前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算技巧的训练。学生们被要求大量地背诵公式、记忆算法,很少有机会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义。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实际应用的意义,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新一轮课改的推行,引起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在数学课上,数学教师要通过提问来推动教学,努力创造一个好的氛围,让他们的思维碰撞、智慧启迪。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启发,让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课堂提问的价值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为问题本身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课堂提问,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需要培养问题分析、推理和解决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和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且需要发挥创造性思维来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课堂提问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学生在小组或者整个班级中共同解决问题,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通常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然而,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因此,当遇到复杂的课堂提问时,学生可能无法有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学习困难。课堂提问要求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推理和解决,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然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他们可能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遇到困难,并且可能缺乏创新的解决方法。课堂提问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他们可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在大班级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能难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课堂提问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提供恰当的引导和指导。然而,不是每位教师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这可能影响到课堂提问的效果。课堂提问通常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来设计问题和活动,以及进行学生的探究和讨论。然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可能难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的优势,无法覆盖所有的数学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基于深度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

(一)基于教材,精心挑选提问

教材是老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在教材方面,老师要认真研读,将教材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将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都整理出来,从而可以对课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问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精心选择适适合的问题,可以检测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链:“三条任意长度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有的三条线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吗?”三个问题相互关联,层层深入,聚焦数学知识内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很容易就能抓住知识重点。并且,通过连续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更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

(二)紧抓内容,在关联处设计提问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年龄特征,根据课本内容的逻辑结构来对课堂的提问进行设计,这样才可以通过提问来对课堂的关键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整合,同时还可以将有关的知识从提问中衍生出来,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高。例如,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课中,要求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在观察中建立起一定的空间观念。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演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方体、正方体等实物,然后提问: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哪些特点?有什么区别吗?接着,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利用“巧切萝卜”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们了解面、棱、顶点的概念,以此来获得准确的长方体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紧密联系。

(三)巧用方法,用提问完成知识迁移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已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可以让他们形成以不变应万变的数学思维,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解题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高。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提问放在知识迁移的位置上,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加强,让他们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发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加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解简单方程”这一节时,要想让学生弄清楚这些方程的含义、方程的解和方程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课程中的提问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一个篮子中放着x枚蛋,篮子外面放着5枚蛋,总共21个蛋,怎样用简单的方程解出来呢?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以前所学的加减法来进行分析,老师可以指导他们用加法来列出方程,以此来培养他们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观念,让他们能够将算术转换为解方程,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并且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让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得到发展。

(四)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今的时代,具备独立思维和自我探索的精神素养是十分难得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学习与学习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老师还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都比较落后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技巧的不断重复和训练,忽略了课堂提问的设计,未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与提高,造成了小学数学教育氛围的低落,致使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自主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其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必须从自己的教育理念入手,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课堂提问的教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运用丰富多样的趣味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探索,充分发挥其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探索,并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其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既要激发他们的思维与学习积极性,又要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让他们在整个课程中都能保持积极的思维。在小学数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此,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需要利用好课堂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思维工程”转化为对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深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志琴.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学园,2022,15(27):45-47.

[2]陈心忆.追出精彩,问出格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策略及技巧的一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5)

[3]李娟.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及运用———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J].山西教育(教学),2022(11):32-33.

[4]江琦.利用问题驱动 发展数学理解力——以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08).

[5]张颖,徐灵华.基于课堂提问驱动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以“折线统计图”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2(23).

[6]黄肖慧.问题驱动:让学习真实发生——以西师大版小学数学“等式(一)”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2022(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