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孙晨佳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二中学201615

摘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达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展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为此,本文从“教、学、评”一体化内涵出发,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和策略,以期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正文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终身成长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教-学-评”一致性思想层面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来对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针对性的教学与评价方案,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实施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优势

(一)强化教学有效性

通常情况下,教学成效判断的首要依据就是教学成果能不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设计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然而从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层面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一致,因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评”一体化思想的作用下,教师需要构建科学且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模式,从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全面保证。

(二)辅助学生成长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能力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如果想要更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教师的系统引导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将“教、学、评”一体化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培育并对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强调学生的良好学习体验,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从而为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推动教师进步

教师是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主要对象,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教学工作、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师一定要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增强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随着“教、学、评”一体化思想的落实,教师也要从整体出发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多元化的课程文件作为基础来对相关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构建实现”的统一。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想法,依据反馈信息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与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以人为本,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核心要素

比如,教师在对《成长的节拍》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动态或校园视频呈现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内容可以以视频主题为主,或是学生对未来的畅想,主要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在这一环境下,学生可以表达出自身的想法,畅想未来感受现在。通过这一形式能够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也会更有激情,能够基础了解这一学科的本质涵义,最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

(二)核心素养明确“教学评”一体化学习方向

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角度出发来说,本质目标就是致力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育,并对学生的知识观进行有效的指导,从初中生方面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往往会具有一定的全新性,能够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使教育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能力和法治意识的增强。从学生的基本能力来看,核心素养往往是其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生存环境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对《和朋友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相关的互动活动进行设计,从而促进学生们参与意识的提升,比如所有学生都在一个教室内,然而不同学生的住址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可以对其他学生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尊重,为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最终促进学生们的综合发展,所以从本土化模式方面来看,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增强。

)评价导向立足“教学评”一体化视角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说,需要对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应用,促进教学科学性质的进一步提升,逐渐转变生对于学科的消极看法,教师要将自身的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依据,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在测试的作用下,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思考状态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能获取实际的课堂学习情况,从而为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保障。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对自身的教学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思想来看待生活和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既要依据新课改思想,同时又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评价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主评价,使其主动性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每次教学课程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给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从而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使其能够找到今后学习的目标。

)提高教师知识储备和教研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来说,其主要组织者就是教师,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完善教学思想,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在教学和生活中对一些教学理论进行学习从而拓展自身的实际经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如今随着教育发展步伐的增快,大部分教师也愈来愈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其最终效果也能够符合预期这也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改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如果存在疑难问题可以对一些国内外教育经验进行合理借鉴积极探究相关的先进思想。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关注教研工作。教师要从自身教学情况出发,结合“教—学—评”一体化思想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提升问题解决效率的同时能够改进传统教学弊端使“教—学—评”一体化开展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保障

结论

总而言之,从如今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看,教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构建措施进行深入探究能够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个性思维,在此基础上,全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本质目标,最终为学生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忠.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2022(17):23-25.

[2] 李洁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索[J].问答与导学2024(2):134-137.

[3] 周艳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23(8):208-210.

[4] 施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落实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原则的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14):149-151.

[5] 许盛菲.“教学评”一体化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创新策略[C].//第四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2023:1-4.

[6] 周晴燕.谈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四史教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8):148-1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