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控制技术
摘要
关键词
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控制技术
正文
1水利水电工程的特征
1.1干扰质量因素较多
尽管水利工程和水能发电项目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能源效率,但它们的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多重复杂的挑战。首要的难题源于独特的地质特性。在项目选址时,工程师们需精细评估地基的承载力,特别是在那些地层松软、易于下陷的区域,这无疑对工程稳定性构成了潜在威胁。其次,工程项目的持久性和天气的多变性形成了动态的平衡。长期的施工期使得项目暴露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如骤雨或暴风雪,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可能导致施工计划受阻,而且会对地下结构施加额外的负荷,考验着工程的耐久性和质量。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构建,关键在于精细化的管理与严密的安全监控。通过有效的策略,我们旨在减轻外部环境因素对工程品质的潜在干扰,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高标准,以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1.2安全事故频率较高
水利工程的构建是一项精细而多变的任务,其过程涵盖了诸如山体爆破等一系列技术操作。任何不慎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诱发山体不稳定,这不仅对工程的连续性构成威胁,还严重危及人员安全。气候因素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例如极端低温可能导致建筑材料性能下降,而强降雨则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或泥石流,这些都会对工程进程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施工实践中必须强调严谨的安全管控,强化员工的危机防范意识,这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必要举措。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原则
2.1安全优先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程中,确保安全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和广泛传播安全意识,使所有参与者深刻理解并践行"安全至上"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将安全置于所有活动的核心,始终坚持"安全优先"的策略。即便面临与其他工作冲突的情况,也要毫不犹豫地以安全为最高考量,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应遵循这一原则。然而,一些施工方在追求进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安全和质量,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一旦因这种疏忽导致事故,不仅会对相关机构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深远的社会负面效应。对那些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法律上可能会对相关人员采取严厉的责任追究。鉴于水利水电项目的特殊性,其户外露天作业环境尤为复杂,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警惕,绝不能止于口头强调。安全施工必须转化为实际行动,实施持续且严格的管理。
2.2全面安全
在保障安全的管理体系中,遵循“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核心理念,即任何涉及行业的领域都必须承担起安全监管职责,业务运作中也必须嵌入安全考量,生产经营活动无一例外地包含安全要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安全管理工作超越了单纯施工阶段的范畴,扩展至项目策划、监理、设计及各个环节。强调全程、精细的安全管理策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归属,通过签订详尽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保责任的落地执行。每个人都被视作生命保护的积极力量,安全生产成为每个人的共同使命,大家携手共筑坚固的安全防线。
2.3强制执行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进程中,法律的严谨边界必须被严格坚守,尤其是关乎生命安全的核心地带。"宁愿承受批评,也不愿听见哀嚎",这正是对安全承诺的坚定体现。对于施工团队而言,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安全管控的关键领域。作为直接的安全管理者,必须坚守职责,对于任何违背安全规程的行为,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惩罚措施,无论其程度如何,都要确保法律的严肃性,以此来显著降低潜在的风险。安全管理并非单纯依赖于繁复的规章制度,70%的成效取决于实际的执行力度,制度若不付诸实践,其价值将化为乌有。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的首要责任人,必须深入理解和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切实履行项目的安全主导责任。安全之旅没有终点,它是一场永恒的探索和实践。
3现阶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各部门间的协同不足与安全意识淡薄并存。尽管存在安全管理体系,但各部门间的疏忽往往削弱了其有效性。这种现象源于公司的管理结构漏洞,未能严格执行纪律,使得员工对于违规行为的后果缺乏清晰的认识。这种松散的管理环境导致工作流程混乱,从而频繁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资产的双重损失,对项目的正常进行构成严重干扰,并长远影响部门的整体效能。2)原材料质量把控的缺失。水利工程的质量保障并非单纯依赖高科技,而是建立在优质材料的基础之上。随着水利水电项目的激增,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惜牺牲产品质量,生产出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这种短视行为不仅降低了项目的工程质量,阻碍其发展,还埋下安全隐患,诱发一系列事故和伤害。3)员工安全意识的匮乏与操作不规范。安全事故往往源于人为失误,而这往往源自于员工对规程的忽视和经验主义的过度依赖。为追求进度,许多员工选择依靠直觉而非正规程序,这使得他们对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这种轻视不仅损害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更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双重威胁。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控制措施
