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学管理策略探寻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向民

临沂市沂水县高桥镇中心小学 2760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双减政策颁布后,有效降低了学生校外培训和校内作业两方面的负担。双减政策对小学的影响尤为重要,该政策的实行对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优势显著,可将教育教学拉回育人的正轨,借助减负这一目的实现学校各部门的优化升级,从教学模式、教学现状、教学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和优化。本文主要从小学教学管理入手,探讨双减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探寻教育教管理方面的新策略。

一、小学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性

(一)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提升教学水平已成为小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教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们开始积极探索与创新,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师们也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努力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此外,教师们还通过持续的专业学习和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通过这些措施,小学教学管理正逐步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教育质量提升

“双减”政策不仅要求学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涉及到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学校需优化作业设计,确保作业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巩固学习成果,避免机械重复。课后服务的提供,不单是看护学生的场所,更应成为拓展学生兴趣、培养特长的平台。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通过教研活动、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小学教学管理能够在“双减”政策指导下,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双减政策的出台,可以从两方面优化教育教学。第一,可从课外作业入手优化教学,通过科学控制课外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教学质量[2]。在该过程中,教师会重新思考作业布置的内容和方式,者实质上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方式的再思考,同时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布置更有针对性的作业更好的适应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引领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节奏,促进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就当下教学环境来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双减政策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方向,助力教师找准时代发展的新方向,按照时代发展的需求优化小学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

打造高效高质量课堂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打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减少学生课外负担的同时,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3]。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讲解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教师还应积极探索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教师需要注重的。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形成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与家长、学校管理层等多方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在小学阶段,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至关重要。教师应采用温和、鼓励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自在和被尊重。通过优化课堂设计,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既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

小学生天生好奇、活泼好动,他们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巧妙地将学生的天性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调节课堂节奏,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有机会释放天性,保持身心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教育与双减政策的融合,教师应严格遵守政策要求,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这不仅意味着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更意味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措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实现全面发展[5]

(三)家校联合开展教育

小学阶段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体验。在这一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它们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家校合作,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一对一家访等,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需求,从而在家庭中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学校应积极向家长传达双减政策的精神和要求,让家长明白减少学生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和实施步骤。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等方式,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这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感,还能够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通过家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探索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个高效且高质量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标准,帮助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更准确地识别教学中的强项和不足。

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学习效果、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的复盘和分析。这种自我反思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还能够规范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价,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学评价还具有保护学生学习权益和激发教师教学热情的重要作用。通过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教师的教学成果得到认可,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

除此之外,学校负责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积极吸纳国内外有关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充分了解吸收内化后,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管理情况,有啊教学评估系统,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小学教学评价指标。实际教育教学中,真实且及时的信息反馈可为管理者提供方向指导,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和决策,可帮助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到学校真正的教育教学情况,该量和优化学校的教学评估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在双减出台背景下,一线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学生学情以及学校实情深入研读双减政策,领悟双减背后蕴藏的深层思想,推动政策落实。

在落实政策过程中,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学生身上,从家校联合、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层次优化教学管理策略。做到规范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立康.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新特点与新方法——评《小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 2022(10):1.

[2] 杜奋.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评《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13):1.

[3] 冯敬益,刘波,谢景明,.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提升探索[J].教学与管理, 2021, 000(012):P.105-107.

[4] 《教学与管理》编辑部.教学与管理(小学版)来稿须知[J].教学与管理, 2023(5):1.DOI:CNKI:SUN:JXGL.0.2018-02-028.

[5] 李美兰.小学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中小学校管理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7):I0020-I0020.

[6] 石春让黄建敏.英国小学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 2022(35):73-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