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技术在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中的应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于昕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渑池分局

摘要

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对于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具有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保障人民健康、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大气环境治理评价工作同样显得较为重要,关系到大气环境治理对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作出合理、精确的评价。针对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各类空气污染物排放日益增多的问题,应当关注大气治理措施高效、经济地实行。本文思考投入产出技术要点,分析大气治理措施评价的重要性,探究应用投入产出技术的方法,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投入产出技术;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

正文


前言:在社会发展背景下,人对环境的污染是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有着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需要制定一些合理治理措施,尽量减少对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理念,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保障对大气环境治理,避免出现严重污染的基本方略。基于此种背景,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就成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际的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应该主动结合投入产出技术。通过充分结合分析对比的投入产出技术方法,提升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性、经济效益等。

1投入产出技术模型要点

投入产出技术重点是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对比,根据具体的数据内容,探究投入成本、产出效益和时间周期等因素,有效得出合理的数据模型链。按照数据链解析,正确调配不同的资源倾斜,才可以发挥投入产出技术应用的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目前投入产出技术已经应用到企业生产、市场经营多个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具有加强导向性的作用,得到许多企业、单位的青睐。基于投入产出技术模型的数据性和对比性,使用投入产出技术需要参考综合性因素,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2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模型的意义

2.1合理评估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实际效益

在大气环境治理中应用投入产出技术模型,分析具体的成本投入、实际治理效果,以及对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得出各种大气环境治理措施的工作数据,按照合理数据调配,正确管理好大气治理工作。通过评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以直观把控不同治理措施的优劣性,有助于管控不良成本投入,尽量发挥大气环境治理措施的作用。而且针对不同大气环境污染数据进行模型分析,依托原始数据运行结果参考,能够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参考。因此,需要重视融合投入产出技术,对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合理评价。

2.2投入产出评价能够精准把控治理方案

对于环境治理、保护部门而言,各种治理措施的评价总结,数据参考等,有着精准把控环境治理方案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工作基础。实际的大气环境治理,不能够无视成本地投入资源,若是不计后果的投入资源治理,容易拖延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影响。而且虽然可以不断投入治理成本,但是许多措施并不是加大成本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这使得大气环境治理需要重视投入产出技术应用。通过充分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建立高效数据分析模型,有助于更加合理调配治理成本,最大化发挥治理措施作用[1]

3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应用实行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的途径

3.1确定非期望模型合理计算投入产出效率

针对不同的大气治理措施,作出合理评价、分析,需要根据多方面数据内容,创建非期望产出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计算出不同措施的大气环境治理效果。并应用模型考量,帮助环境保护、治理部门明确治理大气污染情况的方向,有助于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应用针对性。如将作为投入指标, 分别作为期望产出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再(如图1)表示集合数据,计算产出与投入的环境治理回报效率。

从数据分析中正确指出不同环境治理措施的问题,合理投入相关的资源,避免各种因为缺乏数据分析,而导致的大气环境治理投入过大,没有获得良好回报问题。然后作出合理、正确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决策,决定针对哪一个方面的治理措施加大资源投入。

 

1

3.2分析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大气治理效益

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与总结,相关部门作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能够正确根据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评估大气治理效益。从基础的成本投入方面拓展,计算社会影响、解决发展预期等方面,有效保障具体的评价数据快速总结。然后从数据模型、图表中得出更加合理的可行性方案,作出大气环境治理措施相应决策,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效果[2]。以此充分加强治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同时,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

根据2021年《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数据显示,总氮氧化物排放情况全国为988.4万吨,工业源排放总量有368.9万吨,生活源排放总量有35.9万吨,分别占据37.3%和3.6%。而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则有582.1万吨,占据了58.9%集中污染治理设备氮氧化物排放1.5万吨,为0.2%。在氮氧化物排放环节中,电力、供应业和热力生产几个较为突出,若是大力治理氮氧化物排放,实行大气环境治理措施,需要考虑对各种产业的影响。

3.3根据成本预测评估大气治理方案可行性

有效实施投入产出技术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影响,思考各种大气环境治理方案的成本,分析方案可行性。通过计算、预测投入成本,评估治理方案成效等数据支撑,切入不同的大气环境治理流程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有着良好的规范作用。并融合科学数据总结,数据模型探究,了解到具体的大气环境治理综合因素,确定是否实行治理方案,有助于科学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对于颗粒物排放情况,工业源颗粒物排放有325.3万吨,有着60.5%占比,影响煤炭开采、洗选业的生产,大力治理大气环境,需要根据数据分析和当地环境、工业情况,评估治理影响的企业。并依据影响评估,分析若是治理周期长,是否会影响重点企业生产,得出一份明确的投入产出数据表,再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3.4配合投入产出对比评价实际治理措施

最后还需要评价各种实际治理措施的成效,分析不同治理措施需要大力投入,哪一方面的治理不会对经济、工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根据投入产出技术应用,分析大气环境治理的颗粒物排放、氮氧化物排放、二氧化碳排放等多方面的数据,总结出更加符合当地情况的治理方案[3]。基于此,体现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作用,正确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实行合理模型数据分析。

通过参考环境空气状况、大气污染紧迫程度等情况,实行不同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评价现有的治理措施成效,对于相关的环境生态部门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为资源投入和治理方法改进提供保障。实际治理评价可以参考(PM2.5)测量、可吸入颗粒物检测等数据源,分析重污染工业紧急停工等措施的效果,明确治理投入方向。

总结:综上所述大气环境治理措施评价中应用投入产出技术,评估大气治理成本投入、实际效果产出,以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配合评价优化措施,可以稳定、持续地推动大气治理。通过合力推进各种大气治理措施,能够进一步发挥大气治理工作作用,寻找出投入与产出的平衡点,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实际评价配合非期望模型计算、投入产出关系建立、成本预测方案可行性,以及对比评价调整治理措施等方式,加强大气治理效果。基于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目标,正确体现大气治理措施评价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娇娇.基于PSR模型的安徽省地级市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22.

[2]马晓光.我国农村生活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1.

[3]宋沂邈.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