4.1健全制度,强力整治,从源头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坚决践行以预防为主的前瞻思维,推进精益化运营策略,构建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深入理解并适应各自领域的独特安全特性,全面评估自身的优劣势。强化责任体系的层层传导,稳固坚实的安全基石。我们将严格监控安全管理政策的实施和安全专业团队的到位情况,任何项目组如未能按期实施详尽检验、检查敷衍了事、忽视安全教育或人员配置不足,都将被视为违背安全生产规范,立即采取停工整改措施。同时,我们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安全生产诚信档案,以确保持续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4.2要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宣传工作
确保安全作业进程的稳健推进关键在于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关于教育和技术传递的严谨规定,必须严格遵循无遗漏。所有建筑团队(施工部门)需切实履行对员工的全面安全教育职责,持续提升人员对于安全防护策略的理解和实践技能。强化对教育训练过程的监督和引导,任何项目缺失详尽的安全培训记录,或者记录敷衍、伪造,都将被视为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标志,此类情况应即刻勒令停工进行整改。对于特定岗位,强制要求专业资格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4.3要严查各类安全隐患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务必实施全面且深入的检验,从上至下,无遗漏,避免表面化操作。对于隐患的审查,应制定详尽的行动计划,明确每个问题的责任人,并设定明确的整改期限。整改完毕后,务必进行严格的现场复核,确保安全隐患管理的全程闭环。强化日常监督与特别审核是提升安全管理的关键策略。首先,聚焦于高风险区域,如工程规模庞大、事故多发地,以及安全基础薄弱、制度执行乏力的地方,进行深度剖析;其次,针对那些事故频繁、管理漏洞明显的施工团队,推动他们完善规章制度,提升事故防范能力;接着,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确保其性能优良且操作安全,严苛管理每一个使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特别关注那些特定时段,如极端气候条件,如酷暑、洪水、雷暴和风暴,这些都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
4.4编制好应急预案,有条件地开展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强化施工团队的定期安全疏散演练,确保"预防意识常在"。提升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反应,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带来的影响,降低企业财产的无谓损耗。我们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危机应对计划,让每个员工都能掌握事故通报、初始处理和自我救助的必要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即时响应和危机管理能力。一旦突发事件降临,他们能迅速做出专业判断,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有效干预,以最短的时间路径控制风险,将潜在的危险降到最低。
4.5加强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
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面对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庞大工程量、技术工艺的多样性以及长期的施工周期,众多因素交织,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施工现场的精细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它要求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高效运作并兼顾员工的福祉。管理者不仅要追求卓越的工程质量,更要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安全。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人物需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他们应敏锐地洞察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预先制定详尽的施工规划,将任务分解至微观层面,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人员的安全作业。对于任何可能危害安全的操作,必须严格禁止,并即时纠正可能妨碍施工安全的行为。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安全问题,应迅速采取预防措施,视安全为项目运作的生命线,持续强化现场的安全监管,使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降低乃至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迅猛进步,强化民生导向的水利水电设施建设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发展目标。政府对水利领域的投入预计将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推动水利工程行业的投资建设热潮,孕育着无限的市场机遇。然而,在此背景下,水利水电建设计划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压力。坚守"生命至上,以人为核心"的施工安全原则,我们实施定期的风险评估,坚决整治各类潜在风险,以确保工程项目的稳健推进。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安全管理,我们格外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保障,致力于实现工程的全面、高效和卓越完成。通过不断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技术标准与管理水平,我们旨在稳固并优化这一基础设施领域,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参考文献:
[1]吴依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4):171-174.
[2]沙凤丽.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204-206.
[3]段杰.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3):125-126.
[4]白相违.刍议信息技术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与提升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11):86,88.
...